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1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12168.5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数据拓扑分析系统,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包括:电网系统模块,包括电网CIM模型数据模块和电网实时SCADA数据模块;电网CIM模型数据模块,描述整个电网的各电气元件的静态连接关系以及各电气元器件的参数属性;电网实时SCADA数据模块,用于记录实时的电网运行参数;数据一致性处理模块、拓扑分析模块和系统界面模块。本发明可先解析电网的CIM模型数据,解析后的CIM模型数据,统一各电气元器件的ID,对某一时刻进行拓扑分析时,取出解析好的CIM模型数据与该时刻的SCADA数据,进行拓扑分析,在进行拓扑分析不仅能够对数据进行相应分析,还可对拓扑关系不正确的数据进行修正,针对拓扑分析的结果,实现数据的共享,方便系统的维护、集成与升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73842.6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潮流的主配拓扑贯通供电路径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通过采集实时潮流数据,获取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然后利用动态拓扑分析方法,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连接关系,构建电力系统的动态拓扑图;通过拓扑图确定并展示电力供应的路径和流向,从而帮助电力系统准确地确定电力供应的来源和去向;提高供电可靠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应急响应能力、辅助决策和规划、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等。这些技术效果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81058.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钱俊凤 , 纪元 , 杨濡蔓 , 袁捷 , 白雪 , 陈卿 , 戴建丽 , 陈彬 , 吴方权 , 刘可 , 马艳洁 , 周玲 , 杨箴 , 陆岫昶 , 王猛 , 易也 , 陈运晶 , 张峻
IPC: G06Q10/063 , H02J3/00 , G06Q50/06 , G06Q30/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网单线图拓扑分析的三遥开关自助选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电网全时空信息模型与拓扑实时分析重构,帮助用户判断三遥祝开关的分布是否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则基于实时拓扑分析自动生成三遥开关布点方案;解决了由于缺乏电网全时空信息模型与拓扑实时分析手段,导致需要作业人员难以完全获取信息,导致分析不全面、分析不到位以及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894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71353.9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信息系统灾备状态监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外壳内壁开设有监测口,所述监测口上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对称滑动连接在监测口内壁的两个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均为贯穿外壳侧壁设置,所述外壳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活动端分别与两个防护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壁共同滑动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的滑槽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均与挡板下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中当摄像头受到沙石等撞击时,防护板会自动闭合,将监测口遮挡住,从而避免摄像头被沙石撞击损坏,有效的为摄像头提供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73145.X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CN)
IPC: G01R31/00 , G01R21/00 , G01R1/0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线损分析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线损分析仪本体、供电电源和通信单元,所述箱体的上端贯穿安装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内贯穿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与线损分析仪本体相连接,所述箱体与穿线管相对的侧壁安装有开关门和多个散热机构,所述箱体的外壁安装有四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下贯穿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机构与安装板相连接。本发明不仅可以对线损分析仪本体进行防碰撞保护,同时,也方便对防护框进行拆卸更换,操作简单便捷,也方便将箱体安装在外部的连接线或者支架上,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工作,且可以对安装后的箱体进行多角度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189677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0705160.1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量检测仪器的电压卡钳,包括夹持单元、调节单元和连接单元,其中,夹持单元,包括限位组件和位于限位组件内部的夹持组件;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块和位于第一连接块上方的压板,第一连接块和压板通过调节组件活动连接,调节单元与夹持单元固定连接;以及,连接单元,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本发明设置有夹持单元、调节单元和连接单元,通过夹持单元和调节单元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电压卡钳在现场检定测试电压端子时,能稳定的与端子固定连接,从而避免在测量时电压卡钳掉落的情况,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15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65267.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50/26 , G06Q50/02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F18/23 , G06F18/2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超产违规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安全生产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煤矿企业的电力监测数据以及生产监测数据;对电力监测数据以及生产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基于分析结果判断煤矿的超能力生产行为;将判断结果进行反馈并可视化展示。本发明通过对煤矿企业电力消耗情况以及其他生产信息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智能判断出目标煤矿企业是否存在超能力生产行为,并及时反馈至涉及安全生产的部门,降低违规生产造成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0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66257.9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电力数据质量监测及可视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收集各个目标企业上传的第一生产电力数据;对第一生产电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作为第二生产电力数据;根据目标分析过程获取数据质量动态监测分析模型;基于数据质量动态监测分析模型,对第二生产电力数据进行质量监测,并获取数据质量监测结果;将数据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本发明预处理第一生产电力数据获取第二生产电力数据;基于数据质量动态监测分析模型质量监测第二生产电力数据获取数据质量监测结果并可视化,自动上传、监测生产电力数据,提高了后续数据分析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44465.4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2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智能电力调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获取供能区域的功率需求、发电设备信息与储能电池组信息;设备监测模块,对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功率分析模块,对储能电池组的工作模式进行判断;状态分析模块,对储能电池组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等级划分模块,对风力发电站的供能等级与储能等级进行划分;电力调度模块,对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对储能电池组的储能功率与供能功率进行调度;优化模块,根据获取的各储能电池组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与储能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对储能电池组工作状态的判断过程进行优化。本发明提高了电力调度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81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78563.0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大数据质量用的监控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背面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多种传感器,所述机体侧壁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安装腔内水平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通风口内并固定套接有旋转叶片;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气囊和两根分别设在两个气囊内的第一弹簧杆,所述气囊表面分别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与安装腔和机体外相连通;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提供给两个气囊进行往复式伸缩的驱动力。本发明旋转叶片在转动的过程中,此时两个气囊会将位于安装腔内的热气进行收集并排出机体外,如此往复,以达到散热的效果,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