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952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0871405.2

    申请日:2021-07-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涉及核电技术。它包括地面水池、下降管、上升管和气泡发生器;下降管上端伸入地面水池内,下端通过连通管与上升管连通;上升管上端伸入地面水池内,下端与连通管连通,上升管下端与热源连接;气泡发生器通过注入管与上升管连通。本发明在建立非能动循环冷却的同时,通过注入气泡的方法,降低上升管内内冷却水的平均密度,增加上升管、下降管冷却水的密度差,达到增强循环驱动力的效果,实现系统快速启动并稳定循环排热的目的。本繁忙还涉及这种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的使用方法。

    地下核电辐射免疫型救援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0517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910842619.X

    申请日:2019-09-06

    IPC分类号: G21C19/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辐射免疫型救援平台,包括通过气动管相连的控制台和执行平台,控制台包括与气动管连接的气源设备及控制气源设备供气的操作模块,执行平台包括行进模块和设在行进模块上的装载平台,装载平台上设有与气动管连接的气动控制模块、接收气动控制模块信号输出的气电转化控制模块及机械操作手。本发明一种地下核电辐射免疫型救援平台,从设计原理上克服强核辐射的影响,增加连续作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岩洞低中放废物处置场事故应急放射性防扩散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711138119.5

    申请日:2017-11-16

    IPC分类号: E21F1/08 E21F17/18 E21F1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洞低中放废物处置场事故应急放射性防扩散系统,包括防扩散通风系统和固体污染物清理打包装置,防扩散通风系统包括一号通风竖井和二号通风竖井、排烟通道、通风通道和机械通风设备,排烟通道为隧道顶板与隧道顶部的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的中部垂直设置于隔离板,隔离板将密闭空间分隔为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分别与一号通风竖井连通,通风通道包括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分别与二号通风竖井连通,事故排烟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内设置有放射性过滤装置。本发明既能满足正常运行状态下处置库的通风排烟要求,又能防止事故应急状态下放射性废物的扩散。

    一种拱坝水下毁伤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34355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407388.7

    申请日:2021-04-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大坝结构健康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拱坝水下毁伤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毁损拱坝在泄流载荷作用下坝顶的微小振动视频;对拍摄得到的坝顶振动视频进行分解,得到视频的局部相位信息;根据局部相位信息得到拱坝自然频率和拱坝振型信息;将拱坝自然频率和拱坝振型信息导入预先构建的毁伤识别模型中,得到拱坝水下毁伤范围、毁伤程度和毁伤位置信息。通过拱坝在泄流载荷作用下坝顶的微小振动视频,可得到拱坝动力特性,通过未毁损的拱坝数据建立拱坝精细化模型及动力毁伤数据库,结合机器学习建立拱坝水下毁伤识别模型,最终实现包括拱坝水下毁伤范围、毁伤程度和毁伤位置信息的毁损拱坝水下毁伤识别,其准确度高。

    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拍摄的混凝土拱坝模态振型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623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769472.9

    申请日:2020-08-03

    IPC分类号: G06T7/262 G06T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拍摄的混凝土拱坝模态振型识别方法,包括:在坝顶布设标记点;通过无人机上的云台相机获取坝顶图像,获取坝顶振动视频;依据拱坝前四阶自然频率获取原大坝振动视频前四阶运动放大后的视频;选取原大坝前四阶运动放大视频中坝顶变形最大帧,识别图像中各标记点质心坐标,获取各标记点振动前后质心坐标变化,对各个标记点相对坐标变化的最大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即为拱坝坝顶前四阶模态振型。本发明通过非接触式方法,可以实现拱坝坝顶振型的近似全场测量,其空间分辨率高,可以为后续大坝模型更新及损伤识别提供支持。

    海上风电单柱变截面钢混负压筒基础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977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82016.X

    申请日:2021-08-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单柱变截面钢混负压筒基础及施工方法,该基础,包括单柱和多边形负压筒,多边形负压筒的筒壁由多个相同结构的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筒壁模块拼装而成,筒顶钢板封闭筒型空腔的上端,外分舱板和内分舱板设置在筒型空腔内,将筒型空腔沿轴线分割成多个分仓腔;角点钢管混凝土柱设置在外分舱板和内分舱板的连接点处。多边形负压筒的筒壁采用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筒壁模块的拼焊而成,解决了钢筒壁易屈曲、筒壁与外分舱板连接节点受力大等弊端;且在外分舱板和内分舱板的连接点处设置角点钢管混凝土柱,降低了外仓板屈曲的风险,减小底板跨度,方便支模,优化了运输和下沉施工工艺。

    海上风电多边形筒型基础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121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63694.5

    申请日:2020-09-30

    IPC分类号: E02D27/42 E02D27/4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多边形筒型基础,包括过渡段、多边形底板、底板梁系和多边形筒,适用于软弱黏土层较厚的海洋地质条件,不仅兼有承载面积大、可负压下沉、可一步式安装以及在位时稳定性佳等传统筒型基础的优点,且独有筒壁和外仓板不会屈曲、减小底板跨度方便支模、基础浮运重心低、稳性佳、省去胎架费用、模板制作方便、重复利用率高等优势,提高了基础下沉施工的稳定性,相比于同一场地的常规复合筒型基础可减少综合造价10%~25%,多边形内分仓板与多边形筒壁对应方向相差一定角度,解决了原有多边形筒型基础的筒壁与外仓板连接节点受力大易产生破坏问题,大大缩小了外仓板长度,减小外仓板充气下沉时易屈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