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方向自适应的滑坡深层位移监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9337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13800.4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坡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平方向自适应的滑坡深层位移监测设备,其设置在预先沿竖直方向开挖好的钻孔处,包括安装架、深度测量模块、长度测量模块以及角度测量模块。安装架包括能够相对一竖直轴线转动的基座和安装罩,基座固定在钻孔外围,安装罩内设有收卷机构。深度测量模块包括位于钻孔中的测斜管和位于测斜管中的测斜定位件。本发明的测斜定位件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拉力时,其能够根据测斜管在该方向的位移自动移动,从而测量出该方向下测斜定位件的水平方向的位移量,即能够得到该高度下,滑坡深层次的位移情况,并且本发明提出的定位件能够沿着测斜管移动,从而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完成上述测量工作,是的监测效果更佳。

    一种岩石全过程蠕变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251046.6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全过程蠕变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边界条件;基于所确定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建立岩石的蠕变模型,建立所述岩石的蠕变模型包括:建立颗粒模型和建立接触模型,所述接触模型由平行黏结接触模型和广义开尔文接触模型按照预设比例组合得到;基于所建立的岩石蠕变模型以及所述边界条件进行岩石分级加载全过程模拟。本发明可以基于颗粒流分析实现岩石瞬时蠕变、减速蠕变、等速蠕变以及加速蠕变等各个阶段的模拟,克服了现有蠕变模型的不足,实现蠕变全过程模拟,捕捉裂纹发展,并能表征蠕变过程中的最终破坏模式。

    一种折纸耦合宽频带非线性压电振动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19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010947996.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折纸耦合宽频带非线性压电振动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压电梁和第二压电梁;第一压电梁和第二压电梁平行设置且一端均固定在振动源上,第一压电梁和第二压电梁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分别安装有第一质量块和第二质量块,第一压电梁和第二压电梁的自由端之间还跨接有折纸耦合非线性元件;第一压电梁和第二压电梁的上、下表面均均设置有压电片;本申请在振动过程中折纸耦合非线性元件通过动态折叠可以改变结构刚度,拓宽了能量收集频带,提高能量采集频率。

    一种岩石全过程蠕变模拟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51046.6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全过程蠕变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边界条件;基于所确定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建立岩石的蠕变模型,建立所述岩石的蠕变模型包括:建立颗粒模型和建立接触模型,所述接触模型由平行黏结接触模型和广义开尔文接触模型按照预设比例组合得到;基于所建立的岩石蠕变模型以及所述边界条件进行岩石分级加载全过程模拟。本发明可以基于颗粒流分析实现岩石瞬时蠕变、减速蠕变、等速蠕变以及加速蠕变等各个阶段的模拟,克服了现有蠕变模型的不足,实现蠕变全过程模拟,捕捉裂纹发展,并能表征蠕变过程中的最终破坏模式。

    一种用于露天石窟多路传热的柔性散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5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41053.9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露天石窟多路传热的柔性散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露天石窟散热的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个仿鱿鱼柔性热管、与仿鱿鱼柔性热管数量相同的导热器和一个散热器;每个仿鱿鱼柔性热管的一端均与导热器相连;所有的仿鱿鱼柔性热管的另一端集中设置于散热器中。本发明三个柔性热管为三个回路,类似鱿鱼触手,每个回路可单独弯折,具有出色柔性,能适应露天石窟复杂环境;不同回路能同时对温度不同的热负荷位置进行冷却,可有效应对石窟内不同区域因环境因素造成的温度差异,柔性热管的加热端和冷却端均为毛细铜管,能够进一步降低传热热阻,提高散热效率,为露天石窟的文物保护等提供了高效的多路散热解决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