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子集成模块冷板液流通道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747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611012633.X

    申请日:2016-11-17

    Abstract: 一种电力电子集成模块冷板液流通道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首先要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设定生长初始点及完成自适应生长的参数初始化,然后拟定冷板液流通道的自适应生长策略,给出确定冷板液流通道生长方向及分叉的方法,最后进行冷板液流通道的逐级、迭代生长;本发明可直接获得优化的冷板液流通道布局,同时摆脱了基结构节点的束缚,所以也更接近于最优结果,既不必苛求设计者具有大量的设计经验,也不再需要重复模拟、改进、再模拟的工作,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设计质量。

    一种自发热体导热路径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58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810056243.5

    申请日:2018-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G06F221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热体导热路径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导热路径的自适应生长实现导热路径适应自发热体的实际热载荷逐步生长;每个生长步中,将导热路径的生长解耦为生长方向的计算和生长速率的计算两个子优化问题。设计结果可直接用于导热路径的加工,不需要进行边界识别等后处理操作。为实现导热路径可沿任意方向生长,采用了连续温度场插值的数值处理方法,在减小计算成本的同时保证了设计结果的最优性。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具有高生热率/高热流密度的自发热体的导热路径优化设计。

    一种基于内力路径几何形态的承载结构低碳节材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501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2831.8

    申请日:2013-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力路径几何形态的承载结构低碳节材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承载结构的材料模量(如弹性模量)作为以低碳节材为导向的设计变量,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得到的内力路径几何形态(包括疏密度与弯曲度)对单元弹性模量进行惩罚,通过循环迭代获得承载结构的最佳传力路径,并以此为依据定义结构的基本承载架构与空间要求。该方法将内力路径的相关理论应用到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为重大装备承载结构的低碳节材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种热源布局可变的结构导热性能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010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0213871.5

    申请日:2017-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源布局可变的结构导热性能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该平台包括真空罩、真空泵、支承部件、红外热像仪、布局可变的热源及其控制部分、热沉及其控制部分;其中真空泵通过管道与真空罩相连,热沉安装在真空罩的侧面,布局可变的热源安放在真空罩的底部,试件与热沉接触并安装在热源上,红外热像仪通过支承部件伸入真空罩之内,位于试件上方。该平台可以实现多种热源布局下拓扑结构导热性能测试试验,通过继电器控制可以模拟多种热源布局情况,同时采用半导体TEC制冷片作为热沉,可以实现热沉处温度的精确控制。

    一种飞行器燃油系统重心位置的数字化实时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2928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59590.9

    申请日:2015-07-30

    Abstract: 一种飞行器燃油系统重心位置的数字化实时确定方法,通过光滑核函数对描述燃油特性的连续函数进行核近似,采用粒子相关值的叠加求和代替核近似方程中相对应的积分项,实现燃油控制方程的粒子化近似,将连续的燃油离散化成一系列燃油粒子;解算燃油粒子控制方程时无需划分控制网格,规避了其他方法常见的网格畸变问题,且能够较精确捕捉燃油自由液面;根据飞行器飞行姿态相对应的油箱运动参数,实时解算各个时刻所有燃油粒子的空间坐标;依据所有燃油粒子的空间坐标实时计算燃油系统重心位置并输出燃油系统重心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曲线,本发明提高了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燃油系统重心位置实时解算效率和精度。

    一种强化自然对流换热的异型翅片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909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514383.X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一种强化自然对流换热的异型翅片结构设计方法,先确定自然对流换热问题物理模型:根据实际的基于自然对流换热的翅片结构设计问题,提取出待分析域和几何、物理条件,并建立适用于拓扑优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建立基结构的有限体分析模型;再建立异型翅片结构的优化模型:以最小化热源处均温目标函数,采用变密度法结构描述的拓扑优化方法,建立由物理场驱动的优化模型,确定每次的优化方向;然后进行异型翅片结构的迭代优化,获得优化的异型翅片结构;最后对优化后的异型翅片进行光滑圆整处理;本发明无需苛求设计经验,无需进行繁杂的设计、模拟、改进再设计过程,得到的异型翅片结构能充分强化自然对流换热效果,达到最佳冷却效果。

    一种强化自然对流换热的异型翅片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909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14383.X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一种强化自然对流换热的异型翅片结构设计方法,先确定自然对流换热问题物理模型:根据实际的基于自然对流换热的翅片结构设计问题,提取出待分析域和几何、物理条件,并建立适用于拓扑优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建立基结构的有限体分析模型;再建立异型翅片结构的优化模型:以最小化热源处均温目标函数,采用变密度法结构描述的拓扑优化方法,建立由物理场驱动的优化模型,确定每次的优化方向;然后进行异型翅片结构的迭代优化,获得优化的异型翅片结构;最后对优化后的异型翅片进行光滑圆整处理;本发明无需苛求设计经验,无需进行繁杂的设计、模拟、改进再设计过程,得到的异型翅片结构能充分强化自然对流换热效果,达到最佳冷却效果。

    一种面向低碳制造的焊接箱型梁智能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9376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312389.8

    申请日:2015-06-09

    Abstract: 一种面向低碳制造的焊接箱型梁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先测算GHG排放,然后计算目标函数GHG及其对各个变量的偏导,再建立不包含筋板的基结构有限元模型,并使用刚度融合准则将筋板所贡献的刚度与不包含筋板的基结构刚度融合为一体,从而计算出待优化结构的应变能函数J并求其对各个变量的偏导,然后以应变能函数J为约束条件,使用MMA方法迭代优化,以此得到初步优化布局,然后进行人工圆整处理,得到最优设计,最后进行验证,将人工圆整后的筋板布局重新带入分析软件中分析,确保结构的应变能合乎要求,碳排量明显下降,本发明方法可以达到减少生产制造过程中GHG排放的目的。

    一种高频PCB电路板高密精细化导热铜箔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921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0515075.9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一种高频PCB电路板高密精细化导热铜箔布局方法,先确定设计域内的载荷与边界条件,包括温度边界、产热区域、有效导热系数以及产热率的确定;然后进行rank‑1微结构模型拓扑优化,采用最优导热微结构rank‑1微结构模型为材料插值模型开展高频PCB电路板导热路径的拓扑优化;再进行高频PCB电路板优化结构的映射;最后进行适应性处理,获得导热铜箔最终布局;本发明方法设计得到的结果较之传统的拓扑优化结构热性能更优越,可用于高频PCB电路板高密精细化导热铜箔布局设计。

    一种超高热流射频微系统的近结冷却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220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32957.3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一种超高热流射频微系统的近结冷却结构设计方法,先进行设计区域的离散,然后根据实际工况设置边界条件,并引入与伪密度值相关的反渗透率和导热率对设计区域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初始化,根据斯托克斯流模型和对流扩散方程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迭代计算的方式得到流场和温度场的信息,再利用得到的物理场信息计算目标函数,约束函数以及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在MMA算法更新下迭代,直到同时满足在设计过程中允许的最大流体体积占比值和在设计过程中允许的最大出入口处压力差,或迭代次数达到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本发明提高了设计可靠性,具有更高设计效率,更优设计结果,同时降低了设计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