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道岔区轮对等效锥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251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156480.6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道岔区轮对等效锥度确定方法中将道岔区对的等效锥度看作车轮与各个非对称等截面钢轨匹配时轮对等效锥度,从运动微分方程入手,推导一般情况下的轮对通过左右两侧为非对称钢轨的等效锥度,并依据重力刚度最小原则求解特殊状态下的等效锥度;本方法适用于轮对与道岔区非对称钢轨匹配外,亦同样适用于区间线路中轮轨接触点发生来回跳跃,从而导致轮对滚动圆半径差发生跳跃的情况;本发明方法通过分段计算等效锥度作为轮轨接触几何评价指标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情况进行描述,能够准确的反映轮轨过岔的真实状态,客观评价高速车轮过岔时的具体情况,为改善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提供了数据支撑。

    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及道岔转辙器

    公开(公告)号:CN10970679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027825.5

    申请日:2019-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道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及道岔转辙器。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用于道岔转辙器,其配置有优化轨道段,并且沿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的延伸方向,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具备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优化轨道段包括依次间隔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第一位置及第三位置分别位于优化轨道的两端。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优化轨道段在第一侧的轨顶向第二侧逐渐凹陷;由第三位置至第二位置,优化轨道段在第一侧的轨顶向第二侧逐渐凹陷;以在第一侧的轨顶处形成弧形的优化面。该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采用该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的道岔转辙器,能够显著提升行车平稳性。

    便携式垂向、横向轮轨力标定装置及其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9810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20765.7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垂向、横向轮轨力标定装置及其标定方法,属于铁路工程测试领域。该便携式垂向、横向轮轨力标定装置包括垂向标定机构和横向标定机构,垂向标定机构包括两对第一夹具,每对第一夹具包括两个第一子夹具,第一子夹具底部开设有与钢轨上沿侧边缘配合的第一卡槽,每对第一夹具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两个第一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所有第一连接杆与第一顶板可拆卸连接;横向标定机构包括两对第二夹具,每对第二夹具包括两个第二子夹具,第二子夹具上开设有与钢轨上沿配合的第二卡槽,每对第二夹具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两个第一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一种阻燃增强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876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31912.X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增强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以下重量份数比称取原料:多孔介质1~5份、膨胀型阻燃剂6~12份、环氧树脂100份、固化剂10~20份、增韧剂5~15份;步骤2:将膨胀型阻燃剂粉碎,然后加入液体石蜡,搅拌分散均匀后加入多孔介质,充分混合后用苯液泡洗后烘干得到阻燃剂;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阻燃剂加入环氧树脂中,加入固化剂和增韧剂,充分混合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固化后即得所需环氧树脂;本发明通过构建纳米多功能组分膨胀型阻燃剂,提高了其阻燃效率,解决了阻燃剂与被阻燃基体相容性差的问题,提高了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

    一种基于道岔钢轨变截面的轮轨几何接触点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087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156317.X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道岔钢轨变截面的轮轨几何接触点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车轮坐标系,在车轮坐标系中作平面x'=0切割车轮,并将平面x'=0与车轮周边的交线作为主轮廓线;将主轮廓线两侧法向角度范围内的车轮法向均分切割为n份,得到n条子轮廓线;通过平面x'=0切割钢轨,获取基本轨侧和道岔区的廓形数据集;根据车轮的主轮廓线、车轮的子轮廓线、基本轨侧和道岔区的轮廓数据集对轮轨几何接触点进行计算,得到轮轨几何接触点计算结果。本发明考虑了道岔区钢轨变截面特点,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道岔区轮轨几何接触点计算产生较大误差,计算结果精确。

    固定辙叉设计制造的方法以及固定辙叉

    公开(公告)号:CN10875528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520671.9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一种固定辙叉设计制造的方法以及固定辙叉,涉及铁道技术领域。一种固定辙叉设计制造的方法,其包括:通过对不同磨损状态的车轮与固定辙叉的接触作用特征来对固定辙叉进行指导设计制造。其中,不同磨损状态的车轮包括以下磨损状态:标准车轮型面、拟合车轮型面和磨损到限车轮型面。以拟合车轮型面作为设计基准型面对固定辙叉的结构设计制造,更真实地模拟固定辙叉实际受力环境;以磨损到限车轮型面和标准车轮型面作为设计特征型面,对固定辙叉的结构进行调整。保证车轮不利情况下仍能够低动力通过固定辙叉,以减少固定辙叉的伤损概率。

    一种高速道岔区轮对等效锥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251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156480.6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道岔区轮对等效锥度确定方法中将道岔区对的等效锥度看作车轮与各个非对称等截面钢轨匹配时轮对等效锥度,从运动微分方程入手,推导一般情况下的轮对通过左右两侧为非对称钢轨的等效锥度,并依据重力刚度最小原则求解特殊状态下的等效锥度;本方法适用于轮对与道岔区非对称钢轨匹配外,亦同样适用于区间线路中轮轨接触点发生来回跳跃,从而导致轮对滚动圆半径差发生跳跃的情况;本发明方法通过分段计算等效锥度作为轮轨接触几何评价指标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情况进行描述,能够准确的反映轮轨过岔的真实状态,客观评价高速车轮过岔时的具体情况,为改善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提供了数据支撑。

    一种实测焊缝几何的轮轨力预测方法及钢轨焊缝维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1709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33747.5

    申请日:2018-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测焊缝几何的轮轨力预测方法及钢轨焊缝维护系统,属于轨道交通领域,这种实测焊缝几何的轮轨力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焊缝的梯度值,挑选出两个相邻的梯度值为0的第一焊缝位置和第二焊缝位置;对第一焊缝位置和第二焊缝位置测量深度差得到特征深度;建立梯度‑轮轨动态力坐标系,通过模型的模拟得到特征深度下的梯度‑轮轨动态力关系式;梯度‑轮轨动态力关系式绘制到梯度‑轮轨动态力坐标系内形成梯度‑轮轨动态力关系曲线;在焊缝的梯度值中挑选出最大梯度值,将最大梯度值对应梯度‑轮轨动态力关系曲线,得到最大轮轨力。可以方便检测焊缝产生的最大轮轨力,判断焊缝的健康与否。

    铁路道岔允许通过速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4740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810377103.8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道岔允许通过速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铁路道岔允许通过速度的显著影响参数后,再基于所述显著影响参数及预设的构建规则,构建所述显著影响参数的随机样本,然后基于所述随机样本及预设的车辆道岔动力学模型,确定所述铁路道岔允许通过速度。实现了能够考虑车辆及道岔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真实行为,且更为精确地确定铁路道岔的允许通过速度,提升道岔的通过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