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6501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2831.8
申请日:2013-01-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力路径几何形态的承载结构低碳节材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承载结构的材料模量(如弹性模量)作为以低碳节材为导向的设计变量,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得到的内力路径几何形态(包括疏密度与弯曲度)对单元弹性模量进行惩罚,通过循环迭代获得承载结构的最佳传力路径,并以此为依据定义结构的基本承载架构与空间要求。该方法将内力路径的相关理论应用到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为重大装备承载结构的低碳节材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354159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19836.7
申请日:2011-08-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5B19/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床身动静态变形的主动检测与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与虚拟床身构造子系统相连;虚拟床身构造系统内的应变、温度信息插值的信息输出端与有限元分析子系统相连;有限元分析子系统与硬件动态监控子系统相连;数据采集子系统内的传感器信息调理传输模块的信息输出端与数据存储分析子系统的传感器信息存储模块相连;虚拟床身构造系统内的数据存储模块及有限元分析子系统内的仿真计算结果保存模块均与数据存储分析子系统中的床身重构结果存储模块连接。本发明解决当前国内无法监控床身变形的现状,有效的提高数控机床精度保持水平,进而提升数控机床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99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06836.X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低碳轻量化的装备回转工作台智能设计方法:根据承载功能的不同,将回转工作台划分为主要载荷的施加部分,称为台面支承部分和起主要支承作用的部分,称为侧面支承部分,分别构建这两部分的二维特征截面模型;分别获得台面支承部分的筋板二维最优构型和侧面支承部分的筋板二维最优构型;根据已获得的二维筋板最优构型分别设计出台面支承部分和侧面支承部分的三维构型,将两者恰当组合后最终获得完整的装备回转工作台结构设计方案,本发明合理划分回转工作台后分别在不同的功能部位应用承载构型的智能创成准则,实现了回转工作台的最优结构设计,可用于重型、超重型装备回转工作台的结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2354159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219836.7
申请日:2011-08-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5B19/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床身动静态变形的主动检测与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与虚拟床身构造子系统相连;虚拟床身构造系统内的应变、温度信息插值的信息输出端与有限元分析子系统相连;有限元分析子系统与硬件动态监控子系统相连;数据采集子系统内的传感器信息调理传输模块的信息输出端与数据存储分析子系统的传感器信息存储模块相连;虚拟床身构造系统内的数据存储模块及有限元分析子系统内的仿真计算结果保存模块均与数据存储分析子系统中的床身重构结果存储模块连接。本发明解决当前国内无法监控床身变形的现状,有效的提高数控机床精度保持水平,进而提升数控机床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99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306836.X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低碳轻量化的装备回转工作台智能设计方法:根据承载功能的不同,将回转工作台划分为主要载荷的施加部分,称为台面支承部分和起主要支承作用的部分,称为侧面支承部分,分别构建这两部分的二维特征截面模型;分别获得台面支承部分的筋板二维最优构型和侧面支承部分的筋板二维最优构型;根据已获得的二维筋板最优构型分别设计出台面支承部分和侧面支承部分的三维构型,将两者恰当组合后最终获得完整的装备回转工作台结构设计方案,本发明合理划分回转工作台后分别在不同的功能部位应用承载构型的智能创成准则,实现了回转工作台的最优结构设计,可用于重型、超重型装备回转工作台的结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851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136689.6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比刚度的机床支撑件筋板布局智能化设计方法,具体步骤是:前处理:构建机床支撑件的拟三维创成空间模型;自适应创成:获得机床支撑件内部筋板在承载面上投影的最优布局;后处理:将机床支撑件承载面上的投影构型沿某一指定方向做拉伸处理,从而最终获得机床支撑件的内部筋板布局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建立承载构型的自适应创成准则,实现了机床支撑件的高比刚度设计,满足低碳节材要求,可广泛用于重型、超重型制造装备承载构型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306501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002831.8
申请日:2013-01-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力路径几何形态的承载结构低碳节材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承载结构的材料模量(如弹性模量)作为以低碳节材为导向的设计变量,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得到的内力路径几何形态(包括疏密度与弯曲度)对单元弹性模量进行惩罚,通过循环迭代获得承载结构的最佳传力路径,并以此为依据定义结构的基本承载架构与空间要求。该方法将内力路径的相关理论应用到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为重大装备承载结构的低碳节材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85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6689.6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比刚度的机床支撑件筋板布局智能化设计方法,具体步骤是:前处理:构建机床支撑件的拟三维创成空间模型;自适应创成:获得机床支撑件内部筋板在承载面上投影的最优布局;后处理:将机床支撑件承载面上的投影构型沿某一指定方向做拉伸处理,从而最终获得机床支撑件的内部筋板布局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建立承载构型的自适应创成准则,实现了机床支撑件的高比刚度设计,满足低碳节材要求,可广泛用于重型、超重型制造装备承载构型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337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02832.2
申请日:2013-01-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比刚度的机床支撑件筋板布局智能化设计方法,具体步骤是:前处理:构建机床支撑件的拟三维创成空间模型;自适应创成:获得机床支撑件内部筋板在承载面上投影的最优布局;后处理:将机床支撑件承载面上的投影构型沿某一指定方向做拉伸处理,从而最终获得机床支撑件的内部筋板布局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建立承载构型的自适应创成准则,实现了机床支撑件的高比刚度设计,满足低碳节材要求,可广泛用于重型、超重型制造装备承载构型的优化设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