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6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40271.2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合金材料的成分组成为:Cu:4.6~5.8%,Mn:0.6~1.2%,Mg:0.3~0.45%,Ti:0.18~0.27%,Zr:0.2~0.3%,余者是铝、硼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首先按配比称取铝锭和中间合金;然后进行一次加料:加入AlMn80、AlZr5、2/3重量的铝钛硼合金和纯铝;之后加入AlCu40、1/3重量的铝钛硼合金和Mg块进行熔炼;最后对Al‑Cu系合金材料进行多级热处理。本发明的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中元素少,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首先通过分次加料使得本发明在不降低塑性的前提下,可大幅度提升合金的抗拉强度,再通过多级热处理机制,调节Cu在铝中的固溶度,进一步提高了力学性能,最终抗拉强度达到438MPa,延伸率达到15%,在高性能铝合金的塑性加工领域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一种封闭孔隙结构陶瓷涂层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51748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0335982.8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冶金和机械行业的材料及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孔隙结构陶瓷涂层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封闭孔隙不稳定,易相互连通,形成连通的孔隙结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封闭孔隙结构陶瓷涂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中心部位空心部分体积为比例50%~80%的中空多孔结构ZrO2或Al2O3陶瓷粉末,通过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陶瓷涂层;步骤二、在0.1~0.5MPa条件下,进行Zr(OH)4或Al(OH)3陶瓷胶体压渗;步骤三、对压渗完的陶瓷涂层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制备所得陶瓷层内部的孔隙为封闭孔隙,孔隙率为5%~30%,具有较低的热导率,热导率为0.6~1.2W/m·K,有效提高了隔热效果。

    一种可构造SiCp/Al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269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57143.X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构造SiCp/Al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氧化的SiC颗粒与NiO2粉混合,并与粘结剂、消泡剂、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涂料;S2、将涂料与泡沫颗粒混合均匀,用筛网过滤后,放置模具型腔中,并压制成预制块;S3、将预制块干燥固化后,在700~900℃下烧结2~3h,形成预制块;S4、将铝合金液浇入模具型腔中,再将预热的预制块置于铝合金液上;或者将预热的预制块置于模具型腔中,再浇入铝合金液;然后通过压力浸渗法,制备得到可构造SiCp/Al铝基复合材料。通过NiO2以及SiO2氧化层,大大提高SiC和铝合金的润湿性;聚苯乙烯预发泡颗粒和水解的正硅酸乙酯可构造空隙率可控的SiC颗粒骨架。

    金属及其复合材料表面耐蚀原位修复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671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510893517.2

    申请日:2015-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及其复合材料表面耐蚀原位修复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清理腐蚀表面;(2)通过化学氧化法在金属及其复合材料样品表面制备化学氧化膜基底层;(3)在化学氧化膜基底上刷涂或喷涂锌黄环氧防腐底漆;(4)刷涂或喷涂氟碳涂料。本发明所获得的修复涂层的耐中性盐雾时间长达1200h以上,涂层和基体附着力为一级,结合良好。利用本发明获得的修复涂层适用于外场服役过程中涂层破损微区表面,修复效率高,且表面光滑、致密、结合牢固、厚度可控、耐蚀性能良好。本方法适用于外场及野外作业,金属及其复合材料表面耐蚀原位修复涂层的制备方法不需要附加设备,工艺稳定,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一种Al-Co-V-Fe-Ni双相高强韧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54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81359.6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Al‑Co‑V‑Fe‑Ni双相高强韧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Al‑Co‑V‑Fe‑Ni双相高强韧高熵合金按摩尔百分数计,所述双相高强韧高熵合金由以下元素成分组成:10‑14%Al、13‑18%Co、15‑20%V、24‑30%Fe、24‑30%Ni,所有元素成分的总摩尔百分数为100%,且所述双相高强韧高熵合金中双相为BCC相和FCC相。本发明制备的Al‑Co‑V‑Fe‑Ni双相高熵合金具有致密的两相组织、优异的拉伸力学性能,其极限抗拉强度≥1000MPa,延伸率≥20%。

    一种铸态高珠光体量高蠕化率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2480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710754261.6

    申请日:2017-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态高珠光体量高蠕化率蠕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是由重量百分比为C:3.5~3.8%,Si:2.2~2.4%,Mn:0.8~1%,Cu:0.2~0.4%,Mo:0~0.4%,Sn:0.08~0.1%,Cr:0.2~0.4%,Ni:0.2~0.5%,Nb:0.05~0.1%,S、P≤0.06%,余量为铁和原材料引入的杂质组成。本发明通过Mg‑RE蠕化方法控制,获得了高蠕化率(90~98%)的蠕墨铸铁;同时通过多种合金元素微量调控,可稳定获得高珠光体量(90%~100%)的蠕墨铸铁;其抗拉强度≥500MPa,延伸率≥1.5%,布氏硬度在230~260HBW,珠光体的显微硬度在300~320HV。本发明具有在服役工况极其恶劣的工作中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疲劳性能、抗热裂性和耐磨性优异的特点,控制方法过程简单,可稳定生产综合性能优异的铸件,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高效重构材料三维组织形貌的装置及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492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718001.3

    申请日:2017-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2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重构材料三维组织形貌的装置及重构方法。其解决的现有技术存在的耗时耗力和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金相显微镜、照相机、试样夹持组件和抛光组件,所述金相显微镜倒置设置,照相机为自动对焦照相机,试样加持组件包括可在水平方向转动的支撑杆和其端部活动设置的夹具,抛光组件包括可在水平方向转动的支撑架和其上水平设置的抛光盘;所述夹具上下开口,其横截面形状是非圆形,其内夹持有横截面是非圆形的试样,试样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配重块,夹具横截面上至少一个径向尺寸小于配重块的横截面的径向尺寸,试样的下端面与抛光盘的盘面位于一个水平面上。

    轻合金及复合材料表面耐蚀、减磨协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392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92742.4

    申请日:2015-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轻合金及复合材料表面耐蚀、减磨协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在合金样品表面制备多孔基底层;(2)采用恒流法在合金样品表面阴极电沉积氟聚合物涂层;(3)将合金样品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保温一定时间,使其与基底层完全熔合在一起,形成协和涂层。本发明中大量渗入基底层膜孔的氟聚合物与陶瓷基底层产生协同作用,可形成具有高耐蚀性能和低摩擦系数,即良好减磨性的协合自润滑涂层。本发明所用的溶液可用于各种气候、环境下工作且要求减磨性及耐蚀性良好的零部件表面,且溶液成分及涂层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尺寸、形状复杂的表面,易于操作控制,工艺稳定,处理效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