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0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80359.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偏钒酸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或者两者任意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二、通过超声结合磁力搅拌,将普通偏钒酸铵原料充分分散在步骤一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三、调节溶液的pH值使之按照要求处于酸性、中性或者碱性环境;四、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并混合均匀;五、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安全容器,在一定高温下高温高压反应一定时间;六、对反应产物进行离心、抽滤、烘干、研磨,即可得到具有特征纳米形貌和尺寸的偏钒酸铵;本发明利用商业普通偏钒酸铵作为原料,通过液相高温高压处理,使偏钒酸铵进行微观结构重组,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不同形貌、不同尺寸的特征纳米偏钒酸铵;该方法能够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制备纳米条束、纳米条状、纳米粒束、纳米片状等不同形貌、尺寸的纳米偏钒酸铵,工艺简便,易于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17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880359.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偏钒酸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或者两者任意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二、通过超声结合磁力搅拌,将普通偏钒酸铵原料充分分散在步骤一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三、调节溶液的pH值使之按照要求处于酸性、中性或者碱性环境;四、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并混合均匀;五、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安全容器,在一定高温下高温高压反应一定时间;六、对反应产物进行离心、抽滤、烘干、研磨,即可得到具有纳米形貌和尺寸的偏钒酸铵;该方法能够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制备纳米条束、纳米条状、纳米粒束、纳米片状等不同形貌、尺寸的纳米偏钒酸铵,工艺简便,易于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877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49608.5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V40/20 , G06V10/42 , G06V10/44 , G06V10/62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部分组的录井平台手势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手势识别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手部图片数据集;采用多类型数据融合对手部图片数据集进行处理,提取手部特征;使用手部特征对时空建模基本单元进行训练,得到手势识别模型;利用手势识别模型对录井平台手势进行识别。本发明通过使用多分组训练、多类型数据融合、应用时序自适应卷积以及特征注意力融合方法构建手势识别网络,通过构建手势识别网络,实现快速的手势识别,并保证设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89939.7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F40/20 , G06F40/30 , G06F18/22 , G06F18/241 ,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自回归模型的录井综合记录摘要生成方法及系统,属于石油天然气探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收集录井综合记录;通过上下文生成语句数据增强模型,对收集录井综合记录进行扩充,得到扩充后的录井综合记录;构建非自回归模型,对扩充后的录井综合记录进行序列拼接作为输入序列,输入所述非自回归模型,然后进行迭代编码与解码,并使用连接主义时间分类算法进行潜在对齐并消除相邻重复词,以解码生成的摘要作为输出序列;对待分析录井综合记录进行推理,生成录井综合记录摘要。本发明能够提高录井综合记录效率,为后续探井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大幅度提升探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9056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264448.6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71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5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57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道式电池液体冷却结构,包括带微流道出入口的箱体、电池模组、微流道结构、微流道导管、微流道冷板及出/入口导流接头;所述出/入口导流接头与箱体内部电池模组相通,箱体的前后两面带有微流道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入口导流接头和出口导流接头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冷却需求设计不同出入口数量。微流道直导管进入电池模组内部并与微流道结构相结合,形成包围电池模组的循环微流道结构。本发明能够使冷却液更充分地接触电池,形成扰流,极大地降低电池温度,从而进行电池组冷却,有效地解决方形电池散热问题,提高电池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在整车中成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2490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64448.6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71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5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57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道式电池液体冷却结构,包括带微流道出入口的箱体、电池模组、微流道结构、微流道导管、微流道冷板及出/入口导流接头;所述出/入口导流接头与箱体内部电池模组相通,箱体的前后两面带有微流道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入口导流接头和出口导流接头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冷却需求设计不同出入口数量。微流道直导管进入电池模组内部并与微流道结构相结合,形成包围电池模组的循环微流道结构。本发明能够使冷却液更充分地接触电池,形成扰流,极大地降低电池温度,从而进行电池组冷却,有效地解决方形电池散热问题,提高电池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在整车中成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83859.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表面温度分布估计方法及系统,电池温度估计方法首次提出三热源电‑热耦合模型,包括三热源传热模型和电阻分布式等效电流模型,分别用以计算电池的热特性以及电特性,以实现特征温度点的瞬时温度估计;具体包括步骤:建立三热源传热模型以及电阻分布式等效电路模型;不同工况下测量并获取电池电压值、电流值以及特征点的温度值;分别对模型中相关参数进行辨识;在稳态和瞬态工况下验证模型的精度和响应性;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的温度实时监测能力。本发明所述方法中仅选取单体电池中四个特征温度点进行分析,大幅降低计算复杂度,易于实际应用,对电池表面温度分布实时估计及热管理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01475880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910020991.9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光大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IPC: C11D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清灰剂,该清灰剂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氯化钠40~60%、硝酸钠15~25%、硼砂5~15%、氧化锌5~10%和蛭石5~10%,其总含量之和为100%。本发明可以明显降低垃圾焚烧炉对流受热面的积灰强度,使之更容易被吹掉。从而使焚烧炉排烟温度降低,提高了焚烧炉运行效率,拉长了焚烧炉安全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0079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60575.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重症感染患者精准药物治疗管理系统及方法。内容包括:采集患者的多源医疗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医疗数据进行多源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的患者综合数据;基于融合后的患者综合数据,生成初步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基于初步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通过多维交互作用场与动态熵权风险评估算法对初步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中的药物组合进行风险量化,得到风险评分;基于风险评分,对初步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优化,生成安全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解决了现有的药物治疗方案在重症感染患者精准药物治疗管理实现中,对多源异构的患者医疗数据存在处理不准确以及治疗方案不精确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