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858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05370.0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到达时间差的差分X射线脉冲星导航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减少脉冲星星历误差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初始化参数;(2)计算两个观测时间内脉冲星观测脉冲轮廓和标准脉冲轮廓之间的脉冲到达时间差;(3)建立两个观测时间内的观测方程;(4)建立基于脉冲到达时间差的差分X射线脉冲星导航观测方程;(5)更新航天器的位置和速度。本发明通过相邻观测时间的脉冲到达时间差的差分作为导航观测量,可以有效减少脉冲星星历误差,进而提高导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8174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0733050.9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脉冲星角位置测量地面仿真验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X射线脉冲星角位置测量地面仿真验证系统包括:光束产生与转换装置、波形处理单元一、波形处理单元二、时间标定单元一、时间标定单元二、原子钟、程控计算机、真随机数产生单元。本发明采用恒定光源以及随机筛选的方式模拟X射线脉冲星信号,系统结构简单,避免了因为调制光源而带来的时域上的波形失真,支持具有多物理特性的X射线脉冲星信号仿真,信号的可信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71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48547.6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17/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系外行星探测的光学合成孔径成像试验系统,包括:恒星-行星光源模拟器输出具有一定角度差异、亮度不同的两束平行光;可控孔径阵列包括多个单独控制的子孔径;聚焦成像模块汇聚可控孔径阵列输出的光信号,并发送至显微成像模块;显微成像模块产生并放大干涉条纹信号,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记录干涉条纹,并控制可控孔径阵列执行下一次子孔径组合的通与断,以模拟基线变化,当基线变化足够进行成像的UV覆盖后,根据记录的干涉条纹进行成像解算。本发明利用可控孔径阵列引入等效的子孔径空间运动,有效降低了系统模拟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避免了多镜系统中因面型差异引入的额外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69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698119.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后验估计的X射线脉冲星信号时延估计方法,实现步骤为:(1)初始化参数;(2)对X射线脉冲星光子到达航天器的时间序列进行校正;(3)获取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δr对应的预测相位延迟的均值和方差(4)求解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5)获取X射线脉冲星信号的时延估计值本发明通过校正后的时间序列、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对应的预测相位延迟的均值和方差对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进行求解,并通过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和X射线脉冲星的自转频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仅考虑光子到达时间序列未考虑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对估计精度的影响,在相同观测时间下提高了时延估计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98119.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后验估计的X射线脉冲星信号时延估计方法,实现步骤为:(1)初始化参数;(2)对X射线脉冲星光子到达航天器的时间序列进行校正;(3)获取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δr对应的预测相位延迟的均值和方差(4)求解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5)获取X射线脉冲星信号的时延估计值本发明通过校正后的时间序列、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对应的预测相位延迟的均值和方差对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进行求解,并通过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和X射线脉冲星的自转频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仅考虑光子到达时间序列未考虑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对估计精度的影响,在相同观测时间下提高了时延估计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48267.5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17/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线伸缩与旋转的合成孔径光学成像试验系统,包括:目标光源;子孔径,为多组主动式光学反射镜,各子孔径采用分立式结构,每个子孔径设于对应的滑轨上并能够沿滑轨滑动,滑轨沿高精密转台的径向设置;光路折转模块,光程探测模块,倾斜探测模块,第一变阵控制模块,第二变阵控制模块,聚焦透镜和合光成像模块。本发明实现基线旋转和伸缩,依靠子孔径的主动光学系统,通过倾斜探测和光程探测的双闭环回路校正,实时补偿指向偏差和光程偏差,保证光路折转模块发出的光经过聚焦透镜后,实现等相位干涉,为光干涉合成孔径成像理论和光路设计提供验证平台,提高成像系统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4427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501797.7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轨X射线脉冲星计时模型构建方法。所述在轨X射线脉冲星计时模型构建方法通过X射线脉冲星光子到达时间预处理、高精度的脉冲星自转频率计算、计时模型的初值区间估计、观测脉冲轮廓重构、高精度的脉冲到达时间估计和鲁棒的计时模型估计几种计算方法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X射线信号强度弱、观测平台动态强所引入的数据问题,可提供X射线脉冲星导航所需的高精度脉冲星位置和时间等星历信息,实现精准导航。本发明适用于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轨道卫星或星座的自主运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98692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911388880.3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脉冲星短时观测高信噪比轮廓获取方法,主要解决现有脉冲星轮廓获取中需要长时间观测脉冲星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选用(211,∞)个bin块对光子到达时间序列或者相位进行折叠,获取时域波形;2)对时域波形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频谱,通过确定合适的频域截断点截取频谱的低频段频谱,在频域实现信号与噪声的分离;3)对截取的频谱中的零次频率分量频谱及其他频率分量的单边频谱分别作傅里叶逆变换,得到直流分量和时域复信号;取时域复信号实部的两倍并加上直流分量,即可获得高信噪比时域观测轮廓。本发明能通过短时观测脉冲星获取高信噪比脉冲轮廓,提高了脉冲星导航效率,可用于对天文数据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68018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10479133.X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源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验证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系统结构复杂和模拟脉冲星信号周期精度低以及模拟方式单一的问题,其包括轮廓数据生成单元(1)、多路电压信号输出单元(2),光子产生单元(3)和电子学读出单元(4),导航验证单元(5),轮廓数据生成单元接收到导航验证单元的控制命令,并从导航验证单元读取数据,产生轮廓数据传输至多路电压信号输出单元,输出多路电压信号驱动光子产生单元,输出多路电脉冲信号至电子学读出单元,对脉冲到达时间标定,并将时间序列传输至导航验证单元。本发明结构简单,信号周期稳定性高,可用于对多种导航算法的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09891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57563.8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和增长基线的扫描式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构型优化方法,解决了现有光学合成孔成像构型方法不能满足对超远距离系外行星观测分辨率需求。实现方案是:用初始阵列调制传递函数MTF及复原图像相关系数,选择初始阵列;设计构型每圈的阵列旋转圆轨道半径;得出构型的扫描点位置规律;用MTF及复原图像相关系数,设计匀转角初始构型并对其参数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波浪形匀转角构型。本发明采用中心对称原理设计构型的扫描点位置规律,使相位和相位变化方向参数化,搜索分界圆位置得到优化后的波浪形匀转角构型。本发明达到超远距离系外行星观测分辨率需求、灵活性高、系统复杂度低且不受大气影响,提高了成像分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