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扶壁梯形渡槽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492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685652.3

    申请日:2014-11-24

    Abstract: 分体式扶壁梯形渡槽,平板支撑结构(1)上方两侧各有扶壁式输水结构(2),所述的扶壁式输水结构(2)之间有输水底板(3),所述的输水底板(3)位于平板支撑结构(1)的上方;所述的平板支撑结构(1)与所述的输水底板(3)的接触区域涂刷有柔性材质(9),所述的输水底板(3)内设置有排水构件。它克服了后期规划的原因或原有建筑物工程质量问题,需要部分拆除,利用渡槽恢复渠道的输水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渡槽的布置和设计就会受到很多制约的限制的缺点,本发明可以使槽身断面形状与进出口渠道断面一致,减少局部水头损失,保证渠道输水流量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分体式扶壁梯形渡槽的施工方法。

    预应力盾构隧洞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6247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41467.3

    申请日:2013-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盾构隧洞及施工方法,包括由多块管片拼装而成的拼装式管片环,所述管片内设有预埋孔道且管片内壁上还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与预埋孔道相通且开口朝管片内壁方向,所述所有管片内的预埋孔道首尾拼接形成环形孔道;它还包括设于环形孔道内的锚索和施工期与锚索相连的张拉机械,所述张拉机械与锚索之间还设有锚板。本发明具有仅采用单层衬砌结构,通过向拼装式管片环内施加预应力使其具有承受较高内压力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还涉及这种预应力盾构隧洞的施工方法。

    一种升船机船厢对接锁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3183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56920.2

    申请日:2012-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船机船厢对接锁定装置,包括由顶杆、底杆和连接杆组成的框架,连接杆的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撑紧油缸,撑紧油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于连接杆的两侧,顶杆或底杆内侧固定有与撑紧油缸的缸体外壁相配合的筒状导承套,框架分别设有纵向导向轮和横向导向轮,框架下方设有两套缸体相连的上位支承油缸和下位支承油缸,上位支承油缸的活塞杆和下位支承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底杆和船厢铰接,框架与船厢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液气弹簧油缸,液气弹簧油缸的活塞杆和缸体分别与连接杆和船厢上的液气弹簧油缸支座铰接。本发明专门承受船厢竖向附加载荷,能适应航道水位变化条件,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升船机领域。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6405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998800.1

    申请日:2015-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和环保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隧洞式仿自然鱼道。通过鱼道主体连接下游河床和上游水库水域,鱼道主体设置在电站厂房旁边的山体内部;鱼道的鱼道进口设置在电站厂房的下游河床内;所述鱼道的鱼道出口设置在电站厂房的上游水库里;鱼道主体由位于两侧的侧壁、位于底部的底板和位于顶部的顶拱组成;鱼道主体内设置有多个收缩段将所述鱼道主体间隔为多个鱼道池室;每一个收缩段上的过鱼竖缝连通相邻的两个鱼道池室。本发明不仅能够适应河床狭窄、河道两岸山体高陡的地形条件,还能克服明挖式鱼道修建方案开挖工程量大、设计施工难度高、造价昂贵的缺点,并且能够尽量减少对河道两岸山上陆生动植物的影响。

    嵌槽式渡槽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292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180435.3

    申请日:2015-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中的水利工程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是一种嵌槽式渡槽止水结构。嵌槽式渡槽止水结构,包括橡胶止水带1,所述的橡胶止水带1上有U型结构11,所述的橡胶止水带1的迎水面12上用丙乳砂浆块7密封,在所述橡胶止水带1的背水面10上的U型结构11的两侧各有凸起8,所述凸起8的下面有嵌槽2。本发明弱化了传统粘合式或压板式止水结构对混凝土基面的高要求;解决了传统止水结构螺栓预埋精度不易控制的问题,且紧固力有保障;方便在后期维修和更换。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嵌槽式渡槽止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长距离有压隧洞的分段分层减压系统及充排水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0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28287.7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距离有压隧洞的分段分层减压系统及充排水控制方法,有压隧洞包括有压隧洞前段和有压隧洞后段,有压隧洞前段的入口与上游水库相连,有压隧洞后段的出口与下游受水水库或河道相连,减压系统设置于有压隧洞前段和有压隧洞后段之间;调压井设置于有压隧洞前段的出口并与之连通,稳压室设置于调压井和有压隧洞后段之间并互相连通,稳压室与调压井的连接处中部设置有将流道分为上下两层的岩梗,控制闸门用于分别控制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的输水流量。本发明突破传统的有压隧洞末端控制方式,解决隧洞后段内水压力高的问题,避免了弧形闸门淹没出流与平面闸门高水头启闭问题,及缓解了关闭闸门时较高的水锤压力的问题。

    导流隧洞洞塞消能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018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65430.3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流隧洞洞塞消能结构,包括导流隧洞及设置在导流隧洞内部的生态放水洞,导流隧洞内位于生态放水洞上游设有若干级洞塞,每级洞塞均包括沿导流隧洞横截面建造的洞塞堵头,洞塞堵头内设置有若干个洞塞放水洞。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导流隧洞洞塞消能结构的布置方法。本发明导流隧洞洞塞消能结构及其布置方法,避免高速水流对生态放水洞下游侧原导流隧洞洞身段及出口造成冲刷破坏,保证改建的生态放水洞运行安全,同时解决和避免下游处于自由出流状态下洞塞内部可能存在的空化空蚀破坏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