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4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02720.8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6/35 , G06F40/28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力调度新设备启动操作票自动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01、获取新设备启动方案文件;S02、对新设备启动方案文件进行数据清洗;S03、对新设备启动方案内容进行提取和数据筛选;S04、进行文本分类;S05、对文本分类的分词结果进行储存;S06、通过语义解析对入库的检修内容分词结构进行标注解析,得到与形成启动新设备操作票关联的结构化对象;当解析失败时,返回步骤S02进行算法调整;S07、将解析结果按照操作票系统接口格式与操作票系统成票模块交互;S08、操作票系统调用成票模块生成对应的操作票。以解决现有技术模式效率低,安全风险难以管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4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48317.4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松 , 蔡永翔 , 肖小兵 , 李跃 , 陈怀飞 , 祁汭晗 , 徐玉韬 , 贾磊 , 何肖蒙 , 樊科 , 何明君 , 李旭 , 郝树青 , 张恒荣 , 郑友卓 , 刘安茳 , 王扬 , 苗宇 , 李恺颜 , 叶华洋 , 李新皓 , 李前敏 , 游欣宇 , 何心怡 , 周依然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压器绕组的双重网格剖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并根据工作频率结合第一重网格剖分策略对目标变压器的绕组进行第一剖分操作;结合第二重网格剖分策略对进行第一剖分操作后的目标变压器绕组进行第二剖分操作;获取第二剖分操作后的目标变压器绕组的网格尺寸,根据网格尺寸完成对目标变压器的剖分。通过采用双重网格剖分策略,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变压器绕组仿真模型的精度,同时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通过双重网格剖分策略,能够更精确地模拟变压器绕组中的电磁场分布,从而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合理划分网格尺寸,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0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29636.0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松 , 祁汭晗 , 蔡永翔 , 肖小兵 , 李跃 , 陈怀飞 , 徐玉韬 , 何肖蒙 , 贾磊 , 樊科 , 何明君 , 李旭 , 郝树青 , 张恒荣 , 郑友卓 , 刘安茳 , 王扬 , 苗宇 , 李恺颜 , 叶华洋 , 李新皓 , 李前敏 , 何心怡 , 周依然
IPC: G06F30/3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函数PEEC方法的变压器空心绕组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目标变压器绕组进行离散化处理,将目标变压器绕组分为若干个体积单元以及面积单元;根据若干个体积单元以及面积单元的几何参数,计算所有网格间部分电感矩阵、电位系数矩阵以及电阻矩阵;根据目标变压器绕组几何特性,采用不同改进近似方法计算部分电感矩阵、电位系数矩阵的具体数值;根据计算出具体数值的部分电感矩阵、电位系数矩阵,以及电阻矩阵,建立目标变压器绕组等效电路模型。不仅提高了模型的精确度和计算效率,还简化了模型建立过程,提升了变压器性能预测能力,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49086.6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松 , 蔡永翔 , 肖小兵 , 李跃 , 祁汭晗 , 陈怀飞 , 徐玉韬 , 何肖蒙 , 贾磊 , 樊科 , 何明君 , 李旭 , 郝树青 , 张恒荣 , 郑友卓 , 刘安茳 , 王扬 , 杜亚平 , 苗宇 , 李新皓 , 李前敏 , 李恺颜 , 叶华洋 , 何心怡 , 周依然 , 罗剑
IPC: G16C20/10 , G16C20/70 , G06F30/27 , G06F30/25 , G06F111/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自适应蒙特卡洛宏粒子模拟方法及系统,涉及粒子模拟技术领域,包括初始化参数,若当前步数非最大步数,则保存节点数据,平衡粒子载入,计算电荷密度和电池密度;采用宏粒子代表一组真实粒子,并行更新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计算新的电荷分布;设定自适应网格配置,根据电场强度和电荷分布的局部密度动态调整网格密度;基于更新后的粒子位置和速度,评估处理碰撞事件,保存碰撞数据,再次计算表面电荷密度数据,且当前步数加1,循环执行当达到最大步数,完成模拟。本发明通过改进的碰撞模型提高了模拟结果的准确度,更好地预测不同条件下的电气放电行为,为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4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826904.3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苏华英 , 张俨 , 王榆楗 , 王融融 , 赵维兴 , 黄晓旭 , 贺先强 , 唐建兴 , 顾业锐 , 周贤 , 王国松 , 王寅 , 李恺颜 , 田年杰 , 陈锐 , 赵倩 , 陶用伟 , 冯金玲
IPC: H02J3/00 , H02J3/38 , H02J3/4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7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Bi‑LSTM‑QR的新能源灵活性需求量化方法及系统。长序列新能源预测出力及对应的真实出力资料收集、置信度设定及上下界分位数损失函数确定、Bi‑LSTM模型训练、预测输出及波动区间量化的准确性评价、灵活性需求计算。本发明基于数据驱动的思想从区间概率预测的角度出发利用神经网络工具量化新能源的灵活性需求。基于电网已有预测系统收集海量长系列数据,将分位数损失函数嵌入神经网络Bi‑LSTM进行训练,拟合预测值与实际出的分位点映射关系。将预测值输入训练好的该模型能得到实际出力的分位数,基于中心区间预测方法将模型输出转换为置信度下的实际出力波动区间最后基于该区间计算各时刻的上下灵活性需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