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2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30530.7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发明提供薄顶板双层溶洞群发育条件下水上码头桩基支护结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前期岩土工程勘察、超前钻孔和管波探测、搭设钢结构平台、溶洞上部注浆加固、钢护筒支撑加固、水上钢护筒跟进等步骤。本发明按照溶洞高度、密度、充填形态和顶板厚度确定薄顶板双层大溶洞群的分布,采用溶洞上部注浆固化与钢结构主梁、三角支撑相结合的加固技术,钻机均沿轴线摆放加固点,两侧非大溶洞群桩孔优先成桩形成简支梁支撑体系,溶洞群区域由外向内,由中间向两侧进行灌注成桩。解决了施工中薄顶板双层溶洞群易破裂导致工作平台塌陷的问题,保障了施工工期与工作面安全,降低了溶洞坍塌风险与施工成本,提高了成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10718.8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大足石刻研究院 ,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洞室岩体裂隙的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若干钢绞线和两处锚索锚头,若干钢绞线的外部依次套设有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置有支撑固定材料;钢绞线的中部和端部均设置有应变片,外套管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还包括有S1‑S7等安装步骤。本发明结合锚索应变/应变变化,对洞室岩体裂隙进行更容易的敏感检测,能有效提高监测准确度。本发明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得到温度、湿度等随昼夜季节等周期性因素引起的较为稳定并呈规律变化的应变改变量,得到不规律岩体变形或裂隙发展所引起的应变,通过监测多种物理量实现对洞室岩体内部裂隙发展的精准监测,提高岩体变形监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98714.2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一种用于加固岩溶地基的蝗虫腿形仿生桩及其安装方法,仿生桩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若干侧肋。方法包括:1)在溶洞的顶部、底部分别挖出上孔洞、下孔洞;2)将仿生桩依次贯穿上孔洞、溶洞和下孔洞;3)在上孔洞和下孔洞内填满碎石细砂。本发明基于蝗虫腿部的结构特点,在传统桩基础桩身设有侧向凸起肋,侧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桩身与土体的接触面积,并且由于侧肋带来的各向异性摩擦,能够提高桩基在竖直方向的承载力,增大桩基抗拔阻力,有效减小岩溶地基的沉降,增加桩基结构的稳定性。在同等的地层条件和荷载条件下,上述仿生桩基础能够减少混凝土以及钢筋的用量,在经济方面具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21725798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23643914.3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桩基水力侵蚀的透明土实验装置。该透明土实验装置包括装置支架、承台、设于支架上的试样装载系统、设于试样装在系统两侧及下部的侵蚀动力驱动系统、设于试样装在系统下部的侵蚀过程观测系统,其中试样装载系统与侵蚀动力驱动系统通过管道组成闭合循环回路。该装置能够模拟土石混合体材料水力侵蚀的过程并探究含石量、块石尺寸、固结压力等因素对水力侵蚀的影响,实现对水力侵蚀过程的有效观测及精准观测,揭示土石混合体发生水力侵蚀的内在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221627061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23211944.7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一种用于加固岩溶地基的蝗虫腿形仿生桩,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若干侧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固岩溶地基的仿生桩基础,基于蝗虫腿部的结构特点,在传统桩基础桩身设有侧向凸起肋,侧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桩身与土体的接触面积,并且由于侧肋带来的各向异性摩擦,能够提高桩基在竖直方向的承载力,增大桩基抗拔阻力,有效减小岩溶地基的沉降,增加桩基结构的稳定性。与传统的桩基相比,在同等的地层条件和荷载条件下,上述仿生桩基础能够减少混凝土以及钢筋的用量,在经济方面具有优势。本实用新型受蝗虫腿部各向异性的启发,研发一种加固岩溶地基的仿生桩,有效提高加固岩溶桩基础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24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67079.0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A01G9/02 , E02D17/20 , E02D5/74 , E02D33/00 , G06Q10/04 , G06Q50/08 , G06F18/27 , G06F18/24 , G06F16/2458 , G06F16/29 , G01D21/02 , A01G25/02 , A01G2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落带景观土工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锚固系统、景观土工格袋系统、滴灌系统、光纤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系统。