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固化保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99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95878.0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极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固化保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传输机,工作台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压板、安放机构以及抬升机构,传输机与工作台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转移极板的输送机构,传输机上设置有保压机构以及加热板。该技术方案通过抬升机构会将两个极板与安放机构分离,同时保压机构会与下压板进行配合,便于输送机构将两个极板转移至传输机上进行输送,并且保压机构在转移以及输送的过程中保证了两个极板之间的压力,加热板上用于增加隧道内部的温度,从而加快胶水的固化过程,隧道则是为了防止温度快速扩散,降低能量损耗。

    一种双极板放置结构及放置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148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47116.0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料电池部件储藏技术领域的一种双极板放置结构及放置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极板存放占地空间超大、存取不变等问题。其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内部原理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抵触放置单元,所述U型架靠近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端部夹持单元,所述抵触放置单元和端部夹持单元用于将双极板沿竖直方向进行夹持定位,所述端部夹持单元为可活动单元,用于在端部夹持单元放开夹持时使双极板可以从U型架的开口侧进行脱离;本发明用于在取用双极板时可以从相应存储结构的侧面进行相应的动作,可以有效节约双极板的存储空间进而节省成本,此外也不易产生碰撞损伤,有利于工人的操作。

    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冲压模具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866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03901.9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导向机构,上模组件上设有冲子组件,冲子组件包括沿加工流程顺次设置的司筒顶针、冲裁凸模、流道成型凸模板和断料凸模;下模组件上设有可拆卸组件,可拆卸组件包括设有与司筒顶针相对应设置的冲孔垫板、与冲裁凸模相对应设置的第一冲裁垫板,与流道成型凸模相对应设置的凹模板,以及与断料凸模相对应设置的第三冲裁垫板;双极板胚料可以不间断持续送料,可实现大批量生产,而且多工序冲压,避免了冲压成型中材料内应力集中,工件开裂等隐患,生产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检漏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83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0879260.X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检漏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工作台、上模以及下模,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与上模以及下模连接的安放检测组件、缓冲机构,安放检测组件包括底座、安放架以及抬升机构。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安放检测组件,之后由于机械臂转移双极板的需要消耗的时间为S1以及安放检测组件与安放检测组件之间调控所需的时长S2,通过S1与S2用于工作的时间来消化安放检测组件的检漏时长,以保证工作台上在任意时刻至少有一个安放检测组件未处于检漏过程,从而使传输机以及机械臂可以无需等待检漏,一直保持转移双极板的构成,从而加强双极板的检漏效率。

    一种燃料电池用双极板冲压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676520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64818.X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极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双极板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凸模和凹模:所述凸模和凹模上设置还设置有用于对双极板加工的槽口,凸模和凹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封堵槽口的推板以及顶板,推板以及顶板均与直线驱动器连接,推板与凸模之间设置有锁死机构,顶板与凹模之间设置有解锁组件。该技术方案通过使推板处于被锁死机构限制移动的状态,导致凸模会与推板一并进行移动完成对双极板的初步加工。之后通过移动顶板,导致顶板与凹模进行分离,使解锁组件与锁死机构接触并解除对推板的限制,推板会在直线驱动器的作用下继续向下移动,从而与槽口配合完成对双极板的二次成型过程。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检漏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83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79260.X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检漏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工作台、上模以及下模,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与上模以及下模连接的安放检测组件、缓冲机构,安放检测组件包括底座、安放架以及抬升机构。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安放检测组件,之后由于机械臂转移双极板的需要消耗的时间为S1以及安放检测组件与安放检测组件之间调控所需的时长S2,通过S1与S2用于工作的时间来消化安放检测组件的检漏时长,以保证工作台上在任意时刻至少有一个安放检测组件未处于检漏过程,从而使传输机以及机械臂可以无需等待检漏,一直保持转移双极板的构成,从而加强双极板的检漏效率。

    一种双极板装夹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737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936397.4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板装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转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座以转盘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在转动座的上方,所述安装座处还设置有用于对双极板进行下压固定的下压板组件。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对双极板进行铣面加工时,装夹或翻面浪费加工时间,降低效率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发明具有多工位装夹的特点,通过切换工位,使得在进行双极板翻面和装夹时,可以将其他工位的双极板移动至机床的主轴处进行加工,从而减少因为双极板装夹和翻面操作的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一种氢燃料电池装叠装置及叠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83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5243.8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装叠装置及叠装方法,包括机架、第一直线驱动器、上端板、双极板、膜电极以及下端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安放夹持组件、连接板以及调节组件。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调节安放夹持组件的高度,防止电堆过高影响到工人进行操作,之后工人通过电机操控螺纹杆进行转动,使传动块在螺纹杆上移动,使传动杆的一端跟随传动块进行移动,使传动块的另一端推动安放夹持组件远离连接板,使用于安装电堆的安放夹持组件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使安放夹持组件凸出在机架外侧,从而防止机架顶端的第一直线驱动器影响机械臂安放物料。

    双极板焊接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716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07429.8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极板焊接装置,包括运动模组上设有用于对双极板进行焊接的焊接机构;冷却组件包括模板、水冷系统和供气系统,模板通过吸盘可拆卸设在工作台上,水冷系统包括设于模板内的供液通道,供气系统包括设于模板内的供气管道、沿模板上表面中心向下凹陷形成的冷却腔,以及沿冷却腔底部开设多个与供气管道连通的气体通道;使双极板与冷却腔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双极板焊接过程中,通过水冷系统和供气系统的配合设置,通过供液通道将输入过程中的保护气体冷却,冷却的保护气体经气体通道输入至冷却腔与双极板均匀接触,对双极板的焊接区域进行气体保护的同时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从而能减小双极板的焊接变形量。

    一种氢能源燃料电池PEN薄膜冲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87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61033.X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源燃料电池PEN薄膜冲切装置,包括包括机架,用于输入待贴膜燃料电池的上料输送机和用于输出贴膜燃料电池的下料输送机,PEN薄膜冲切装置包括:加工区域;二维数控工作台设有两组,其中一组二维数控工作台上设有机械手,其中一个机械手用于将上料输送机上的待贴膜燃料电池运输至加工区域上;覆膜机包括放料辊、用于放料辊上的PEN薄膜牵引输出的导向辊组、用于将输出后的PEN薄膜分切的分切装置、用于配合第一平移机构将分切后的PEN薄膜粘贴至待贴膜燃料电池上的压滚机构;通过上料输送机、第一平移机构、两组二维数控工作台、机械手、覆膜机、冲压组件、吸附组件和下料输送机的配合使用,来实现全自动的冲切薄膜过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