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拓展式电磁屏蔽方舱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02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73443.6

    申请日:2021-12-21

    IPC分类号: H05K9/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拓展式电磁屏蔽方舱,其能满足用户对工作在频率范围为100kHz‑18GHz时,方舱屏蔽效能衰减量在40‑60dB电磁屏蔽的性能要求。其包括方舱本体、拓展舱,所述方舱本体的其中一端面为第一敞口结构,所述拓展舱的朝向第一敞口结构的端面为第二敞口结构,所述拓展舱沿着第一敞口结构的深度方向直线拉伸,进而完成舱体的拓展或收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本体的内腔的底板为平面,所述第一敞口结构的内周焊接有第一密封框,所述第二敞口结构的外周焊接有第二密封框,所述拓展舱的两侧舱壁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承拓展舱的移动装置,未拓展状态下、所述移动装置支承于所述方舱本体的底板。

    一种双芯包覆式复合保温结构方舱大板

    公开(公告)号:CN11427800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86510.8

    申请日:2021-12-2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芯包覆式复合保温结构方舱大板,其有效提高整个方舱大板的隔热性能,提升舱内环境的热舒适性,延长舱内设备使用寿命,增强系统可靠性和降低能耗。其包括内蒙皮、外蒙皮、框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内隔热桥,其包括四周边、中心空腔;外隔热桥,其包括四周边、中心空腔;双芯复合保温结构,其包括内层基材、中层外框、外层基材、第一层芯材、第二层芯材;所述框架为根据双芯复合保温结构的厚度拼接形成的边框结构,所述框架的中心空腔仿形于双芯复合保温结构的横剖面形状设置;所述内蒙皮的朝向外蒙皮的表面的四周固设有所述内隔热桥,所述外蒙皮的朝向内蒙皮的表面的四周固设有所述外隔热桥。

    一种用于移动电源车的复合吸隔声壁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3118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73419.2

    申请日:2021-12-2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电源车的复合吸隔声壁板结构,其为轻量化结构,有效隔绝噪音,降低了制作成本,且方便后续结构的拓展或更改。其包括:吸声部分,其包括框架板材、吸声介质层;隔声部分,其包括内蒙皮、聚氨酯层、外蒙皮;所述框架板材包括四周连接边以及中部折弯形成的内凹腔,所述内凹腔由内端板、四周连接板拼合形成,每边的所述连接板的朝向内蒙皮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折弯向外侧凸起的所述连接边,所述内端板的表面上排布有若干微穿孔,所述微穿孔贯穿所述内端板的厚度,所述内凹腔内设置有吸声介质层,所述内凹腔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内蒙皮布置;所述聚氨酯层的内表面固设有所述内蒙皮,所述聚氨酯层的外表面固设有所述外蒙皮。

    一种可拓展式电磁屏蔽方舱

    公开(公告)号:CN217790158U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23228740.5

    申请日:2021-12-21

    IPC分类号: H05K9/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拓展式电磁屏蔽方舱,其能满足用户对工作在频率范围为100kHz‑18GHz时,方舱屏蔽效能衰减量在40‑60dB电磁屏蔽的性能要求。其包括方舱本体、拓展舱,所述方舱本体的其中一端面为第一敞口结构,所述拓展舱的朝向第一敞口结构的端面为第二敞口结构,所述拓展舱沿着第一敞口结构的深度方向直线拉伸,进而完成舱体的拓展或收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本体的内腔的底板为平面,所述第一敞口结构的内周焊接有第一密封框,所述第二敞口结构的外周焊接有第二密封框,所述拓展舱的两侧舱壁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承拓展舱的移动装置,未拓展状态下、所述移动装置支承于所述方舱本体的底板。

    一种双芯包覆式复合保温结构方舱大板

    公开(公告)号:CN217105803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23235425.5

    申请日:2021-12-2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芯包覆式复合保温结构方舱大板,其有效提高整个方舱大板的隔热性能,提升舱内环境的热舒适性,延长舱内设备使用寿命,增强系统可靠性和降低能耗。其包括内蒙皮、外蒙皮、框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内隔热桥,其包括四周边、中心空腔;外隔热桥,其包括四周边、中心空腔;双芯复合保温结构,其包括内层基材、中层框架、外层基材、第一层芯材、第二层芯材;所述框架为根据双芯复合保温结构的厚度拼接形成的边框结构,所述框架的中心空腔仿形于双芯复合保温结构的横剖面形状设置;所述内蒙皮的朝向外蒙皮的表面的四周固设有所述内隔热桥,所述外蒙皮的朝向内蒙皮的表面的四周固设有所述外隔热桥。