锚固系统包括锚固框架和若干锚钉,锚固框架通过若干锚钉锚固在消落带上。景观土工格袋系统包括若干景观土工袋布设平台和若干景观土工袋,若干景观土工袋布设平台固定在锚固框架内,若干景观土工袋放置在景观土工袋布设平台上,景观土工袋装有土壤并种植有库区消落袋植物。工作时,光纤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分别监测和评估库区消落带地质和气候状态,滴灌系统根据评估结果向库区消落袋植物提供浇灌。本发明将锚固系统与生物加固系统相结合,在能为消落带提供固定能力的同时还能起到绿化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6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4749.7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交长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1H11/06 , A61B5/0205 , A61B5/08 , A61B5/11 , A61B5/28 , A61B5/296 , C08J3/24 , C08L33/26 , C08L89/00 , D04H1/4358 , D04H1/728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仿生凝胶阻尼集成振动传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振动传感系统包括裂纹传感单元、数据整理模块和振动模式识别模块。所述裂纹传感单元包括柔性导电膜和凝胶阻尼层。通过集成具有粘弹性特性的凝胶阻尼器,本系统能够有效滤除低频噪声和外部运动伪影,凝胶阻尼器的粘性特性将机械能转化为热量,从而降低了振动的幅度和强度,确保信号的纯净度和可靠性,在存在低频机械噪声的环境中,系统仍能保持信号的纯净度,凝胶阻尼器能够吸收和分散机械振动的能量,减少振动传递和共振响应,从而增强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66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415764.3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竖向小直径引孔高压旋喷处理滑坡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边坡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勘察;2)对边坡土体开展试验,获取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3)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确定边坡滑面位置,并对旋喷桩的施工位置进行确定;4)清理边坡坡面,标记待做旋喷桩的位置,通过竖向小直径引孔进一步确定钻孔位置,先后进行大直径旋喷桩施工和小直径旋喷桩施工;5)待浆液凝固后形成加固桩并再次核验边坡稳定性。本发明将边坡的滑带位置和旋喷桩加固相结合,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降低了滑坡发生的概率。采用不同直径的旋喷桩,不仅可以节约喷浆的成本,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边坡滑带进行加固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00370.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重庆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模拟多种工况下盾构隧道变形的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模型箱、盾构隧道模拟系统、盾构隧道位移监测系统、固结沉降系统、水循环系统、若干位移传感器、若干孔隙水压力传感器、若干应变片、若干土压力传感器、润滑油、硅胶胶水、玻璃胶。本发明可模拟盾构隧道分段开挖过程,并可监测在分段开挖过程中盾构隧道位移变化情况、盾构管片应力应变情况、盾构隧道周围土的应力场的变化以及盾构隧道周围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本发明亦可模拟多种工况下盾构隧道变形,如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盾构隧道变形和盾构隧道渗水引起的盾构隧道变形。本试验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8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566507.X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四川沿江攀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E02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摩擦力和负孔压的精确测量土层中浮力实验装置,包括圆台主体、底板、透气管道和加水隔板。圆台主体为内部中空且上端敞口的倒置圆台,其下端具有底板。底板具有若干通孔,底板下表面贴有聚偏氟乙烯薄膜。加水隔板固定在圆台主体内。透气管道的下端与加水隔板的中央通孔对接。实验时,在圆台主体外壁涂满润滑硅脂,在聚偏氟乙烯薄膜下表面中心处安装土压力盒和孔隙水压力计。再将圆台主体放入土体,底板位于待测土层上,往加水隔板以上的腔体加水。之后将圆台主体内的水逐渐排出。当土压力盒与孔隙水压力计的示数相等时,停止排水,计算剩余水重力,剩余水重力与试验装置重力之和为该土层的浮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