-
公开(公告)号:CN11922185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59526.8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使用高速雾化水降温的软岩取芯装置及方法,包括钻杆、罩体和气体发生器和旋转驱动器,钻杆中空,钻杆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钻头端,旋转驱动器包括转轴和旋转接头,钻杆的连接端能够安装于转轴,转轴内设连通钻杆内腔的中心孔,旋转接头转动连接于转轴外周,并连通中心孔,旋转接头的外周设置旋转接口一;钻杆的钻头端用于钻入软岩取芯,罩体呈环形,套设于钻杆外周,能够将钻头端与软岩之间的外间隙罩合在内,罩体外设置有罩体接口一,罩体接口一连接有出气管路;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进气管路连接旋转接口一。本发明采用携带雾化水的气体对钻杆进行降温,能够有效对钻杆进行散热,也不会对软岩产生破坏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8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59526.8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使用高速雾化水降温的软岩取芯装置及方法,包括钻杆、罩体和气体发生器和旋转驱动器,钻杆中空,钻杆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钻头端,旋转驱动器包括转轴和旋转接头,钻杆的连接端能够安装于转轴,转轴内设连通钻杆内腔的中心孔,旋转接头转动连接于转轴外周,并连通中心孔,旋转接头的外周设置旋转接口一;钻杆的钻头端用于钻入软岩取芯,罩体呈环形,套设于钻杆外周,能够将钻头端与软岩之间的外间隙罩合在内,罩体外设置有罩体接口一,罩体接口一连接有出气管路;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进气管路连接旋转接口一。本发明采用携带雾化水的气体对钻杆进行降温,能够有效对钻杆进行散热,也不会对软岩产生破坏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63905.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缓倾斜层状矿床的机械破岩连续开采方法,涉及非煤矿山非爆连续开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采场结构布置;根据矿床的赋存特征,沿矿体倾向划分中段,在中段内沿矿体走向划分盘区,盘区内再划分矿块,若矿体厚度超过采掘设备的极限采高,则矿块内划分分层;规划采切工程;所述采切工程包括中段联络巷、盘区胶带运输巷、盘区辅助运输巷、中段回风巷、凿岩运输巷和盘区溜井;制定回采顺序;所述回采顺序主要包括中段分层间回采顺序、盘区内矿块间回采顺序;矿块回采;所述矿块回采包括微波照射、机械切割破岩与落矿;该方法实现采场内连续稳定出矿,“采‑装‑运”工序间互不干扰,衔接顺畅的生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5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83428.7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63 , G01N1/44 , G01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波热源的近距离红外线矿岩识别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通过微波发生器的微波照射端靠近待掘进的金属矿掌子面,通过微波照射掌子面使其升温;步骤S2,通过红外线测温仪监测系统对掌子面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微波照射下掌子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步骤S3,通过决策库对比匹配得出监测区域对应的金属矿品位;步骤S4,结合步骤S3中的对比匹配结果,分析掌子面的矿石、围岩分布情况,生成掌子面的矿岩分界线。通过前期在实验室内对某一矿床不同金属品位矿石进行微波照射温度测试,通过匹配可以得出各个块段内的岩石表面金属品位,进而有效识别工作面的矿岩分界线,为后续掘进机矿废石分离运输提供基础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9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83433.8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迈格飞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E21C3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岩金属矿微波照射与机械破岩一体化掘进机,掘进机具有通过机械手臂带动的掘进模块;微波发生器通过机械手臂带动,在微波发生器上具有微波照射端,以产生微波对掌子面待掘进的金属矿硬岩区域进行辐射加热;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机械手臂上,在图像采集模块指向微波照射端的正前方,以对待掘进的金属矿硬岩区域进行掌子面图像进行采集;控制中心设置在掘进机上,控制中心对应连接图像采集模块,以对掌子面图像进行处理并识别微波热致裂纹面积;采用微波照射破岩,矿岩在微波辐射下强度弱化,极大提高了机械掘进破岩的效率,采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矿岩图像后进行二值化处理,可准确判断矿岩微波照射后裂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03364.2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脆性岩层巷道的地压消减方法,S1:在巷道内每间隔10—15m布设一组监测点;S2:利用监测点对围岩表面位移和矿压进行监测,记录下围岩表面位移及矿压超过安全值A的监测点;S3:前后延长5—7.5m的区间作为待钻孔段,沿巷道左右两侧的居中位置处水平钻设两排直线主消压孔;S4:对布设的监测点重新设置安全值B,再次记录下监测周期内围岩表面位移及矿压超过安全值B的监测点;若存在超过安全值B的监测点,沿着巷道左右两侧的上下居中位置处水平钻设一排直线辅助消压孔;S5:采用注浆或喷涂的方法进行补孔或封堵,可以有效消减实际工程中的高地压,减弱应力集中,有效地降低深部脆性岩层的岩爆剧烈程度,以达到预防岩爆发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854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822143.6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岩石强度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涉及岩石力学,包括获取所有层状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的试验数据,将0度层理倾角的层状岩石定义为完整层状岩石,并将其对应的试验数据带入至预设的H‑B模型公式内进行计算,得到完整层状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材料参数;将完整层状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材料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确定层状岩石强度指标的函数公式;将所述层状岩石强度指标的函数公式带入至预设的H‑B模型公式内进行替换,得到层状岩石强度计算模型。本方法通过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高斯函数对岩石强度指标进行拟合,从而得到更精确的函数公式,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64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47080.X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应力围岩支护砂浆锚杆及锚固施工工艺,涉及支护砂浆锚杆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中空注浆锚杆存在抗拉拔能力不足的问题。一种高应力围岩支护砂浆锚杆,包括锚杆头,所述锚杆头与膨胀头进行连接,膨胀头的上端放置有顶卡,膨胀头与顶卡的外侧套有装保护套,膨胀头的下部设有螺母挡垫,杆体的右侧设有凸型杆体头,杆体通过内部预埋构件与止浆塞螺旋连接,内部预埋构件的外侧与混凝土预制构件材料接触,托盘通过螺纹帽进行锁定。本发明的一种高应力围岩支护砂浆锚杆及锚固施工工艺,保证了锚杆悬吊作用充分发挥,大大提升了锚杆的抗拔力,对杆体进行防腐,从而达到良好的耐久性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77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77112.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量统计确定岩石初始微裂纹密度的方法,S1:对岩石标本进行薄片提取,并制成规定大小的标本薄片;S2:使用偏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岩石标本薄片情况,并将标本薄片中的图像结构均匀放大指定倍数;S3: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S2中得到的图像进行定量测量,得到观测区域内微裂纹的总长度;S4:将S3中得到的总长度与S2中观测区域的面积进行比值,并将比值定义为方向无关初始微裂纹密度值。重新定义了一个用于评价微裂纹密度的参数,且该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用其评价岩石初始微裂纹密度更加直观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51529.1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上海迈格飞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偏心弯矩的岩石直接拉伸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岩石且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件,上侧的夹持件通过拉伸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且上侧的夹持件与拉伸组件之间设置有上抗偏心组件,下侧的夹持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且下侧的夹持件与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下抗偏心组件,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岩石直接拉伸试验方法。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携带,使其能用于户外现场测试使用,减少了岩石试样运输过程中的损伤,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能通过拆卸夹持件实现不同类型岩石试验的直接拉伸试验;在上下夹持件与其余零部件连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抗偏心组件,能有效消除直接拉伸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偏心弯矩,进一步地保证试验数据的精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