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标优化自适应射频预失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856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507518.0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西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通信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双目标优化自适应射频预失真系统及方法,包括射频预失真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射频预失真器包括射频I/Q调制器、I/Q记忆多项式和预失真系数产生器,将时间域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和频率域邻道功率比ACPR子目标函数线性组合为单一双目标函数,前者NMSE主要是由传输信号频带内非线性失真成份决定,后者ACPR是仅由频带外非线性失真成份主导,这样通过对单一双目标函数进行最小化处理,可同时对带内和带外非线性失真成份进行最小化处理,从而可以加快实现算法收敛,快速衰减射频输出信号中的非线性失真成份,快速提高传输射频信号的质量。

    一种基于视频的无线信号增强与跨目标手势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32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110503.0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西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的无线信号增强与人体手势识别方法,首先收集Wi‑Fi链路上手势动作信道状态信息及相应手势视频信息,分别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MoCoGAN视频生成模型,生成虚拟数据,扩充视频数据集。使用轮廓检测与目标提取算法去除帧集合背景噪声,并利用HMR算法将2D图像转化为3D点云数据,通过参数调整可对人体身高体型进行设置,再次扩充数据集。利用HPR对点云中发射端不可见点进行消除,并通过模拟获得相应部署条件下的Wi‑Fi信号。对收集到的Wi‑Fi信道状态信息数据及相应部署条件下的Wi‑Fi信号,分别提取时频域特征,并建立Wi‑Fi信道状态信息数据手势特征系统分析模型,实现高精度跨目标手势识别。

    一种基于区域判定的多精度节点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8579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10400684.4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西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判定的多精度节点定位方法,其步骤包括:步骤一,计算信标节点的指纹信息差异值;步骤二,初始聚类中心与剩余信标节点聚类;步骤三,判断信标节点的部署方式;步骤四,非均匀部署的第一级虚拟块划分;步骤五,均匀部署的第一级虚拟块划分;步骤六,第二级非均匀部署的虚拟块划分;步骤七,第二级均匀部署的虚拟块划分;步骤八,建立基于全网信标节点分布特征的定位树;步骤九,未知节点的定位。本发明方法对监测区域内信标节点的密度要求不高,能实现细粒度定位,能更加方便、灵活地获取野生动物的生存数据,从而进行有效保护。

    一种基于空间迁移压缩感知的被动式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808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157843.7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西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02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迁移压缩感知的被动式定位方法,属于被动定位领域。所述发明包括部署传感器节点;采集样本区域和待监测区域中参考位置处的矩阵;得到迁移函数;根据所述迁移函数,将所述样本区域的感知矩阵和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的测量向量进行迁移,得到迁移后的感知矩阵和迁移后的测量向量;根据迁移后的感知矩阵和迁移后的测量向量,利用压缩感知理论恢复目标的位置。本发明通过将样本区域的感知矩阵和监测区域的测量向量进行迁移,并利用压缩感知的定位方法,来确定监测区域中目标的位置信息,从而避免了对待监测区域进行感知矩阵重新构建带来的人力消耗和通信开销,提高了利用压缩感知实现不同区域定位的可行性。

    一种用于感知野外环境的物联网网关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296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30753.7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西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感知野外环境的物联网网关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该网关包括Sink Node模块、核心ARM控制模块、GPRS模块、3G模块和电源模块;Sink Node模块、GPRS模块和3G模块分别与核心ARM控制模块相连接;电源模块与其他各模块相连;本发明的方法:监测区域的节点采集数据发送至Sink Node模块;sink node模块将数据送至核心ARM核心控制模块。核心ARM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分类后传送至GPRS模块、3G模块;GPRS模块与3G模块分别将传感数据和图像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本发明该网关将野外环境的感知数据通过该物联网网关上的GPRS网络以及3G网络上传到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使得监控中心能够实时接收数据并且在远程服务器数据库中对数据进一步处理,实现监控中心对数据的远程监管。

    一种基于FPGA的OFDM频谱改善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8026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327521.7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西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对OFDM频谱传输效率的改善以及一种数字预失真器的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MATLAB仿真,选择一组数据位宽;步骤2:使用MATLAB仿真,对比几种窗函数在OFDM时域加窗后的功率谱密度和旁瓣收敛,选择一组窗函数;步骤3:在DAC输出OFDM信号前,在基带加入数字预失真器,通过SPSA算法进行迭代运算实时更新数字预失真器的系数,从而自适应更新预失真器的系数。本发明将SPSA算法实时迭代目标函数,ACPR与NMSE的收敛趋势呈现单调下降,从而有利于线上实时处理。通过实时自适应算法更新FPGA预失真系数,从而跟踪功放非线性特性变化,达到自适应快速补偿功放非线失真。

    一种通用型无芯片传感器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130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54383.X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西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无芯片传感器及其设计方法,种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传感器等效滤波器电路A;计算传感器等效滤波器电路A的频率响应函数和谐振频率;构建感知目标的传感器等效滤波电路B;确定感知目标传感器等效滤波电路B的频率响应函数和谐振频率;计算不同感知目标的介电常数范围和工作频率范围的感知目标传感器等效滤波电路B的参数取值范围;该方法将重复耗时的仿真操作转化为低复杂度的数学模型计算,可以快速设计出新的无芯片传感器用于新的感知应用,消除了传统设计方法所需的大量的人力代价并减少了计算时间。本发明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降低了传感器设计工作的复杂度,实现了低人力代价低时间成本的无芯片传感器设计。

    基于氮化钽材料的吸波/透波超表面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1345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082787.3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西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化钽材料的吸波/透波超表面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设计了一款具有吸波/透波双重特性的超表面,吸波/透波双重特性的超表面由三部分组成:顶部为氮化钽MA结构,中部为介电常数2.2的Teflon介质板,底部为带通型FSS,并将其用于微带天线的覆层。作为天线覆层的超表面为双层结构,分别由氮化钽周期结构以及频率选择表面结构构成并分置于介质板的两侧。最终数据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所设计的吸波/透波超表面作为天线覆层时,天线的辐射特性几乎未发生变化。而天线的单站RCS最大减缩量可达20dB以上,减缩带宽可达5GHz‑19GHz。同时,天线的单、双站RCS在较宽的角度范围内也得到明显的缩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