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件三维扫描的拉弯工艺模型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297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294373.X

    申请日:201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件三维扫描的拉弯工艺模型修正方法,将提取工件的扫描模型轮廓线与离散的设计模型轮廓线进行对比,得到各段端点的距离,计算扫描模型轮廓线每个离散段的半径值,与设计模型轮廓线分段圆弧半径值做差值运算,得到现有工艺模型轮廓线各分段圆弧的补偿值,从而得到修正后的工艺模型轮廓线,最终利用CAD软件对修正后的工艺模型轮廓线进行扫掠,得到修正后的工艺模型。本发明基于工件三维扫描对数值模拟计算的回弹量进行修正,克服了基于数值模拟进行工艺模型定义产生的误差,同时减少了手工校形消耗的人力和物力,通过工件三维扫描模型和设计模型的对比,分析成形误差产生的位置和大小,快速、精确的修改型材零件的工艺模型。

    一种基于工件三维扫描的拉弯工艺模型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297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294373.X

    申请日:201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件三维扫描的拉弯工艺模型修正方法,将提取工件的扫描模型轮廓线与离散的设计模型轮廓线进行对比,得到各段端点的距离,计算扫描模型轮廓线每个离散段的半径值,与设计模型轮廓线分段圆弧半径值做差值运算,得到现有工艺模型轮廓线各分段圆弧的补偿值,从而得到修正后的工艺模型轮廓线,最终利用CAD软件对修正后的工艺模型轮廓线进行扫掠,得到修正后的工艺模型。本发明基于工件三维扫描对数值模拟计算的回弹量进行修正,克服了基于数值模拟进行工艺模型定义产生的误差,同时减少了手工校形消耗的人力和物力,通过工件三维扫描模型和设计模型的对比,分析成形误差产生的位置和大小,快速、精确的修改型材零件的工艺模型。

    一种利用三维检验模型对飞机零件进行检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6559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072634.2

    申请日:2015-0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三维检验模型对飞机零件进行检验的方法,通过对零件几何特征进行快速尺寸标注,按尺寸标注特征类型进行属性名称创建并一次性创建全部检验特性编号,并根据检验要求对其中的尺寸标注特征属性名称进行补充定义及检验特性编号进行删除,通过选择其中的一个尺寸标注特征获取全部检验特性编号、尺寸标注特征属性名称、尺寸信息,最终将全部的尺寸标注特征和检验特性编号特征等信息以xml文件的形式进行导出,xml文件用于生成检验计划,改变了传统上由三维设计模型信息生成二维图纸上的检验信息并进一步生成检验计划的模式,实现了结合三维检验模型和检验计划进行飞机零件检验,减少了零件检验计划制定的工作量,提高了检验工作的可靠性。

    一种二维变曲率型材零件工艺模型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8524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210437515.9

    申请日:2012-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二维变曲率型材零件工艺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对轮廓线的离散,将轮廓线离散为多个直线和圆弧段。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每个离散段的回弹量,通过多次迭代补偿得补偿后的零件轮廓曲线,用于零件的工艺模型定义。有益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快速、精确设计型材零件的工艺模型,提供给工艺人员用于拉弯模具的设计。

    一种整体壁板的数字化喷丸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3854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384814.5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整体壁板的数字化喷丸成形方法,首先对整体壁板的几何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然后根据整体壁板的几何特征,确定不同的喷丸路径,按照不同曲率进行划分并确定喷丸速度进行喷丸,在得到最终成形的整体壁板板坯件后,根据残余应力值大小通过Almen试片试验得到特征线点列和特征点对应的弹丸速度。本发明可以对整体壁板的几何信息及材料特性进行分析后,确定喷丸路径和喷丸工艺参数,工艺的可重复性强,减小对整体壁板的修正以达到设计和装配的要求。

    一种单向纤维束有效毛细半径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40843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315078.3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纤维束有效毛细半径的获取方法,技术特征在于:利用毛细作用原理,将单向纤维束集束在圆管中,悬挂于天平上;然后使水、矿物油或树脂等液体接触纤维束,记录液体上升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结果,获得毛细半径的最佳值。该方法由实际流动结果反推获得,是单向纤维束浸润性的直接体现,省却了纤维束孔径分布的测量操作,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同时本发明消除了液体表面张力对纤维束的影响,结果准确可靠。

    一种扭矩传感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65958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390390.9

    申请日:201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扭矩传感器,由支承座、应力板、套筒、薄壁板和电阻应变片组成;支承座、应力板和套筒为整体成型结构,套筒通过两侧切向的应力板与支承座同轴固定连接;两侧的应力板相对于套筒中心轴线对称,且两侧应力板的外侧面为套筒边沿的切向平面,应力板厚度在2mm到5mm之间;在应力板内侧面和外侧面贴有电阻应变片,且一侧应力板上的电阻应变片相对于应力板中心对称分布;套筒与支撑座之间还有沿套筒法向的薄壁板连接。本发明可以直接测量传动轴的扭矩,不需要对测量装置进行拆卸;应力板两侧对称放置的电阻应变片可以排除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测量待测物体在静止条件下的扭矩。

    一种正交非织造三维矩形织物渗透率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7561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396137.4

    申请日:2012-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交非织造三维矩形织物渗透率的确定方法,技术特征在于:首先将该种织物进行切片观察,获得单胞及其纱线的结构参数,计算纱线和束间隙的等效渗透率;然后分别按照X、Y、Z主轴方向根据纱线间的公切面将单胞划分为4个平行主轴方向的子区域,该子区域为均匀多孔介质;再按照“串联”混合定律分别计算子区域主轴方向的等效渗透率;最终按照“并联”混合定律分别计算单胞主轴方向的渗透率,即为该种织物的渗透率。该方法无需进行流动测试,不需要开发专门的模具,只需获得织物简单的物性参数,就可快速求取渗透率。克服了现有方法测试效率低、制样复杂等缺点。

    一种两级雾化喷射成形圆盘类零件的系统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8035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110456500.2

    申请日:201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级雾化喷射成形圆盘类零件的系统及成型方法,高速惰性气体由雾化喷嘴喷出对熔融金属进行雾化,形成雾化锥,该过程为第一级雾化;雾化锥中金属熔滴在飞行过程中与甩出盘相撞。由于甩出盘本身做高速旋转,与熔滴的相对速度很大,经过碰撞及离心作用熔滴被进一步细化,这是第二级雾化;经过两次雾化后,金属熔滴以很高速度飞向接收模具,并在该过程中发生快速凝固,最终在接收模具上沉积成形,由于环形模具做高速旋转,接收的半固态液滴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挤占之前沉积产生的孔隙,降低沉积坯的孔隙率。环形模具高速转动同时能够沿轴向上下运动,通过调节轴向的进给速度、总进给量可以控制成形件的壁厚及轴向长度。

    一种使用超声波增强的碳纤维表面电化学改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1036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70647.1

    申请日:2013-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超声波增强的碳纤维表面电化学改性的方法。首先对碳纤维材料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其次将处理后的碳纤维材料浸于装有强电解质溶液的电解槽中,以碳纤维材料为电化学氧化的阳极,石墨为电化学氧化的阴极,由稳压直流电源控制通入电流,电流密度1A/g~2A/g,同时在超声波功率200W~2000W、超声波频率20kHz~100kHz、水浴温度20℃~70℃的条件下,超声振荡3min~15min产生表面改性,最后清洗、烘干得到表面改性后的碳纤维。本发明可以增加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在纤维表面引入极性基团,同时也改善了碳纤维的浸润性,提高了碳纤维与树脂基体间的粘结性,使碳纤维与其他材料结合的界面性能得以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