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811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10074824.6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定位构图的车辆组合定位方法,本发明能够实时得到移动站模块所提供的世界坐标系下的车辆经纬度信息,经过GPS坐标转换模块之后结合伪距修正量得到的车辆的绝对定位坐标,通过激光SLAM定位模块得到在增量式地图上的车辆相对坐标信息,将绝对定位坐标与增量式地图上的车辆相对坐标信息进行无损卡尔曼滤波融合,最终得到车辆的定位信息;本发明通过两种方法对行驶的车辆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再将两种方法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融合,最终得到定位信息,该方法能够提高车辆的可定位性,增加车辆定位的精度与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1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3094.0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异构滑坡数据监测融合方法,包括:采用最大互信息系数方法MIC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RA结合的方式得到加权关联度,来反应多源异构滑坡监测变量对滑坡变形位移的影响作用和共有的变化趋势,进而根据加权关联度大小进行特征因子的优选,将优选得到的特征因子进行逐步回归拟合分析,得到相应的回归系数进而计算得到最终的回归方程及融合结果,对数据融合结果采用滑坡阶段性判别及趋势预测的方法来进行可靠性和有效性评价。该方法提出采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手段进行多变量的数据有效分析与处理,以获得更加可靠、准确的数据融合结果,为滑坡预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有效的提高滑坡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12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74824.6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定位构图的车辆组合定位方法,本发明能够实时得到移动站模块所提供的世界坐标系下的车辆经纬度信息,经过GPS坐标转换模块之后结合伪距修正量得到的车辆的绝对定位坐标,通过激光SLAM定位模块得到在增量式地图上的车辆相对坐标信息,将绝对定位坐标与增量式地图上的车辆相对坐标信息进行无损卡尔曼滤波融合,最终得到车辆的定位信息;本发明通过两种方法对行驶的车辆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再将两种方法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融合,最终得到定位信息,该方法能够提高车辆的可定位性,增加车辆定位的精度与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6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11730.0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灾害GNSS监测点选址适宜性评价方法,涉及灾害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确定滑坡灾害区域所在位置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监测点的占地面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技术,对滑坡灾害区域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滑坡灾害点的形变先验信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滑坡灾害区域的坡度、坡向及地表粗糙度;利用正射影像DOM计算滑坡灾害区域的植被指数;对五个指标因子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空间分辨率统一和指标因子数值归一化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五个指标的权重;对五个指标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滑坡灾害区域GNSS监测站选址适宜性评价图。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19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013094.0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异构滑坡数据监测融合方法,包括:采用最大互信息系数方法MIC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RA结合的方式得到加权关联度,来反应多源异构滑坡监测变量对滑坡变形位移的影响作用和共有的变化趋势,进而根据加权关联度大小进行特征因子的优选,将优选得到的特征因子进行逐步回归拟合分析,得到相应的回归系数进而计算得到最终的回归方程及融合结果,对数据融合结果采用滑坡阶段性判别及趋势预测的方法来进行可靠性和有效性评价。该方法提出采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手段进行多变量的数据有效分析与处理,以获得更加可靠、准确的数据融合结果,为滑坡预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有效的提高滑坡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1360.8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S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区遮挡环境下的GNSS卫星可视性预报方法,涉及卫星可视性预报技术领域,在确定作业地点坐标、预报时间段、预报时间间隔及缓冲距离参数后,通过可视域分析获得山体障碍物最大仰角与方位角关系,利用卫星历书文件计算每颗卫星的坐标、方位角、高度角,最终各方位角上遮挡物最大仰角与卫星高度角的大小关系,判断卫星在该时刻是否可视,在预报时间段内进行可视性预报。本发明通过判断各方位角上山体障碍物的最大仰角与卫星高度角的大小关系,来确定该卫星的可视性状态,循环判断预报时段内所有卫星的可视性状态,从而预报山区遮挡情况下的卫星可视性状态,相较于单一高度角阈值方法,预报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207490078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130491.7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1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组的快速预热装置,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执行模块和加热构件,控制模块连接温度采集模块和执行模块,加热构件连接执行模块和控制模块;其解决了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慢,以及电池性能下降导致电动汽车起步困难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快速预热装置,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加热,实现电动汽车快速起步,提高了电池使用效率,同时节约了时间成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