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9429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711193400.9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6568 , H01M10/659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箱液体冷却/加热热管理系统、相变材料蓄热/放热装置及风冷散热器;其中电池箱液体冷却/加热热管理系统中采用均匀布置于电池模组正负极高温节点的蛇形扁管液体通道冷却/加热动力电池组;相变材料蓄热/放热装置存储电动汽车运行时动力电池组产生的部分热量用于寒冷地区动力电池组预热,保证动力电池组在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行;风冷散热器用于降低电池箱体中液体循环工质的入口温度,满足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该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采用同一循环回路既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预热要求,又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同时对动力电池组产生的废热实现了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0543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37146.1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2 , H01M10/42 ,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电动汽车,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组支架和热管。固定孔与安装孔间隔设置,动力电池穿过固定孔,且与电池组支架固定连接,以将动力电池上的热量传递到电池组支架上,热管的一端伸入安装孔,且与电池组支架固定连接,热管能够吸收动力电池传递给电池组支架的热量,并将其散发到外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由于采用了间隔安装于电池组支架上的热管和动力电池,所以能够将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间接通过热管散发到外界,被动地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冷却,不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散热效果好,节约能源,实用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99429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193400.9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6568 , H01M10/659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箱液体冷却/加热热管理系统、相变材料蓄热/放热装置及风冷散热器;其中电池箱液体冷却/加热热管理系统中采用均匀布置于电池模组正负极高温节点的蛇形扁管液体通道冷却/加热动力电池组;相变材料蓄热/放热装置存储电动汽车运行时动力电池组产生的部分热量用于寒冷地区动力电池组预热,保证动力电池组在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行;风冷散热器用于降低电池箱体中液体循环工质的入口温度,满足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该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采用同一循环回路既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预热要求,又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同时对动力电池组产生的废热实现了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818689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20063593.X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2 , H01M10/42 , B60L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电动汽车,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组支架和热管。固定孔与安装孔间隔设置,动力电池穿过固定孔,且与电池组支架固定连接,以将动力电池上的热量传递到电池组支架上,热管的一端伸入安装孔,且与电池组支架固定连接,热管能够吸收动力电池传递给电池组支架的热量,并将其散发到外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由于采用了间隔安装于电池组支架上的热管和动力电池,所以能够将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间接通过热管散发到外界,被动地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冷却,不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散热效果好,节约能源,实用高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474632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603577.7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6568 , H01M10/659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箱液体冷却/加热热管理系统、相变材料蓄热/放热装置及风冷散热器;其中电池箱液体冷却/加热热管理系统中采用均匀布置于电池模组正负极高温节点的蛇形扁管液体通道冷却/加热动力电池组;相变材料蓄热/放热装置存储电动汽车运行时动力电池组产生的部分热量用于寒冷地区动力电池组预热,保证动力电池组在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行;风冷散热器用于降低电池箱体中液体循环工质的入口温度,满足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该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采用同一循环回路既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预热要求,又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同时对动力电池组产生的废热实现了有效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64652.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水福
IPC: H01M10/63 , H01M10/627 , H01M10/617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56 , H01M10/6561 , H01M10/6568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用于对系统中的多个电池进行换热,包括冷媒回路,冷媒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分级节流组件以及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多个电池换热,其中第二换热器并联设置有多个,且每个第二换热器分别与对应的电池进行换热,分级节流组件能对从第一换热器流出冷媒进行至少两次节流,且在每个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口侧均设置至少一个节流件,并使节流后的冷媒均匀流向多个第二换热器。如此设置,分级节流组件能对从第一换热器流出冷媒进行至少两次节流,能够将从第一换热器流出的冷媒全部节流为液态冷媒,进而使节流后的冷媒均匀的流向多个第二换热器。以使不同电池实现均温。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4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9556.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水福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7 , H01M10/63 , H01M10/6567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储能集装箱,用于对储能系统中的多个电池进行换热,包括:冷媒主回路,具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部以及第二换热部,压缩机的进口通过第一换热部连通第二换热器,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第二换热部连通第一换热器;第一冷媒旁路分别连通第二换热器的进口和出口;第二冷媒旁路分别连通压缩机的进口和出口。如此,由第一换热器流出并流向压缩机的进口的冷媒先通过第三换热器进行换热升温,再与由压缩机的出口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行混合升温,以替代第二换热器蒸发吸热的作用,可以解决极低温环境下压缩机制热效率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9340.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569 , H01M10/6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载冷剂回路、第二载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第一控制阀、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第一载冷剂回路包括串接的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一干冷器。第二载冷剂回路包括串接的第二换热模块和第二干冷器。制冷剂回路包括串接的板式冷凝器和板式蒸发器。第一控制阀用于使第一换热模块的出口和第一干冷器的入口导通,或者使第一换热模块的出口和第一换向阀导通。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联合使用以改变板式冷凝器和板式蒸发器中的载冷剂的流向。本申请提供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能源消耗,同时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1853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15010.8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 H01M10/613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循环系统,第一循环系统包括主回液管路和储液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系统包括换能装置;其中:主回液管路的出液口与储液装置的进液口相连,换能装置设置于储液装置内部,主回液管路中的液体回流到储液装置内,并在储液装置内部与换能装置换热。通过将换能装置设置于储液装置内,实现在水箱内将换能装置内的制冷剂与水箱内的回液换能,可以减少在制冷工况下小流量运行时,由于板换、套管等间接式换热装置,在换热装置内部进行换能发生冻裂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16248.2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33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冷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系统用于对包括多个负载的待温控设备进行温控,该系统的第一循环系统包括主出液管路、主回液管路、旁回液管路以及储液装置,第二循环系统包括换能装置,换能装置的出液口与储液装置的第一进液口相连,第二循环系统包括换能装置;主回液管路的出液口与换能装置的进液口相连,旁回液管路的出液口与换能装置的进液口相连或者与储液装置的第二进液口相连。在多负载的场景下,换能后的回液输入储液装置,使储液装置起到缓冲作用,减少第一循环系统的频繁启停,提高温控的稳定性及精度,旁回液管路可以对储液装置的出液进行分流,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温控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