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加劲的空管翼缘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7386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710625934.8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加劲的空管翼缘组合梁,其是在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置有腹板,形成工字型梁,在腹板上垂直设置有外加劲肋,在上翼缘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上翼缘设置为空管或者是上翼缘和下翼缘均设置为空管,在空管内设置有内加劲肋或填充发泡钢材料,内加劲肋与外加劲肋在同一个横截面上,上翼缘与顶板之间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通过内‑外加劲肋可有效控制上翼缘的局部屈曲问题,简化了施工工艺,保证了结构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安全稳定,而且充分发挥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各自材料的优势,施工工期较短、结构自重轻、建筑高度小,能够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相对于传统工字型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槽型上翼缘板的钢-混凝土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735485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24341.X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型上翼缘板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其是在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通过腹板连接,在腹板的中部垂直设置有加劲肋,加劲肋与下翼缘板垂直,在上翼缘板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上翼缘板为梯形、弧形、矩形、倒三角形凹槽结构,上翼缘板的上半部分延伸至顶板内且在梯形、弧形、矩形或倒三角形凹槽内浇注有与顶板连接为一体的混凝土,上翼缘板与顶板之间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本发明将传统工字型组合梁的平板上翼缘板用槽形上翼缘板代替,避免了传统工字型组合梁的平板上翼缘板与混凝土顶板易出现的滑移效应,提高了钢主梁与混凝土顶板的整体工作性能。

    一种槽型上翼缘板的钢-混凝土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7354856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0624341.X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型上翼缘板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其是在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通过腹板连接,在腹板的中部垂直设置有加劲肋,加劲肋与下翼缘板垂直,在上翼缘板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上翼缘板为梯形、弧形、矩形、倒三角形凹槽结构,上翼缘板的上半部分延伸至顶板内且在梯形、弧形、矩形或倒三角形凹槽内浇注有与顶板连接为一体的混凝土,上翼缘板与顶板之间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本发明将传统工字型组合梁的平板上翼缘板用槽形上翼缘板代替,避免了传统工字型组合梁的平板上翼缘板与混凝土顶板易出现的滑移效应,提高了钢主梁与混凝土顶板的整体工作性能。

    一种内-外加劲的空管翼缘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738608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25934.8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加劲的空管翼缘组合梁,其是在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置有腹板,形成工字型梁,在腹板上垂直设置有外加劲肋,在上翼缘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上翼缘设置为空管或者是上翼缘和下翼缘均设置为空管,在空管内设置有内加劲肋或填充发泡钢材料,内加劲肋与外加劲肋在同一个横截面上,上翼缘与顶板之间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通过内-外加劲肋可有效控制上翼缘的局部屈曲问题,简化了施工工艺,保证了结构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安全稳定,而且充分发挥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各自材料的优势,施工工期较短、结构自重轻、建筑高度小,能够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相对于传统工字型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铁路钢箱梁桥温度梯度模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021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710558134.9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铁路钢箱梁桥温度梯度模式评价方法,在钢箱梁桥腹板和顶板上布置温度测点并采集温度,将采集获得的钢箱梁桥温度进行分析,找出腹板各测点的日极值温差值所对应时刻的温度数据,作出梯度散点图,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横向温度梯度曲线;将得到的温度梯度曲线简化成折线,为温度梯度模式;得到竖向温度梯度模式腹板各折点的日极值温差值和横向温度梯度模式顶板各折点的日极值温差值;对钢箱梁桥的顶板和腹板各个折点的日极值温差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温差概率分布直方图,再对直方图进行概率拟合,得到日极值温差概率密度函数;最后通过步骤(6)计算不同重现期无铺装和铺装后钢箱梁的温差标准值,并得到温差标准值的建议值。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71906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624989.7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0 E01D2101/2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连接构造,该组合梁是由上翼缘、下翼缘、腹板以及顶板连接构成,其中上翼缘与下翼缘平行设置,腹板垂直设置在上翼缘与下翼缘中心线之间,顶板设置在上翼缘的顶部,梁段间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通过焊缝错开、设置接头区域加劲肋、特殊的螺栓连接方式实现梁段连接,将上翼缘加工为倒等腰梯形、矩形、圆形、或者是V型、U型、弧形凹槽结构,下翼缘加工为梯形或矩形等特殊结构,降低了主梁腹板高度,提高了组合梁的刚度和稳定性,伸入顶板内部的上翼缘提高了混凝土顶板的刚度,其结构合理、构造简单、受力性能优越、施工方便。

    铁路钢箱梁桥温度梯度模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021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558134.9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18 E01D2/04 G01K13/00

    Abstract: 一种铁路钢箱梁桥温度梯度模式评价方法,在钢箱梁桥腹板和顶板上布置温度测点并采集温度,将采集获得的钢箱梁桥温度进行分析,找出腹板各测点的日极值温差值所对应时刻的温度数据,作出梯度散点图,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横向温度梯度曲线;将得到的温度梯度曲线简化成折线,为温度梯度模式;得到竖向温度梯度模式腹板各折点的日极值温差值和横向温度梯度模式顶板各折点的日极值温差值;对钢箱梁桥的顶板和腹板各个折点的日极值温差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温差概率分布直方图,再对直方图进行概率拟合,得到日极值温差概率密度函数;最后通过步骤(6)计算不同重现期无铺装和铺装后钢箱梁的温差标准值,并得到温差标准值的建议值。

    复合截面组合塔墩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1758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621403.1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2 E01D2101/268

    Abstract: 一种复合截面组合塔墩,在钢管的内壁轴向设置有至少1列与该内表面垂直的连接件,钢管内填充混凝土或发泡钢。由于本发明采用在钢管与填充材料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采用开孔板剪力键、纵向加劲肋、栓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或三种的组合,加强了钢管与混凝土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塔墩的承载力。钢管是横截面为十字形的钢管或横截面至少为四边形的多边形钢管。本发明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塑性和延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可在公路、铁路、城市桥梁建设中推广使用。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07032008U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20924824.7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连接构造,该组合梁是由上翼缘、下翼缘、腹板以及顶板连接构成,其中上翼缘与下翼缘平行设置,腹板垂直设置在上翼缘与下翼缘中心线之间,顶板设置在上翼缘的顶部,梁段间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通过焊缝错开、设置接头区域加劲肋、特殊的螺栓连接方式实现梁段连接,将上翼缘加工为倒等腰梯形、矩形、圆形、或者是V型、U型、弧形凹槽结构,下翼缘加工为梯形或矩形等特殊构造结构,降低了主梁腹板高度,提高了组合梁的刚度和稳定性,伸入顶板内部的上翼缘提高了混凝土顶板的刚度,其结构合理、构造简单、受力性能优越、施工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内-外加劲的空管翼缘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207419220U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20922495.2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外加劲的空管翼缘组合梁,其是在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置有腹板,形成工字型梁,在腹板上垂直设置有外加劲肋,在上翼缘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上翼缘设置为空管或者是上翼缘和下翼缘均设置为空管,在空管内设置有内加劲肋或填充发泡钢材料,内加劲肋与外加劲肋在同一个横截面上,上翼缘与顶板之间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通过内‑外加劲肋可有效控制上翼缘的局部屈曲问题,简化了施工工艺,保证了结构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安全稳定,而且充分发挥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各自材料的优势,施工工期较短、结构自重轻、建筑高度小,能够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相对于传统工字型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