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控制装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676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3164.3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膜分离控制装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膜数据获取模块,获取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的当前膜入口压力和当前膜面积;成本确定模块,基于当前膜入口压力和当前膜面积,确定中空纤维膜分离器执行膜分离操作耗费的当前成本数据;参数确定模块,基于中空纤维膜分离器在预设条件下的数学模型,确定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的氢气渗透侧浓度和氢气回收率;工艺参数优化值确定模块,基于氢气渗透侧浓度、氢气回收率以及当前成本数据,确定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的工艺参数当前优化值;膜分离控制模块,若工艺参数当前优化值为预设的最小值时,按照工艺参数当前优化值,控制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的膜分离过程。由此,实现利用低成本且高效的控制膜分离过程。

    一种阳极双极板及具有其的制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7298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381341.9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极双极板及具有其的制氢系统。一种阳极双极板,包括:双极板本体,沿电解槽的流场的流动方向设置,设有至少两条流道,相邻的流道间形成有肋条,流场在制氢状态下在流道内流动有液态纯水,肋条的底面与电解槽的阳极扩散层贴合设置;子流道结构,设于所述肋条内,子流道结构包括入口、出口、以及连通入口和出口的子流道,入口设于肋条的侧面,出口设于肋条底面;在制氢状态下,液态纯水自入口进入经子流道到达出口后,到达肋条的底面处的阳极扩散层内,以避免气体堆积。本发明解决流场内的液态纯水无法与肋条的下面的多孔层直接接触,存在气体易在肋条下部区域堆积、阻碍液态纯水向反应区域传输的缺陷。

    直流能耗的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9586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10522488.3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能耗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电解槽的温度、系统压力、电流密度和碱液浓度,以及所述电解槽的电极属性和隔膜属性,建立表征电解槽直流能耗的目标能耗模型;设置粒子群中各个粒子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初始位置和初始移动速度,并基于预设参数更新各个所述粒子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基于所述目标能耗模型,将更新后各个所述粒子的位置对应的电解槽直流能耗中的最小值作为目标直流能耗;在所述目标直流能耗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直流能耗对应的粒子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能耗模型的最优解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电解槽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电解槽设备的运行成本。

    罐体结构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22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26696.0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罐体结构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罐体结构包括多个不同厚度的层板,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罐体的底面半径和罐体的侧边材料总质量,建立表征储氢罐体积与质量比值的目标函数;设置粒子群中各个粒子的在不同维度上的初始位置、初始移动速度与约束条件,并基于粒子在不同维度上的约束条件和预设参数更新各个所述粒子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基于所述目标函数,将更新后各个所述粒子的位置对应的罐体的体积与质量的比值中的最大值作为目标比值;在所述目标比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比值对应的目标粒子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储氢罐结构设计的效率。

    一种阳极双极板及具有其的制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72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81341.9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极双极板及具有其的制氢系统。一种阳极双极板,包括:双极板本体,沿电解槽的流场的流动方向设置,设有至少两条流道,相邻的流道间形成有肋条,流场在制氢状态下在流道内流动有液态纯水,肋条的底面与电解槽的阳极扩散层贴合设置;子流道结构,设于所述肋条内,子流道结构包括入口、出口、以及连通入口和出口的子流道,入口设于肋条的侧面,出口设于肋条底面;在制氢状态下,液态纯水自入口进入经子流道到达出口后,到达肋条的底面处的阳极扩散层内,以避免气体堆积。本发明解决流场内的液态纯水无法与肋条的下面的多孔层直接接触,存在气体易在肋条下部区域堆积、阻碍液态纯水向反应区域传输的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