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84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852501.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IPC: E21F17/16 , E21F17/103 , E21C41/18 , H02J15/00 , F17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空间自主延展密封的煤矿生产协同CO2压缩蓄能系统,属于矿业工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实施煤矿生产协同CO2压缩蓄能系统1‑0阶段;S2、实施前期废弃巷道改造,布设空间自主延展密封装置;S3、实施煤矿生产协同CO2压缩蓄能系统1‑1阶段;S4、实施后期废弃巷道改造;S5、实施煤矿生产协同CO2压缩蓄能系统0‑2阶段。本发明基于空间自主延展密封的煤矿生产协同CO2压缩蓄能系统,通过非传统煤炭后退式开采系统与CO2压缩蓄能系统并行工作,配合空间自主延展密封装置,可实现煤炭生产与CO2压缩蓄能的协同性运行,进而达到煤炭开采、CO2压缩蓄能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独立性,提高煤矿废弃巷道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8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494641.2
申请日:2023-11-10
IPC: G06T7/00 , G06T7/593 , G06T7/62 , G06T1/00 ,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766 , G06V10/80 , G06V10/82 , E21F15/06 ,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井下抛矸固体充填充实率动态测量方法,属于井下抛矸充填中充实率参数计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图像分割模型检测出单个矸石左右图像,计算单个矸石的面积;采用双目立体视觉获取中矸石区域的深度信息,求取单个矸石的预测体积;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修正单个矸石预测体积,计算单个矸石的质量,并确定采样区域矸石总质量;动态测量矸石充入采空区时的充实率,直到满足最小充实率的要求,夯实机停止对充填材料进行夯实。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井下抛矸固体充填充实率动态测量方法,控制充填矸石质量不低于最小充实率的矸石需求量,可实现对矸石资源的合理分配,对固体充填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1370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092455.X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矸分离设备的多参量智能煤矸监测反馈方法和系统,用于提高煤矸分选设备的分选效果。反馈方法包括:通过安装在煤矸分选装置下的双目高清摄像机,采集分别下落到运煤传送带和运矸传送带过程中的煤和矸石图像,搭建可见光图像分割模型,确定煤中含矸率和矸中含煤率是否达标;通过红外摄像仪和声信号采集装置监测煤和矸石掉落在传送带上的温度、声波数据,确定煤中含矸率和矸中含煤率是否达标。煤中含矸率和矸中含煤率若不达标则自适应调节煤矸分离设备参数。反馈系统配套应用于煤矸分离设备的多参量智能煤矸监测反馈方法。本发明通过双重监测、反馈对固体充填开采下的分选设备参数进行智能调节,对固体充填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747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78329.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级筛分与斜面分离式煤矸分选系统及方法,属于井下煤矸智能分选领域。该系统包括煤矸石粒径多级筛分子系统、斜面式煤矸分选子系统和高精度煤矸识别分选子系统。首先煤矸石粒径多级筛分子系统根据煤和矸石的粒径进行多级筛分,筛分后输送至斜面式煤矸分选子系统;其次斜面式煤矸分选子系统利用不同粒径煤和矸石在斜面式皮带输送机上的物理特性差异,通过控制斜面式皮带输送机的关键参数,实现煤和矸石的初步分选;最后高精度煤矸识别分选子系统采用Relief‑MRMR‑SVM模型对煤和矸石进行精确识别,并控制机械臂进行分拣,实现深度优化分选。本发明通过3个紧密配合的子系统及方法,实现了煤和矸石的精确分选。
-
公开(公告)号:CN116137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310092455.X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矸分离设备的多参量智能煤矸监测反馈方法和系统,用于提高煤矸分选设备的分选效果。反馈方法包括:通过安装在煤矸分选装置下的双目高清摄像机,采集分别下落到运煤传送带和运矸传送带过程中的煤和矸石图像,搭建可见光图像分割模型,确定煤中含矸率和矸中含煤率是否达标;通过红外摄像仪和声信号采集装置监测煤和矸石掉落在传送带上的温度、声波数据,确定煤中含矸率和矸中含煤率是否达标。煤中含矸率和矸中含煤率若不达标则自适应调节煤矸分离设备参数。反馈系统配套应用于煤矸分离设备的多参量智能煤矸监测反馈方法。本发明通过双重监测、反馈对固体充填开采下的分选设备参数进行智能调节,对固体充填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94641.2
申请日:2023-11-10
