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气轮机静叶内部冷却的通道结构及燃气轮机静叶

    公开(公告)号:CN11326643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528139.3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轮机静叶内部冷却的通道结构及燃气轮机静叶,包括若干直通道及若干弯曲通道;若干直通道并行排列,相邻两直通道通过弯曲通道连接;定义直通道内位于主流方向上侧的壁面为吸力面;位于主流方向下侧的壁面为压力面;吸力面和压力面上均设置若干斜置肋;直通道内与斜置肋的下游端连接的壁面上设置若干横置肋,斜置肋的下游端为斜置肋在主流方向上的投影中位于下游的一端;横置肋的一端连接吸力面上的斜置肋,另一端连接压力面上的斜置肋。能够有效改善肋片下游低雷诺数区域的传热,使得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消除燃气轮机静叶的局部热斑,改善热应力,使燃气轮机静叶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延长使用寿命。

    用于燃气轮机静叶内部冷却的通道结构及燃气轮机静叶

    公开(公告)号:CN11326643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28139.3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轮机静叶内部冷却的通道结构及燃气轮机静叶,包括若干直通道及若干弯曲通道;若干直通道并行排列,相邻两直通道通过弯曲通道连接;定义直通道内位于主流方向上侧的壁面为吸力面;位于主流方向下侧的壁面为压力面;吸力面和压力面上均设置若干斜置肋;直通道内与斜置肋的下游端连接的壁面上设置若干横置肋,斜置肋的下游端为斜置肋在主流方向上的投影中位于下游的一端;横置肋的一端连接吸力面上的斜置肋,另一端连接压力面上的斜置肋。能够有效改善肋片下游低雷诺数区域的传热,使得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消除燃气轮机静叶的局部热斑,改善热应力,使燃气轮机静叶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延长使用寿命。

    一种阵列式超声波动密封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379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644652.7

    申请日:2018-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式超声波动密封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密封体、密封套及齿轮轴套;齿轮轴套套设于待密封转轴上;密封体包括汽封环;汽封环安装于齿轮轴套外周,汽封环相对转轴一侧上间隔设有若干密封齿;密封套的T型槽内侧设有T型槽;汽封环背离转轴一侧设有T型凸台与密封套的T型槽配合;相邻密封齿之间形成独立的密封区间;相邻密封齿之间形成的密封区间由转轴向外依次设有声透镜、匹配层、声电晶片带和背衬。各密封区间的声波聚集在各自密封区间的密封间隙中,介质在密封间隙形成较强的涡旋,同时对介质产生扰流和阻流作用,最终使得介质动能被充分耗散,进一步提高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

    一种超音速汽液两相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9424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283080.1

    申请日:2013-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音速汽液两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截面的缩放喷管,该缩放喷管的出口连接一个分离流道管的进口,分离流道管的出口连接矩形截面的扩压管,分离流道管中有一个分离流道,该分离流道由一小段水平段与一大段倾斜段相连而成,水平段与倾斜段夹角为135°~175°,分离流道倾斜段下方通过渗水装置与一个疏水收集装置相连接。本装置中热力学过程只涉及流体自身能量的转化,不需要外界能量输入,具有结构简单,无活动部件,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一种气动式气体加热装置及气体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3178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17931.7

    申请日:2008-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式气体加热装置及气体加热方法,加热装置包括由两段直管相互密封连接的管道,管道内壁设置有隔热层,两段直管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构件联接一个置于管道内截面中心位置的喷管,该喷管与管道绝缘层之间形成一个正方向渐缩、反方向渐扩的环形通道;该喷管内设置有变截面气流通道。将高速压缩气体由管道一端以亚音速送入,通过喷管时被分成两股,中间一股进入喷管的变截面气流通道,周围一股则进入喷管与隔热层之间的正方向渐缩的环形管道内,使两股气流在喷管末端汇合面上产生速度差,发生剪切摩擦和扰动而被加热,被加热气体从管道的另一端流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加热均匀且升温迅速、节能高效、清洁卫生等优点。

    一种基于脉动流的微通道强化传热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3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22573.9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动流的微通道强化传热装置及方法,包括脉动发生装置、微通道、冷却器和控制器:脉动发生装置的出口连接微通道;微通道的出口连接冷却器;冷却器的出口连接脉动发生装置的入口;用于降低脉动发生装置中冷却工质的温度;控制器的数据采集端采集微通道的入口和冷却器出口的流量、温度信号;控制器的控制端与脉动发生装置与冷却器的控制端相连,用于输出控制指令。本申请将微通道入口冷却工质由稳态流改变为脉动流,脉动流会引发微通道内形成新的涡旋,破坏微通道内原有的热边界层和回流涡结构,进一步增强冷热流体的混合,提高电子器件散热效果。

    一种结霜实验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9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31803.X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观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霜实验装置及应用。现有测量装置不能直接观测超音速下霜层表面流场特性及激波对霜层的影响,没有合适的模型来预测结霜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霜实验装置,包括纹影产生机构、高速风道和控温机构,所述纹影产生机构包括光源组件和纹影观测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高速风道一侧,所述纹影观测组件设置于所述高速风道另一侧,所述控温机构设置于所述高速风道内,所述高速风道中的高速气流经过所述控温机构时,由于流通截面面积发生变化,使得气流在所述控温机构处能够达到超音速状态。可以直观有效地观测超音速下霜层表面流场特性及激波对霜层的影响。

    一种气体对撞式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3699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283332.0

    申请日:2013-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对撞式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加热装置包括由隔热管道制成的两段对向进口气流通道、两段背向出口气流通道,出口气流通道垂直于进口气流通道,并且出口气流通道的截面积大于进口气流通道的截面积;进口气流通道和出口气流通道连接处为气体对撞区,气体对撞区中心设有导热性能好的传热部件。将压缩空气从两段相向进口气流通道送入,气流在气体对撞区发生碰撞,使得气体温度迅速升高后通过背向出口气流通道流出,对撞区中的传热部件传递热量到与其连接的外围装置中对所需要加热介质进行加热。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加热速度快、节能高效、清洁卫生等优点。

    一种基于脉动射流的电子器件直接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2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23247.X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动射流的电子器件直接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包括工质泵、电磁阀、散热装置、换热器和控制器。工质泵出口连接电磁阀,用于向电磁阀输出流量恒定的冷却工质;电磁阀的出口连接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内设置待降温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的工质出口连接换热器;散热装置的入口与工质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采集单元;换热器的出口与工质泵的入口相连,形成换热循环;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流量采集单元相连,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的控制端相连。本申请将冷却工质改变为周期性流量的脉动流,脉动射流冲击电子器件表面产生周期性涡旋,这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流换热系数,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原本换热差的位置的情况,提高温度均匀性。

    一种去除微通道换热器翅片间液桥的抑霜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9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92615.9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一种去除微通道换热器翅片间液桥的抑霜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超声波传振板,若干个超声波传振板均垂直固定在微通道换热器翅片上;压电陶瓷阵列,由若干个压电陶瓷组成,每个超声波传振板上固定有一组压电陶瓷阵列,压电陶瓷按照设定的顺序和间距布置在超声波传振板上;超声控制模块,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将市电转换成与压电陶瓷相匹配的高频交流电信号,压电陶瓷再将高频交流电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通过超声波传振板将高频机械振动传递至微通道换热器翅片,液桥在微通道换热器翅片的边缘发生雾化,而在微通道换热器翅片内部定向迁移。本发明可以利用变频/变压/变阵列的方式来实现液桥的高效去除,能够自动化地去除微通道换热器翅片间的液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