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64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48317.4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松 , 蔡永翔 , 肖小兵 , 李跃 , 陈怀飞 , 祁汭晗 , 徐玉韬 , 贾磊 , 何肖蒙 , 樊科 , 何明君 , 李旭 , 郝树青 , 张恒荣 , 郑友卓 , 刘安茳 , 王扬 , 苗宇 , 李恺颜 , 叶华洋 , 李新皓 , 李前敏 , 游欣宇 , 何心怡 , 周依然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压器绕组的双重网格剖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并根据工作频率结合第一重网格剖分策略对目标变压器的绕组进行第一剖分操作;结合第二重网格剖分策略对进行第一剖分操作后的目标变压器绕组进行第二剖分操作;获取第二剖分操作后的目标变压器绕组的网格尺寸,根据网格尺寸完成对目标变压器的剖分。通过采用双重网格剖分策略,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变压器绕组仿真模型的精度,同时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通过双重网格剖分策略,能够更精确地模拟变压器绕组中的电磁场分布,从而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合理划分网格尺寸,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622640.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郑友卓 , 王扬 , 徐玉韬 , 杨叶奎 , 宋子宏 , 刘安茳 , 李新皓 , 樊磊 , 刘卓娅 , 郝树青 , 付宇 , 肖小兵 , 苗宇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杜昊 , 杨喻青 , 孙力 , 陈瑶 , 杨富翔 , 范若云 , 李跃 , 吴鹏 , 张恒荣 , 张洋 , 邓松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何肖蒙 , 何心怡 , 丁江桥 , 代吉玉蕾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李巍 , 罗朝逸 , 汤康
IPC: G06F30/20 , G08B31/00 , G01L5/00 , G01B21/22 , G01R31/00 , G01R31/08 ,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冰状态下的导线受力分析及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监测与管理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安装在电力线路的杆塔上的拉力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进行综合数据采集,构建导线受力模型,添加导线受力模型约束,对导线受力模型实时监测获得导线受力状态,生成实时的导线受力信息和预警信息,对导线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进行预警信息处理。本发明所述方法综合分析导线的实时受力状况,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状态,提高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受力模型分析出的注意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具体的预警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了对电力输电线路潜在风险的主动管理,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和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0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23090.3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郑友卓 , 郝树青 , 徐玉韬 , 杨叶奎 , 宋子宏 , 刘安茳 , 李新皓 , 苗宇 , 李跃 , 付宇 , 肖小兵 , 樊磊 , 刘卓娅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杜昊 , 张华桦 , 韩坤 , 李生平 , 王柯淳 , 吴鹏 , 张恒荣 , 张洋 , 邓松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何肖蒙 , 何心怡 , 丁江桥 , 代吉玉蕾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李巍 , 罗朝逸 , 汤康
IPC: H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检修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室外变压器用检修平台,包括固定部件,包括三角架、设置在三角架上的延伸杆、设置在延伸杆上的脚垫、设置在脚垫上的钻杆组件,设置在钻杆组件上的张开组件,以及设置在钻杆组件上的连接组件;以及加固部件,加固部件设置在钻杆组件上,包括设置在钻杆组件上的滑槽组件、设置在滑槽组件上的操控组件,以及设置在操控组件上的加固组件,通过设置钻杆组件、张开组件和连接组件的配合使用,可增加三角架的稳固性,通过设置滑槽组件、操控组件和加固组件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对稳固杆抓地力的大幅提升,从而对三角形绝缘检修平台的稳定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0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23084.8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郑友卓 , 李跃 , 徐玉韬 , 杨叶奎 , 郝树青 , 龙志 , 刘安茳 , 肖小兵 , 付宇 , 李新皓 , 宋子宏 , 苗宇 , 樊磊 , 刘卓娅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吴鹏 , 张恒荣 , 张洋 , 邓松 , 杨喻清 , 方志豪 , 谭淦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何肖蒙 , 何心怡 , 丁江桥 , 代吉玉蕾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李巍 , 罗朝逸 , 汤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户外配电柜地面连接装置,包括安装部件,包括柜体、设置在地面的固定块、设置在固定块上的滑动组件、设置在固定块上的限位组件,以及设置在滑动组件上的解除组件;以及,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设置在柜体底部,包括设置在固定块上的连接组件、设置在柜体底部的对接组件、设置在对接组件上的卡接组件、设置在卡接组件上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驱动组件上的提示组件,通过设置安装部件和紧固部件的配合使用,可使配电柜平稳的安装在平台上,并快速的对柜体进行固定,且便于后期的拆卸挪动,不会因为暴力拆卸而导致柜体无法二次利用,解决了维护和拆卸的难度大,且在拆除过程中容易对配电柜进行损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31823.0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博阳 , 李跃 , 肖小兵 , 肖勇 , 刘安茳 , 金鑫 , 付宇 , 何肖蒙 , 王扬 , 郑友卓 , 张洋 , 蔡永翔 , 熊楠 , 郝树青 , 何心怡 , 苗宇 , 窦陈 , 唐学用 , 宋子宏 , 叶远红 , 花磊 , 王颖舒 , 李磊 , 李昌桃 , 张恒荣 , 李新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网电压控制的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结合了迁移学习与改进纵横交叉优化算法,首先对配电网线路使用Fast‑Newman算法进行分区;然后利用迁移学习构建有功削减与无功补偿的知识矩阵,知识矩阵将原有的调度数据集与新的调度数据间的比较、变换,从而建立联系,实现原有知识迁移至新任务,因此在优化算法中能够加速寻找全局最优,即加快收敛速度;再基于改进纵横交叉算法构建分区调压模型,通过知识矩阵获取初始种群,将初始种群进行纵横交叉处理,最后将分区调压模型应用于实际场景中,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因大规模新能源、储能并网而引起的电力系统复杂化的问题上拥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255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059306.5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小兵 , 蔡永翔 , 李跃 , 付宇 , 何肖蒙 , 李华鹏 , 刘安茳 , 张洋 , 周海 , 袁涛 , 张锐锋 , 吴聪聪 , 郝树青 , 熊楠 , 陈宇 , 郑友卓 , 王扬 , 窦陈 , 唐学用 , 王颖舒 , 龙秋风 , 苗宇 , 何心怡 , 杨忠 , 吴敌 , 黄志清 , 金庆远 , 龙琴 , 吴鹏 , 何洪流 , 张恒荣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黄如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内环并联结构多腔室灭弧装置,包括本体,整体呈圆柱形,其包括壳体、高压电极、绝缘伞裙以及接地电极,所述壳体的顶端连接所述高压电极,且底端设置有所述绝缘伞裙,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绝缘伞裙连接;以及若干个多腔室灭弧单元,包括多层扇形灭弧间隙,所述扇形灭弧间隙包括若干个金属球形电极和设置于其间的半密闭灭弧腔室,相邻层间扇形灭弧间隙通过末端电极和邻层首端电极,以及电极间半密闭灭弧腔室连接,且首层扇形灭弧间隙的首端电极都连接有高压电极,末层扇形灭弧间隙的末端电极都连接有接地电极。本发明可以分流雷电流,泄放雷电能量,避免装置开裂,能有效提升灭弧能力,结构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73290.3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郑友卓 , 宋子宏 , 付宇 , 肖小兵 , 王扬 , 刘安茳 , 李新皓 , 杨叶奎 , 郝树青 , 苗宇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李跃 , 吴鹏 , 张恒荣 , 张洋 , 邓松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何肖蒙 , 何心怡 , 丁江桥 , 代吉玉蕾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李巍 , 罗朝逸 , 汤康
IPC: G06Q10/0631 , H02J3/38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配电系统互联开关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多路器,根据多路器状态矩阵,建立可重构E‑FDSIS模型;引入随机变量模型刻画光照强度的不确定性和负荷的不确定性;构建可重构E‑FDSIS模型的定容模型,并求解,获得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计算可以得知,本发明的目标函数结果最小,因此代表潮流均衡程度最好,相较于现有的方案,能够实现提升设备效果的作用,并且与传统方案相比较,有相同的投资回报率期望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29154.6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郑友卓 , 陈宇 , 杨叶奎 , 郝树青 , 苗宇 , 张恒荣 , 刘安茳 , 王扬 , 宋子宏 , 肖小兵 , 付宇 , 李新皓 , 张锐锋 , 蔡永翔 , 李跃 , 吴鹏 , 张洋 , 邓松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何肖蒙 , 何心怡 , 丁江桥 , 代吉玉蕾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李巍 , 罗朝逸 , 汤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劣化产物的电缆安全隐患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实验室,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类型和长度的电缆,布置在实验室内模拟实际铺设情况,通过传感器收集热劣化产物数据得到实验数据集;对实验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和特征融合构建监测预警模型,并结合实验数据集进行优化验证;通过实验数据集设定监测预警模型的预警阈值,收集历史事故数据输入监测预警模型对预警阈值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将监测预警模型安装于监测系统中,根据优化好的预警阈值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本发明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如时间序列分解、连续小波变换和自注意力机制增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电缆运行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8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47425.9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原吕泽芮 , 张锐锋 , 刘通 , 张恒荣 , 肖小兵 , 吴鹏 , 徐敏 , 王卓月 , 喻磊 , 黄胜 , 何昊晨 , 班诗雪 , 刘胤良 , 李跃 , 陈千懿 , 何肖蒙 , 段舒尹 , 林心昊 , 熊楠 , 李新皓 , 苗宇 , 李前敏 , 宋子宏 , 郝树青 , 刘安茳 , 蔡永翔 , 窦陈 , 王扬 , 郑友卓 , 张洋 , 龙杉 , 何心怡 , 张松 , 樊科 , 何明君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终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配网的源荷储模型,计算源荷储模型接入配网前后的节点电压偏差,建立综合运行成本最小模型,并确定其目标函数,并确定目标函数的配电终端优化约束,在配电终端优化约束下,以配电终端数量和配电终端配置位置作为求解目标,通过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在配网中接入的配电终端的数量,以及各自的配置位置。可见,从分布式新能源、柔性负荷以及储能对电压影响出发,考虑运行经济性和源荷储协同对配电终端进行优化布点,能够根据源荷储时序特性确定配电终端的接入位置,根据经济性确定配电终端的数量,合理部署配电终端,从而抑制电压波动,更好地适应配电网的发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3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48512.4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小兵 , 郑友卓 , 付宇 , 王扬 , 宋子宏 , 刘安茳 , 李新皓 , 郝树青 , 苗宇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李跃 , 吴鹏 , 张恒荣 , 张洋 , 邓松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何肖蒙 , 何心怡 , 丁江桥 , 代吉玉蕾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杨叶奎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李巍 , 罗朝逸 , 汤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储能系统容量退化的微电网双层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储能系统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的退化成本进行建模;对微电网内的可再生能源及负荷进行功率预测,并将功率预测的结果输入储能电池容量退化模型进行电力经济调度;利用电力经济调度后的数据对超级电容器容量退化模型进行功率波动优化,实现微电网的双层能量管理;本发明的上层能量管理以微电网总运行成本最小为调度目标,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效益,最优化微电网运行成本,下层能量管理以储能系统预测的不确定性和功率波动最小为调度目标,实现对微电网中能量的分配和利用最佳化,从而提高微电网的可靠性,降低微电网运行成本,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电力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