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车云协同控制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40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505121.6

    申请日:2022-05-10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云协同控制装置和方法,它包括电动汽车管理系统、云端平台和充电机系统,通过云端平台获取同批次N辆电动汽车在一个运营周期内的充电历史数据和能耗历史数据;根据充电历史数据和能耗历史数据计算第一预估充电时间Ta、第二预估充电时间Tb和模拟续驶里程S1;计算第一平均准确率a、第二平均准确率b和第三平均准确率c;通过加权计算得到预估充电时间T和预估续驶里程S。本发明基于云端管理平台和大数据,依据车辆实际运营情况,采用在线计算和离线计算相结合方式,实现车云协同智能化管理,精确估算车辆充电剩余时间和剩余里程,消除司机里程担忧,保障车辆安全可靠运营。

    一种定向长钻孔钻护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8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313223.8

    申请日:2022-03-28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定向长钻孔钻护一体化方法。该方法区别于传统筛管,柔性护孔支架的展开程度由支架弹性收缩力、注入水压以及外部护孔应力决定,三力达到平衡时支架动态平衡,此时柔性支架的展开程度随钻孔形状的改变而改变,自适应不同的钻孔环节,实时与孔壁贴合。相比较于传统筛管的被动护孔,柔性护孔支架护孔范围更大,柔性护孔可实现在钻孔失稳初期变形量较小时的主动护孔,维持钻孔更为完整的环形结构,减少护孔所需的支撑力。抽采达标后,柔性支架可进行收缩,随注水支撑管一同回收并重复利用,避免污染煤层影响开采,并降低护孔成本。

    一种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复合加热装置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9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459607.0

    申请日:2022-04-28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B60L58/27 B60L53/14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复合加热装置和控制方法,它包括电机控制模块、动力电池模块和外置加热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包括由高频开关管组成的三相逆变电路和母线电容调节电路;动力电池模块包括动力电池模组;外置加热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外置加热电容、外置加热开关、第一选择开关、外置加热电感、第二选择开关、外置加热高频开关管以及并联在外置加热开关两端的预充电装置。本发明通过对动力电池模组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对车辆动力系统进行加热;根据车辆状态选择加热模式,并对母线电容的容值进行调节;实现动力电池的快速加热,解决电动车辆在低温下动力性差、续驶里程短和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同时保障动力电池安全,延长电池寿命。

    一种煤岩破裂轨迹动态识别与实时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88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27044.3

    申请日:2023-06-19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煤岩破裂轨迹动态识别与实时预测方法。本方法建立了煤岩内外裂隙发育轨迹识别模型,对煤岩内外裂隙发育轨迹进行实时跟踪,实现了煤岩内外裂隙相结合的裂隙发育轨迹动态识别。构建了煤岩内外裂隙的实时自我纠正预测模型,对煤岩内外裂隙发育轨迹预测结果进行实时自纠正,实现了对煤岩内外裂隙发育路径的动态前延预测。本发明构建的煤岩裂隙识别预测模型能够实时掌握煤岩体裂隙发育情况,自纠正预测模型具有适用性广、可靠性高、精度高的特点,在不同预测场景下的煤岩裂隙发育均适用。基于煤岩内外裂隙的实时识别与自纠正预测模型,有利于及时明确并预测煤岩稳定性。

    一种煤岩疲劳变形裂隙扩展智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7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42830.8

    申请日:2023-10-16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煤岩疲劳变形裂隙扩展智能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研究试样制备、岩石力学试验、实时CT扫描、构建图像识别时序数据集、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构、三维度时序特征提取、煤岩孔裂隙时序回归模型训练及验证、装置系统封装和煤岩应变公式自适应修正等步骤。该方法提出了依据时间重要度系数选取有效识别图像数据的方法,实现了依据煤岩自身裂隙扩展和变形特征来精准筛选数据,有效剔除了冗余数据。提出了从变形增量、变形方向及煤岩类型三个维度来进行煤岩图片时序特征提取的方式,融合煤岩破坏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时序回归预测模型,为煤岩疲劳失稳变形监测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和思路。

    一种突出煤层群开采首采层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27234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910963485.7

    申请日:2019-10-11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突出煤层群开采首采层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排除不满足要求的煤层、需构建突出煤层群首采层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排序评分法确定此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熵权法确定此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的客观权重和得出组合权重等步骤,利用主客观分析结合的方法得出最佳首采层。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安全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为煤矿首采层的选择提供了全面、科学、可靠的理论指导。避免了煤矿选择首采层时的盲目性,有利于改善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防治效果。显著提高了抽掘采接替效率和突出矿井经济效益,且该方法适应性较强,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一种井上下联合瓦斯抽采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83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572292.2

    申请日:2021-12-21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上下联合瓦斯抽采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在地面井水力压裂和割缝工艺共同作用,使煤层产生裂缝,煤体强度降低、瓦斯解吸。而后井上下联合进行高温纳米流体注热,利用纳米流体颗粒的强吸附性和优良的导热性,使纳米流体吸附在煤层表面,提高其导热能力,在高温注热作用下,促进深层瓦斯受热解吸出来。同时,在进行上述操作时,每个井口及措施孔都布置有抽采管道,保证了高效抽采。本发明基于井上下联合水力化致裂及注热抽采的思路,利用水力化增透措施与纳米流体注热的协同作用,从促进煤层高效致裂和瓦斯高效解吸两个方面,有效解决了瓦斯抽采难度较大的问题,也大大提高了瓦斯抽采效率。(56)对比文件程志恒;陈亮;苏士龙;王公达;邹银辉;张永将;邹全乐;姜黎明;闫大鹤;杜志峰;王向东.近距离煤层群井上下联合防突模式及其效果动态评价.煤炭学报.2020,(第05期),全文.乔张辉.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当代化工研究.2020,(第14期),全文.王鑫.西山煤田麦地掌煤矿奥灰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及对策.现代矿业.2018,(第03期),全文.

    一种煤与瓦斯共采作业协调状态实时判识与动态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1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242446.6

    申请日:2022-10-11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煤与瓦斯共采作业协调状态实时判识与动态调控方法。该方法从技术、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对煤与瓦斯共采作业协调等级进行划分,并针对煤与瓦斯作业协调状态进行实时判识与动态调控。该方法创新性地将煤与瓦斯共采作业过程中的历史作业状态与现阶段作业状态相互结合、综合评价,并依据煤与瓦斯共采作业大数据探索作业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建立了考虑历史作业数据与现阶段作业数据综合评价的煤与瓦斯共采作业动静结合实时评价模型,保障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实时性与客观性。破解现有难以实施了解煤与瓦斯共采作业协调状态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为预先防范煤与瓦斯共采作业不协调的发生,保障煤矿作业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