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12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343953.8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桥耦合理论的货车过桥实时平均动态坡度计算方法,属于车辆桥梁耦合振动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求解轮对的侧滚角位移、摇头角位移和横向位移;使用空间梁单元对主梁与桥墩进行建模,使用空间杆单元对主缆、吊索和斜拉索进行模拟;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桥梁附加变形,并根据桥梁附加变形、轮对的侧滚角位移、摇头角位移和横向位移求解桥梁动力响应,得到货车各轮对下的桥梁节点位移;对各货车各轮对下的桥梁节点位移进行微分,得到货车过桥时的实时动态坡度;根据各节车的车重对货车过桥时的实时动态坡度进行加权,获得货车过桥时整体的平均等效坡度。本发明提高了货车过桥时动态坡度的计算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68327.8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E01D19/12 ,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行车性能的铁路桥梁线‑桥一体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铁路桥梁轨道平顺性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根据第二信息构建得到车‑线‑桥耦合振动数学模型;根据第一信息和车‑线‑桥耦合振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处理得到管理截止波长;获取桥梁线形在预设荷载工况下的变形数据,得到分波段轨道线形数据;获取区间线路轨道平顺性设计指标;根据线‑桥一体化设计指标体系和分波段轨道线形数据,得到波段间加速度相关性公式;基于波段间加速度相关性公式得到设计限值。本发明通过将铁路桥梁桥上线路与区间线路的轨道平顺性管理相统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桥上轨道线形与区间线路线形管理标准不协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5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43958.0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桥耦合计算的并行加速方法,属于车辆桥梁耦合振动与科学计算加速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动力显式积分方法,多线程同时求解当前时间步下列车、钢轨、轨枕和道砟的位移和速度;根据当前时间步下列车在桥梁上的位置,采用迹线法多线程同时计算列车各节车厢的轮轨接触点,并根据列车各车厢的轮轨接触点计算列车各节车厢的轮轨相互作用力;基于列车子系统运动学方程和轨道子系统运动学方程,求解列车各节车厢的加速度和轨道的加速度,基于桥梁子系统运动学方程求解桥梁各接触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现代计算机处理器多计算核心的特性,提高了计算机处理器利用率,高效地加速了传统车桥耦合计算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22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68327.8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E01D19/12 ,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行车性能的铁路桥梁线‑桥一体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铁路桥梁轨道平顺性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根据第二信息构建得到车‑线‑桥耦合振动数学模型;根据第一信息和车‑线‑桥耦合振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处理得到管理截止波长;获取桥梁线形在预设荷载工况下的变形数据,得到分波段轨道线形数据;获取区间线路轨道平顺性设计指标;根据线‑桥一体化设计指标体系和分波段轨道线形数据,得到波段间加速度相关性公式;基于波段间加速度相关性公式得到设计限值。本发明通过将铁路桥梁桥上线路与区间线路的轨道平顺性管理相统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桥上轨道线形与区间线路线形管理标准不协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1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40843.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N3/0499 , G06N3/08 , G06N3/126 , G06F111/10 , G06F111/06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BF‑NSGA‑II的钢混组合桥声学优化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桥梁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包括建立钢混组合桥的结构声学数值模型;设置钢混组合桥的均匀设计表;基于均匀设计表和结构声学数值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得到多组声学响应数据;基于所述多组声学结果数据训练预设的RBF神经网络,得到代理模型;通过NSGA‑I I优化算法和代理模型对钢混组合桥的设计变量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设计变量最优解集;对所述设计变量最优解集中的各个解进行评价,得到设计变量最优解,将设计变量最优解中的设计变量作为钢混组合桥的优化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同时满足优化结构声学响应、结构力学要求以及经济性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4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99262.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算法的车‑线‑桥耦合振动加速计算方法,属于车桥耦合计算加速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车桥耦合理论,建立用于求解桥梁和列车动力响应时程的车桥耦合计算模型;获取若干组桥梁信息,利用车桥耦合计算模型,获取桥梁的动力响应,并建立桥梁响应初始响应与后续响应对应关系数据集;利用桥梁响应初始响应与后续响应对应关系数据集对LSTM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LSTM网络;输入新的桥梁信息,利用训练完成的LSTM网络由前序时间下车桥耦合计算模型计算的桥梁响应直接递归出后续桥梁响应,完成对车桥耦合计算的加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车桥耦合计算中计算耗时、效率低下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