IPC: G06T7/00 , G06T7/593 , G06T7/62 , G06T1/00 ,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766 , G06V10/80 , G06V10/82 , E21F15/06 ,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井下抛矸固体充填充实率动态测量方法,属于井下抛矸充填中充实率参数计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图像分割模型检测出单个矸石左右图像,计算单个矸石的面积;采用双目立体视觉获取中矸石区域的深度信息,求取单个矸石的预测体积;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修正单个矸石预测体积,计算单个矸石的质量,并确定采样区域矸石总质量;动态测量矸石充入采空区时的充实率,直到满足最小充实率的要求,夯实机停止对充填材料进行夯实。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井下抛矸固体充填充实率动态测量方法,控制充填矸石质量不低于最小充实率的矸石需求量,可实现对矸石资源的合理分配,对固体充填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15098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095027.2
申请日:2023-02-09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E21F15/0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资源水量‑水质综合保护下充实率及粒径级配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矿区固体充填开采工作面采高M,上覆岩层载荷σ,矸石破碎后最大粒径D,上隔离保护层厚度h1和下隔离保护层厚度h2;测试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渗透系数、孔隙率以及不同充实率下重金属离子浸出浓度;得到不同充实率下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以及重金属离子扩散距离;确定基于矿区水资源“水量”保护下充实率θ1的阈值与基于矿区水资源“水质”保护下充实率θ2的阈值;建立最优充实率判别式,确定最优充实率θ优;并计算获取不同矸石粒径级配,确定最优矸石粒径级配c。本发明方法实现了矿区水资源“水量”保护与“水质”保护的有效兼顾。
-
公开(公告)号:CN116150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95027.2
申请日:2023-02-09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E21F15/0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资源水量‑水质综合保护下充实率及粒径级配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矿区固体充填开采工作面采高M,上覆岩层载荷σ,矸石破碎后最大粒径D,上隔离保护层厚度h1和下隔离保护层厚度h2;测试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渗透系数、孔隙率以及不同充实率下重金属离子浸出浓度;得到不同充实率下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以及重金属离子扩散距离;确定基于矿区水资源“水量”保护下充实率θ1的阈值与基于矿区水资源“水质”保护下充实率θ2的阈值;建立最优充实率判别式,确定最优充实率θ优;并计算获取不同矸石粒径级配,确定最优矸石粒径级配c。本发明方法实现了矿区水资源“水量”保护与“水质”保护的有效兼顾。
-
公开(公告)号:CN118728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52501.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IPC: E21F17/16 , E21F17/103 , E21C41/18 , H02J15/00 , F17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空间自主延展密封的煤矿生产协同CO2压缩蓄能系统,属于矿业工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实施煤矿生产协同CO2压缩蓄能系统1‑0阶段;S2、实施前期废弃巷道改造,布设空间自主延展密封装置;S3、实施煤矿生产协同CO2压缩蓄能系统1‑1阶段;S4、实施后期废弃巷道改造;S5、实施煤矿生产协同CO2压缩蓄能系统0‑2阶段。本发明基于空间自主延展密封的煤矿生产协同CO2压缩蓄能系统,通过非传统煤炭后退式开采系统与CO2压缩蓄能系统并行工作,配合空间自主延展密封装置,可实现煤炭生产与CO2压缩蓄能的协同性运行,进而达到煤炭开采、CO2压缩蓄能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独立性,提高煤矿废弃巷道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289529U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20241734.3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填材料固碳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电热式恒温密闭实验箱、箱门、操作平台、重量传感器、圆形托盘、抽真空设备、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湿控设备、温湿度检测仪、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气体成分分析仪、数字型质量流量控制器,重量传感器、温湿度检测仪、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分别连接到主控电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测试不同组合充填材料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固碳性能,检测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并分析其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记录反应过程中材料的表面变化和质量变化,为绿色充填材料的选取提供了依据,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