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7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90132.7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融雪入渗下土体冻‑融界面演化过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温控室和高清摄像机,温控室内设置有试样筒,试样筒内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积雪消融腔、融土腔和冻土腔,融土腔和冻土腔交界处为冻‑融界面观测层,试样筒相对冻‑融界面观测层处穿有溢水管道,溢水管道另一端插入集水瓶内,集水瓶底部放有高精度电子天平。方法为先进行土样的制备,将制备完成的土样和水热测量机构铺设于试样筒内,然后安装透水板、控温顶、底板和变形测试仪,待土体冻结后放入积雪进行试验。本发明能够查明地表融雪入渗条件下土体冻融过程中水分、热能以及水势的运移规律,进而揭示融雪‑冻融耦合作用下土体中滞水冻‑融界面形成演化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741488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0854056.7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期岩体完整性系数Kv的计算方法,步骤包括:根据岩石室内试验、隧道施工现场岩体纵波波速测试结果,绘制岩体孔深-波速曲线图,进而在隧道施工阶段现场快速计算出不同孔深岩体完整性系数Kv。本发明可在隧道施工阶段快速求得岩体完整性系数值,使用声发射仪的单孔测试法测试掌子面岩体的纵波波速,利用掌子面施工钻炮眼快速测试岩体纵波波速vp,并结合钻芯取岩样进行室内试验测试岩石的纵波波速vr,在施工阶段量化计算岩体完整性系数,该方法从岩体完整性系数的定义出发,这将使评价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完整程度方法得到补充和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121106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76304.X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西安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抗冻混凝土,由480~490重量份的水泥、720~730重量份的细骨料、1050~1100重量份的粗骨料、4.8~4.9重量份的外加剂以及156.8~163.2重量份的水混合而成;其中,外加剂为引气剂和减水剂,且引气剂的重量为减水剂的1‰~3‰;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32~0.34;本发明通过降低水胶比,使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通过添加减水剂,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低气压干燥环境下混凝土的坍落度,保障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通过添加引气剂,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保障混凝土在高寒高海拔地区低温且大温差环境下的抗冻耐久性,增加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75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30018.1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隙率的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评价方法,测量待测混凝土的孔隙率,得到第一孔隙率;将待测混凝土进行预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再次测量待测混凝土的孔隙率,得到第二孔隙率;根据第一孔隙率和第二孔隙率计算待测混凝土的孔隙率增长率;当孔隙率增长率与预定孔隙增长率比对,得到待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评价结果;本发明利用引气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试验及核磁共振试验得出引气再生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和孔隙率,再以动弹性模量和孔隙率为损伤变量建立冻融损伤模型,得到相对动弹性模量与孔隙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以此对引气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进行评价;不会由于混凝土取出和测量质量不同,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09162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165708.6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隧道围岩松动圈厚度计算方法。通过引入破碎岩石完整性系数Rv和松动圈完整性系数Lv的概念,对围岩松动圈的岩体破碎状态量化。利用岩石的室内试验得出松动圈厚度的量化界定值,然后结合声波法现场测试情况,判断出围岩松动圈的厚度。本发明从松动圈的形成原理与本质上出发,以此方法所制定的判别标准客观、真实,具有普遍性与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44769.0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02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隧道双层初期支护施作时机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基于初始地应力和预设的支护结构施作后发生的位移表达式进行构建,得到第一层初期支护提供的支护力表达式;根据隧道粘塑性区边界处的切向应力表达式、第一层初期支护提供的支护力表达式和隧道洞壁周边位移进行优化构建,得到施作时机函数;根据施作时机函数和预设的物理约束条件进行构建,得到目标损失函数;基于目标损失函数和预设的超越方程法进行构建,得到超越神经网络模型,求解超越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第二层初期的最佳支护时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快速精准的得到隧道双层初期最佳支护时机的问题,保证了隧道的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030018.1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隙率的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评价方法,测量待测混凝土的孔隙率,得到第一孔隙率;将待测混凝土进行预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再次测量待测混凝土的孔隙率,得到第二孔隙率;根据第一孔隙率和第二孔隙率计算待测混凝土的孔隙率增长率;当孔隙率增长率与预定孔隙增长率比对,得到待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评价结果;本发明利用引气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试验及核磁共振试验得出引气再生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和孔隙率,再以动弹性模量和孔隙率为损伤变量建立冻融损伤模型,得到相对动弹性模量与孔隙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以此对引气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进行评价;不会由于混凝土取出和测量质量不同,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9299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07255.5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融循环后混凝土抗折强度的确定方法,测量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以动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初始抗折强度、抗折强度损失系数和气压影响系数为输入,基于抗折强度预测公式计算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进行分析,建立了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动弹性模量与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混凝土冻融循环后抗折强度的预测公式,从而只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动弹性模量进行检测,在进行相应的计算即可得到抗折强度,避免测量时对既有混凝土造成损伤,实现了对混凝土的无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0916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165708.6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隧道围岩松动圈厚度计算方法。通过引入破碎岩石完整性系数Rv和松动圈完整性系数Lv的概念,对围岩松动圈的岩体破碎状态量化。利用岩石的室内试验得出松动圈厚度的量化界定值,然后结合声波法现场测试情况,判断出围岩松动圈的厚度。本发明从松动圈的形成原理与本质上出发,以此方法所制定的判别标准客观、真实,具有普遍性与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6675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91260.2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浅埋隧道爆破施工地表质点峰值振速的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多孔等效单孔”得出多孔起爆条件下质点峰值振速理论公式并修正,然后对测点地表质点峰值振速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参数与地形地质相关的系数和爆破振动衰减指数,带入多孔起爆条件下质点峰值振速理论公式,最后根据现场参数,带入到多孔起爆条件下质点峰值振速理论公式中,推算出地表质点的峰值振速。本发明在现有的单孔爆破的理论公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正得到多孔起爆条件下质点峰值振速理论公式,不仅能够反映诸如炸药性质、岩石性能、装药参数对质点峰值振速的影响,同时还能根据实际的爆破参数和地质情况,计算出地表固定点的爆破振动峰值振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