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11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00210.5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直送出系统受端虚拟同步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直流电压控制器输出有功功率参考值给有功‑频率控制器,有功‑频率控制器输出虚拟相角分别给电流环指令计算模块和电流环控制器,电流环指令计算模块还根据无功‑电压控制器输出的虚拟内电势幅值输出电流环控制指令给电流环控制器,由电流环控制器输出柔直换流站各桥臂的参考电压。本发明的无功‑电压控制器通过在换流站交流电压幅值指令中引入无功功率、交流电压实际值与指令值的偏差量,实时调整交流电压幅值指令,以实现无功功率的控制和交流电压的支撑,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144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044254.9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桥臂电流应力降低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采集同一时刻换流阀三相桥臂的每一相的上桥臂电流、下桥臂电流;计算换流阀三相桥臂的桥臂盈余电流,通过该桥臂盈余电流体现换流阀三相不平衡程度,如果桥臂盈余电流大于预设的盈余电流保护定值,则执行桥臂过流保护动作,如果桥臂盈余电流不大于预设的盈余电流保护定值,则由常规过电流保护执行桥臂过流保护动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流阀桥臂电流应力抑制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08672.8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能耗能一体的功率设备,属于高压直流输电领域,该储能耗能一体的功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包括有用于导通状态下消耗能量的耗能支路和用于导通状态下储能的储能支路,耗能支路和储能支路并联,还包括有与耗能支路和储能支路并联的功率单元支路。通过耗能支路与储能支路并联后再并联到功率单元支路上,实现耗能支路与储能支路共用一个功率单元,解决了储能耗能一体设备分别配置功率单元造成的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5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47765.6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制氢电源系统及其启动方法。具体包括:由并联整流电路与串联降压电路的交流侧并联且直流侧串联的形式组成,通过调节串联降压电路中的直流斩波电路的脉冲宽度来调节串联降压电路的直流电压,进而使电解槽两端的电压改变,有效降低制氢电源直流电压幅值,具有效率高、直流电压低、功率因数高等优点;并联整流电路先启动,通过软启电阻和软启开关实现对直流电容的预充电;串联降压电路后启动,通过软启电阻和软启开关实现对直流电容的预充电,通过调节直流斩波电路的占空比由零逐渐增大实现直流斩波电路的软启动,本发明的启动方法具有实现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启动过程平滑无冲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2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08231.X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智能限幅控制方法,属于有源电力滤波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计算出的基波调制度限幅值和谐波调制度限幅值分别对基波控制生成的基波调制波和谐波控制生成的谐波调制波进行限幅,再将限幅后的基波调制波与谐波调制波相结合以得到总调制波并利用总调制波调制度限幅值对其进行限幅,以实现限幅后的调制波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使得在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基波出力小时,提高装置谐波出力能力,同时在装置其他次谐波不出力时,提高装置特定次谐波出力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88131.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3/335 , H02M7/487 , H02M7/5387 , H0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属于直流配电控制技术领域。该变换器由高压侧ANPC型三电平半桥电路、传输电感、隔离变压器和低压侧全桥电路构成,高压侧ANPC型三电平半桥电路和低压侧全桥电路通过传输电感器和变压器连接。其变换器通过控制三电平交流电压零电平占空比以及两个交流电压中心线的移相角移相比,实现电压等级变换和功率流动,用以解决小功率工况下无法实现软开关的问题,同时解决两电平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经济性差的问题。其控制方法主要由两个比例积分控制器环节,一个分界点计算环节和一个控制逻辑环节组成。各环节根据输入量和输出量对应关系相互连接,通过一系列数学计算与逻辑判断最终获得变换器实际控制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82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88316.0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M3/335 , H02M1/14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案包括第一变压器单元和第二变压器单元,两个变压器单元的结构相同,都包括单相逆变电路、隔离变压器和单相整流电路,单相逆变电路的交流端接隔离变压器的原边,单相整流电路的交流端接隔离变压器的副边,两个单相逆变电路的直流端并联,两个单相整流电路的直流端串联,两个隔离变压器的交流电压相位配置相差90°。本发明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变压器的直流侧存在的二倍频谐波分量导致直流汇集系统不稳定且电能质量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530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910403514.4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汇集系统直流极间短路故障穿越方法、装置与介质,该方法在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直流极间短路非严重故障时,根据故障过渡电阻值以及系统发电功率限制计算直流电压控制指令值,并控制MPPT工作于输出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在检测到直流极间短路故障清除后,对直流升压变流器进行充电,并恢复功率传输。MPPT不停机,其电压控制指令值的大小由故障过渡电阻值以及系统发电功率限制确定,引入故障过渡电阻吸收一定的功率,且吸收的功率在光伏发电功率能力范围内,提高了系统实施穿越的成功率;应用该方法避免了整个系统闭锁停机,降低了功率中断时间,提升了系统可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9744.2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欣和 , 平明丽 , 韩坤 , 王先为 , 李道洋 , 刘路路 , 牛翀 , 杨美娟 , 马焕 , 朱龙臻 , 刘启建 , 行登江 , 何复兴 , 朱兆芳 , 宋晓梅 , 赵菲 , 张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发电经二极管送出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本方案首先在受端启动完成后,通过储能系统对SVG进行定交流电压控制,对SVG进行充电;然后在SVG完成充电后解锁SVG运行,储能系统控制SVG退出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对SVG建立的定交流电压相位进行锁相,并对SVG的子模块电压进行闭环控制;闭合送端汇集系统的交流侧开关和送端换流器交流侧断路器;并在新能源电站开始送出功率后,将储能系统切除。该方案通过储能系统对SVG进行定交流电压控制实现对SVG充电,并在充电完成后对SVG的子模块电压进行闭环控制,使得在新能源电场启动过程中SVG所需的无功功率得到补偿,从而能够确保SVG解锁后系统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1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05444.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联接变配电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联接变配电网零序波动的端间协调抑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故障站处抑制其中一部分零序波动电压,在非故障站处抑制剩余的零序波动电压;通过端间配合抑制能够自然消除故障站处控制延时等因素导致漏消除的零序波动电压部分,避免故障站处零序波动抑制控制的控制延时影响非故障站处的零序波动电压抑制效果;根据故障站和非故障站的不同特性,设置了不同抑制策略,使得故障站或非故障站工况下换流器均可参与零序波动电压协调抑制,所有抑制端配置同一套抑制方法即可达到端间配合的效果;且对于非故障站设置了两种可替换的前馈量计算方式,均能够与故障站的零序电压前馈量计算方式形成较精确的配合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