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吸能盒及汽车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4476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51378.8

    申请日:2018-08-21

    Inventor: 赖兴华 王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吸能盒及汽车,其中吸能盒包括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壳体、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后两端部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壳体呈前后两端均开口的筒状结构,沿所述壳体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具有正弦波形的诱导槽。该汽车吸能盒结构简单,吸能特性好、性能稳定、可引导汽车碰撞过程中发生的变形、且变形稳定、不易折断。

    一种织物材料的剪切测试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5768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66552.7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材料的剪切测试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压板、夹板和固定板,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均设有两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顺序间隔设置,且首尾转动连接形成封闭框型结构,各个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上均连接有压板,织物材料的四个边部分别夹持在压板和第一连接臂、压板和第二连接臂之间,夹板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在框型结构上,固定板通过第二轴转动连接在框型结构上,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位于框型结构的一条对角线的两端,固定板固定设置,拉伸载荷施加于夹板,且拉伸载荷沿对角线的方向延伸。该织物材料的剪切测试机构结构简单,整个试验过程中均可保持良好的框架性,从而使得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性高。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8600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951415.5

    申请日:2018-08-21

    Inventor: 赖兴华 王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其中汽车尾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所述防撞梁主体由塑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该汽车尾防撞梁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抗冲击及缓冲吸能特性好,汽车碰撞时可降低二次伤害的风险。

    一种织物材料的剪切测试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0180836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625776.0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物材料的剪切测试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压板、夹板和固定板,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均设有两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顺序间隔设置,且首尾转动连接形成封闭框型结构,各个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上均连接有压板,织物材料的四个边部分别夹持在压板和第一连接臂、压板和第二连接臂之间,夹板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在框型结构上,固定板通过第二轴转动连接在框型结构上,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位于框型结构的一条对角线的两端,固定板固定设置,拉伸载荷施加于夹板,且拉伸载荷沿对角线的方向延伸。该织物材料的剪切测试机构结构简单,整个试验过程中均可保持良好的框架性,从而使得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性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汽车吸能盒及汽车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01948U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21351521.1

    申请日:2018-08-21

    Inventor: 赖兴华 王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吸能盒及汽车,其中吸能盒包括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壳体、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后两端部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壳体呈前后两端均开口的筒状结构,沿所述壳体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具有正弦波形的诱导槽。该汽车吸能盒结构简单,吸能特性好、性能稳定、可引导汽车碰撞过程中发生的变形、且变形稳定、不易折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8855567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1351756.0

    申请日:2018-08-21

    Inventor: 赖兴华 王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其中汽车尾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所述防撞梁主体由塑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该汽车尾防撞梁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抗冲击及缓冲吸能特性好,汽车碰撞时可降低二次伤害的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