    一种用于移动电源车的复合吸隔声壁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399707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23231813.6

    申请日:2021-12-2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电源车的复合吸隔声壁板结构,其为轻量化结构,有效隔绝噪音,降低了制作成本,且方便后续结构的拓展或更改。其包括:吸声部分,其包括框架板材、吸声介质层;隔声部分,其包括内蒙皮、聚氨酯层、外蒙皮;所述框架板材包括四周连接边以及中部折弯形成的内凹腔,所述内凹腔由内端板、四周连接板拼合形成,每边的所述连接板的朝向内蒙皮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折弯向外侧凸起的所述连接边,所述内端板的表面上排布有若干微穿孔,所述微穿孔贯穿所述内端板的厚度,所述内凹腔内设置有吸声介质层,所述内凹腔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内蒙皮布置;所述聚氨酯层的内表面固设有所述内蒙皮,所述聚氨酯层的外表面固设有所述外蒙皮。

    基于内凹六边形单元的负泊松比结构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80821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810067974.X

    申请日:2018-01-24

    IPC分类号: B60R19/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凹六边形多胞单元的负泊松比结构部件,包括多个单胞结构,每个单胞结构由两个内凹六边形组成,内凹六边形呈左右对称的燕尾形状,两个内凹六边形呈正交排布且相交于两凹角顶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单胞结构;多个单胞结构在水平两方向上通过共享一根支撑胞臂的方式相互连接,在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一个连续的单元层;多个单元层在垂直方向通过共享弯曲肋的方式相互连接,构成多层交叉排列的内凹蜂窝状三维负泊松比结构。本发明具有明显负泊松比效应,在受载时产生更高的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储能模量,更好的回弹韧性和抗断裂性能,且在载荷作用下随着负泊松比效应的增强而提高。

    基于代理模型的负泊松比结构吸能盒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046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910210112.2

    申请日:2019-03-19

    IPC分类号: G06F30/20 G06F30/1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负泊松比结构吸能盒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根据负泊松比结构吸能盒的结构特性建立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建立碰撞仿真参数化模型;利用Taguchi正交实验设计策略在设计域内采样;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构建目标函数的代理模型,并对代理模型进行精度验证;设计一种改进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并对协同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确定最优设计方案并验证。本发明解决了吸能盒碰撞吸能特性优化设计中的高维数和强非线性问题,从全局出发实现了负泊松比结构吸能盒在不同碰撞工况下的协同优化设计。

    一种基于Matlab/Adams联合仿真的真实路谱再现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409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910627039.9

    申请日:2019-07-1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汽车系统动力学仿真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Matlab/Adams联合仿真的真实路谱再现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基于Nastran的整车/零部件有限元仿真模块、基于ADAMS/View的整车/零部件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块和基于MATLAB/Simulink的整车/零部件真实路谱再现联合仿真模块;其中联合仿真模块包括路试道路谱采集与信号处理子模块、频率响应函数估计子模块和误差分析与修正子模块。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整车/零部件系统刚柔耦合建模及仿真分析、道路载荷谱采集和预处理、分通道频率响应函数估计和驱动信号修正及响应信号再现。本发明具有真实路谱再现精度和效率高的特点,对于道路试验载荷谱采集要求低,适应性更广,再现的真实路谱能为整车/零部件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一种驾驶机械腿机构的动力传递性能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6059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237959.2

    申请日:2020-03-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自动驾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机械腿机构的动力传递性能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驾驶机械腿机构的结构特点,绘制驾驶机械腿机构的运动简图;然后建立驾驶机械腿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动力学模型定义驾驶机械腿机构的全域动力传递性能指标;以驾驶机械腿机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全域动力传递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驾驶机械腿机构的动力传递性能优化模型,最后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确定驾驶机械腿机构最优尺寸参数。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提高了驾驶机械腿机构的动力传递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