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6422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0916970.6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燃煤磁流体超临界CO2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燃煤磁流体发电机、空气预热系统、余热锅炉和超临界CO2循环发电系统;本发明燃煤磁流体发电机无需旋转设备,结构简单,实现了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化;本发明通过在燃煤磁流体发电机排气侧耦合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可以大幅提高系统发电效率及运行灵活,增加系统紧凑程度,降低电站初投资及发电成本;同时,系统结构简单,设备较少,可以降低系统控制运行难度;本发明利用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冷端余热预热冷的富氧空气,可以减少系统冷源损失,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本发明实现能量梯级分质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7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110344748.3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型高温热化学储热罐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适合于Ca(OH)2/CaO+H2O等气(汽)‑固可逆反应体系,该系统包括反应储罐、稳压罐、储水箱、增压泵、真空泵、冷却器、反应蒸汽管路、抽真空管路、蒸汽发生管路、冷却喷淋管路、疏水管路和各管路相应的阀门组成。利用压力型反应储罐提高可逆化学反应的平衡温度提高储热温度,通过稳压罐内水和水蒸汽的蒸发或凝结稳定反应储罐的压力,用储水箱储存系统所需的液态水,通过疏水或加压泵送的方式平衡稳压罐的水位,实现了高温热能的存储与释放,储释热过程得到了完全的解耦,系统无需反应物料的输送,可实现长期的热能存储,系统简单,可用于大规模热能储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58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78924.0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储能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其包括反应堆子系统,设置于所述反应堆子系统外侧的熔盐储热子系统,设置于所述熔盐储热子系统上侧的CO2储能子系统,设置于所述熔盐储热子系统右侧的CO2发电子系统,设置于所述CO2发电子系统右侧的CO2补给子系统,以及设置于所述熔盐储热子系统上的阀门子系统,本发明所述系统能够利用大气中CO2资源,降低局限性,同时还能够进行宽温区包层能量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8768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0583153.3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光热、储热及热管理的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熔盐储热系统、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光热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储冷及冷却系统。该系统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光热发电系统结合起来,采用部分廉价且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光伏发电系统,再结合热能储存以及热力发电系统作为光伏发电的调节及补充供电系统,则既可以维持比较低的发电系统投资成本,又可以实现电力输出的稳定性,同时,还采用了储冷技术,将白天环境温度较高时的高温冷却水储存起来,等夜间环境温度降到较低时再进行风力冷却,节省冷却用自耗电进一步提高了光伏及光热系统本身效率以及综合整体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783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907680.0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G6/04 , F03G6/06 , F01D15/08 , F01K17/06 , F01K27/00 , F01K25/10 , F01K7/32 , F01K3/00 , F01K13/02 , F24S20/00 , F24S60/00 , F28D20/00 , F25B40/06 , F25B9/02
Abstract: 一种带蓄热的双布雷顿联合循环太阳能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压气机,压气机的入口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压气机的出口与空气回热器的低温侧入口连通,空气回热器的低温侧出口与空气涡轮入口连通,空气涡轮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太阳能集热器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高温蓄热器的入口连接,太阳能集热器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接高温蓄热器的入口,另一路连接空气‑二氧化碳换热器的空气侧入口,高温蓄热器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接空气‑二氧化碳换热器的空气侧入口,另一路与空气‑二氧化碳换热器的空气侧出口汇合后连接空气换热器的高温侧入口,空气换热器的高温侧出口与外界空气相连通。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费用和材料消耗,发电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68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356872.6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多级压缩热泵的超临界CO2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其中主压缩机的出口依次与低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锅炉和透平相连通,预冷器的出口与主压缩机进口相连通;副压缩机的进口低温回热器热侧出口相连通,副压缩机的出口与低温回热器冷侧出口相连通;供热系统中的多级压缩热泵组件之间逐级串联连接,多级压缩热泵组件的热端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相连通,多级压缩热泵组件的冷端与冷凝器相连通。本发明采用多级压缩热泵回收冷端余热,从而大幅减小传热不可逆损失,实现能量分质梯级利用,大幅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效率。此外,本发明可以实现热电解耦,大幅提高了系统运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4865.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格尔木华能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塔式太阳能热电站集热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冷罐、熔盐泵、熔盐流量调节阀、集热器、熔盐温度传感器、热罐、集热塔及控制系统。本发明将塔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管屏分为四组,满足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光热电站吸热‑储热‑放热系统温度区间小、传热介质流量大的要求,四组吸热管屏的进出口分别设置不同方向,最大限度吸收来自不同方向反射聚集来的太阳辐射热量,集热器吸热效率较高且能够适应太阳辐射角度的变化,同时,通过调节流经四组吸热管屏的熔盐流量,可以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及太阳辐射角度变化时,满足熔盐吸热温度要求,提高塔式太阳能集热器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灵活性,系统简单,运行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5325.7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格尔木华能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碟式太阳能光热储能系统,包括位于海上平台的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模块和部分位于海底的压缩空气储能模块,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模块包括碟状抛物面反射镜、吸热器、第一换热器、斯特林发动机和第一发电机;压缩空气储能模块包括压气机,储热器、储气罐和第二换热器;将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模块和压缩空气储能模块结合,将太阳能光热剩余热量以高压空气压力能的形式储存,在光照不足或夜晚时,利用压缩空气储能模块发电,实现电能的平稳输出,解决了新能源发电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问题,有效的扩展了太阳能光热发电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177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63607.2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格尔木华能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循环光热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储热系统、CO2发电系统、CO2热泵系统与储冷系统;所述CO2发电系统包括CO2透平、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预冷器、主压缩机与再压缩机,熔盐换热器的CO2侧高温侧出口与CO2透平的入口相连通,CO2透平的出口与高温回热器与低温回热器相连,低温回热器的低压低温侧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再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预冷器、再压缩机、高温回热器与储热系统相连;预冷器还与储冷系统相连。本发明大大降低了设备投资成本,增加了系统经济性。CO2循环光热发电系统可以利用热泵系统储存的冷量将低温端冷却到更低的温度,提高了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329479.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固定式高温固体颗粒换热器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领域。包括高温进口/低温出口集箱、高温出口/低温进口集箱、壳体、层间集箱和若干绝热板;若干绝热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若干级层室;每级层室包括管束上集箱、管束下集箱和若干管束,若干管束的两端分别与管束上集箱和管束下集箱连通,层室内填充有固体颗粒;相邻层室的管束上集箱与管束下集箱通过层间集箱连通;高温进口/低温出口集箱与最上级层室的管束上端连通,高温出口/低温进口集箱与最下级层室的管束下端连通。本发明能够提高换热器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换热器的系统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