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4529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1518051.5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C01B21/082 , C03C17/34 , H01L31/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窄带隙氮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太阳能光电转换及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带隙氮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柠檬酸和尿素作为反应物,在制备过程中先将反应物在150~250℃的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获得前驱物、再将前驱物在4~100℃的温度下充分熟化、最后进行冷冻干燥即可获得窄带隙氮化碳材料,具有显著光电转换性能和光诱导赝电容特性,在制备光充电电极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595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02711.5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类三角星自组装制备球状三氧化二铁材料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球状三氧化二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类三角星自组装制备球状三氧化二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主要是在制备过程中将衬底加入三价铁盐、沉淀剂和抗氧化剂形成的溶液后,首先在140‑200℃下反应4‑12h,然后再在450‑550℃下的空气氛围中焙烧1‑3h后降温即可。相比于现有工艺,本发明的方法重复性好、适用性广,能够有效地解决材料常规制备工艺中材料无序生长、电极材料与基底结合不牢固、易粉化、充放电体积变化大、循环性差和传输路径较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33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87495.0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C01G51/04 , B82Y30/00 , B82Y40/00 , B01J23/75 , B01J35/08 , C02F1/30 , C02F1/32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氧化钴介孔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磁性氧化钴纳米球制备技术领域。首先通过在惰性气体(氮气或氩气)氛下将钴盐加入聚烯醇和无水碳酸钠混合溶液中进行油浴反应,然后在180~200℃下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反应36~72h,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磁性氧化钴介孔纳米球,本发明磁性氧化钴介孔纳米球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适于工业化的磁性氧化钴介孔纳米球制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磁性氧化钴介孔纳米球,该磁性氧化钴介孔纳米球的直径为400~800nm、具有分布在2~10nm之间的孔径,在催化降解藻类、绿色回收循环和吸附污染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4529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18051.5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C01B21/082 , C03C17/34 , H01L31/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窄带隙氮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太阳能光电转换及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带隙氮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柠檬酸和尿素作为反应物,在制备过程中先将反应物在150~250℃的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获得前驱物、再将前驱物在4~100℃的温度下充分熟化、最后进行冷冻干燥即可获得窄带隙氮化碳材料,具有显著光电转换性能和光诱导赝电容特性,在制备光充电电极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2105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293946.2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溶性富碳氮化碳聚合物的可光充电同质结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太阳能光电转换及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溶性富碳氮化碳聚合物的可光充电同质结电极,该电极由下往上依次由基底层、电子传输层、同质结层组成。其中用于构建同质结层的富碳氮化碳CNx和富碳氮化碳CNy具有水溶性,分散性得到提高,有助于形成有效界面;同时二者属于同分异构体,具有光电转换和电荷存储的双重功能,结构上的匹配性有助于形成紧密接触的同质结,通过同质结内部界面的内建电场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可实现电池自身的电子循环,无需在电解质中加入电子牺牲剂。用该电极制备的电池在AM1.5太阳光辐照下可获得200~500C/g的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8914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814251.9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B01J31/34 , B01J31/04 , B01J35/10 , B01J35/08 , C07C201/12 , C07C20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手性杂多酸中空介孔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手性杂多酸中空介孔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以Boc‑L‑脯氨酸为原料,经包裹聚苯乙烯/丙烯酸内核与钨酸钠溶液共沉淀得到核壳结构,再经过脱‑Boc、去除内核与介孔模板等步骤,制备负载手性杂多酸中空介孔纳米微球,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制备得到的负载手性杂多酸中空介孔纳米微球可用于催化双迈克尔不对称串联反应,提高反应的产率以及选择性,且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的离心即可对纳米微球进行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891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14234.5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B01J31/02 , B01J35/10 , B01J35/08 , B01J37/10 , C07C201/12 , C07C205/45 , C07C45/72 , C07C49/7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手性膦酸中空介孔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聚苯乙烯/丙烯酸内核(PS/AA)、孔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有机手性膦酸、以及偏铝酸钠之间的相互作用,再通过洗涤的方式将孔模板(CTAB)、内层模板(PS/AA)除去,最终将手性膦酸负载在中空介孔纳米微球上形成一种特有的核壳结构的产物,该制备方法简单,产量高,可以作为催化剂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和重复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8532.0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富碳氮化碳共轭聚合物的全固态光超级电容器,属于太阳能光电转换和储能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导电玻璃和第二导电玻璃;所述第一导电玻璃的其中一面设有第一二氧化钛纳米晶介孔薄膜;所述第二导电玻璃的其中一面设有第二二氧化钛纳米晶介孔薄膜;所述第一二氧化钛纳米晶介孔薄膜与第二二氧化钛纳米晶介孔薄膜之间设有富碳氮化碳共轭聚合物;所述第一二氧化钛纳米晶介孔薄膜、第二二氧化钛纳米晶介孔薄膜与富碳氮化碳共轭聚合物的外侧通过绝缘密封胶进行密封。本发明还提供全固态光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555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35018.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2F1/1514 , G02F1/1516 , G02F1/153 , G02F1/155 , C08G7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富碳氮化碳共轭聚合物的电/光致变色器件及其组装方法和应用,属于智能变色器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电/光致变色器件包括相对放置的富碳氮化碳电极和FTO导电玻璃、将富碳氮化碳电极和FTO导电玻璃密封贴合的双面绝缘胶以及注入富碳氮化碳电极和FTO导电玻璃之间间隙的电解质溶液,且组装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在电/光致变色智能调光玻璃窗(Smart Windows)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77312.8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2F1/1524 , G02F1/1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钛和碘化锂的自漂白电致变色器件,属于变色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钛和碘化锂的自漂白电致变色器件,包括无极性自漂白电致变色器件或有极性自漂白电致变色器件。具有以下优点:(1)改善电致变色器件的循环寿命,达到至少4000个着色‑漂白开关循环运行后,电极在300nm~800nm可见光波段的变色对比度衰减小于5%;(2)实现电极的自发漂白,即在不外加电压的条件下,可在60s内完全恢复至变色前的状态;(3)实现器件无极性工作,即两个电极都即可作为阴极,也可作为阳极,在外加正向或反向电压下均可正常工作,达到相同的变色性能指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