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6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361095.5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06N20/00 , G06F18/22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监督机器学习的海底滑坡危险性分析方法,以研究区水深、沉积物类型等多组地质环境参数为输入参数,并基于确定的核函数参数类型构建了海底滑坡危险性评价分析模型,通过对实际研究区输入参数进行分类处理,输入至所构建的无监督机器学习模型中,并通过分类及标签赋予,得到最终的海底滑坡危险性分析结果;本方案提供了可以在海底滑坡发生危险之前的危险性分析手段,能够对尚未产生海底滑坡的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价和预测;可根据不同种类的地质参数进行评价,能够根据各类地质参数,快速、有效地对研究区进行海底滑坡危险性分区。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0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50042.4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18/2135 , G06N3/0442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真实海况条件的海底沉积物波致孔压响应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海底沉积物的基本物理参数;S2:采集海洋波浪条件的实测数据;S3:基于S1和S2所采集的数据,通过递归神经网络建立沉积物孔压响应模型;S4:进行波致孔压响应模拟,得到不同波浪条件下沉积物的孔压响应曲线;S5:根据S4模拟得出的孔压响应曲线,评估海底沉积物在不同波浪条件下的孔压变化。本发明,通过结合递归神经网络和主成分分析,精确模拟和评估海底沉积物在不同波浪条件下的孔压变化及其引起的土体变形,为海洋工程设计和沉积物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6712.1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0 , G06F18/2433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底冲刷机制分析的海底管道稳定性判别方法,涉及海底设施防护技术领域,获取目标海域的基础数据,包括海底管道所在区域的地质信息、管道附近海域的水文信息以及管道信息;对目标海域基础数据进行特征分析,提取水流冲刷、波浪冲刷以及土壤颗粒运动相关的特征数据。本发明通过海底冲刷机制分析,精确识别出管道周围易受冲刷影响的风险区域,进而对风险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和预警,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护措施,并且通过持续监测和分析,动态地评估冲刷对管道稳定性的影响,可及时发现冲刷引起的管道变形、应力集中问题,并据此调整维护策略,不仅提高了安全防护的针对性,还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2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11213.4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精准评价插拔桩扰动海床效应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中,精准评价插拔桩扰动海床效应的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台;触探贯入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台上;试验土箱,设于所述触探贯入机构相对面的支撑台上;所述触探贯入机构包括:加载板,与所述支撑台滑动连接;触探探头,与所述加载板连接,所述试验土箱侧壁上设有用于触探探头刺入的土箱通孔;拉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加载板和触探探头之间;动力机构,与所述加载板连接,用于使加载板带动触探探头远离或靠近试验土箱。本申请的精准评价插拔桩扰动海床效应的试验装置中多个触探探头同一时间全自动贯入试验土箱内,提高了贯入阻力测试效率,避免了人为、时间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0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030707.0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床液化变形监测和预警装置及方法。其中,海床液化变形监测和预警装置包括:刚性监测杆,插设于待监测海床上的预设位置,包括埋入段及露出段,所述埋入段沿长度方向设有多节节点舱,所述露出段顶部固定设有顶部监测舱,所述埋入段及露出段的过渡处,设有可沿所述刚性监测杆滑动的环形可滑动监测舱,所述环形可滑动监测舱始终位于海床上层土体表面,包括用于监测海床上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传感器与土压力传感器;终端系统,用于分析监测数据并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传输系统,用于收集监测数据,并将收集的数据传送至终端系统。本装置有效提高了海床液化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及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0111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021653.4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潜器无动力下潜实时信息的深海海流计算方法,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通过船载ADCP测量信息、深潜器无动力下潜实时信息以及深潜器搭载的ADCP测量信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最终获得全海深范围的海流信息。本申请可以解决目前船载ADCP测流工作水深不能满足深海水深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深潜器常规下潜航次数据获得全海深范围内的海流信息,同时也可用于以往深潜器下潜数据的二次挖掘利用,无需额外的海上作业,是获得深海全海深范围海流数据的一种便利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30707.0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床液化变形监测和预警装置及方法。其中,海床液化变形监测和预警装置包括:刚性监测杆,插设于待监测海床上的预设位置,包括埋入段及露出段,所述埋入段沿长度方向设有多节节点舱,所述露出段顶部固定设有顶部监测舱,所述埋入段及露出段的过渡处,设有可沿所述刚性监测杆滑动的环形可滑动监测舱,所述环形可滑动监测舱始终位于海床上层土体表面,包括用于监测海床上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传感器与土压力传感器;终端系统,用于分析监测数据并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传输系统,用于收集监测数据,并将收集的数据传送至终端系统。本装置有效提高了海床液化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及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52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010350052.7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床蚀积动态监测系统。该海床蚀积动态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下探测系统和水面数据通讯监控系统。水下探测系统中声学传感器、控制单元和第一通讯单元位于海床基上,声学传感器、控制单元及第一通讯单元依次电连接,声学传感器用于对海床进行回声探测,并将探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并处理该探测信号,并发送给第一通讯单元。水面数据通讯系统中第二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讯单元发送的处理后的探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岸站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实现了区域性、全方位、非接触式海床声学原位监测,减少测(56)对比文件王思又等.海床基传感器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单元《.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文章第一部分总体设计.王思又 等.海床基传感器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单元《.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第3期),文章第一部分总体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54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337611.0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L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底失稳原位监测探杆、监测装置及探杆制备方法,海底失稳原位监测探杆包括柔性杆体、多个传感光纤及多个孔压计,多个传感光纤设置于柔性杆体上,与柔性杆体平行设置,在柔性杆体的径向相互间隔,监测柔性杆体的水平向变形位移量,多个孔压计设置于柔性杆体内,在柔性杆体的轴向相互间隔。本发明可同时监测海床内不同深度的水平向变形及孔压,柔性杆体的设计可提高变形及孔压监测的有效性,减少杆体自身挠度对其监测的影响,孔压计的设计可增大其监测量程,防止光纤光栅断裂,本发明所述探杆制备方法为传感光纤、刚性孔压计与柔性探杆集成封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0364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361095.5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监督机器学习的海底滑坡危险性分析方法,以研究区水深、沉积物类型等多组地质环境参数为输入参数,并基于确定的核函数参数类型构建了海底滑坡危险性评价分析模型,通过对实际研究区输入参数进行分类处理,输入至所构建的无监督机器学习模型中,并通过分类及标签赋予,得到最终的海底滑坡危险性分析结果;本方案提供了可以在海底滑坡发生危险之前的危险性分析手段,能够对尚未产生海底滑坡的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价和预测;可根据不同种类的地质参数进行评价,能够根据各类地质参数,快速、有效地对研究区进行海底滑坡危险性分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