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模拟微摩擦受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490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710784486.6

    申请日:2017-09-04

    Abstract: 一种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模拟微摩擦受力测试系统,包括限位盒、设于限位盒内的边坡模拟板,限位盒四周与水垫塘边坡相连,边坡模拟板的四周及底面均留有缝隙,四周及底面的缝隙采用万向轮限位,边坡模拟板内部设有与边坡模拟板和限位盒垂直的拉压传感器,边坡模拟板垂向贯通设有多个透水孔。本发明用于高坝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受力测试模拟,在满足透水孔、缝隙透水相似情况下,通过设置万向轮,最大限度的减少边界摩擦力的影响,使透水板块沿垂直板面方向运动,利用拉压传感器得到透水板块在水垫塘内的受力过程,分区、分高程受力测试可以为透水板块防护提供详细的技术支撑,降低泄洪水垫塘边坡破坏风险,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

    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模拟微摩擦受力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228037U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21121760.3

    申请日:2017-09-04

    Abstract: 一种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模拟微摩擦受力测试系统,包括限位盒、设于限位盒内的边坡模拟板,限位盒四周与水垫塘边坡相连,边坡模拟板的四周及底面均留有缝隙,四周及底面的缝隙采用万向轮限位,边坡模拟板内部设有与边坡模拟板和限位盒垂直的拉压传感器,边坡模拟板垂向贯通设有多个透水孔。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坝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受力测试模拟,在满足透水孔、缝隙透水相似情况下,通过设置万向轮,最大限度的减少边界摩擦力的影响,使透水板块沿垂直板面方向运动,利用拉压传感器得到透水板块在水垫塘内的受力过程,分区、分高程受力测试可以为透水板块防护提供详细的技术支撑,降低泄洪水垫塘边坡破坏风险,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新旧混凝土构件结合处的连接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7311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99373.3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旧混凝土构件结合处的连接结构及方法,包括相对设置的新混凝土构件和旧混凝土构件;新混凝土构件和旧混凝土构件之间存在施工缝;旧混凝土构件内水平埋设有第一受力钢筋,新混凝土构件内水平埋设有第二受力钢筋;第一受力钢筋和第二钢筋均用于支撑新混凝土构件;第一受力钢筋和第二受力钢筋通过钢筋接驳器同轴连接,钢筋接驳器埋设于旧混凝土构件内且其端部外部于旧混凝土构件与新混凝土构件相对的墙面;旧混凝土构件在与新混凝土构件相对的墙面上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新混凝土构件和旧混凝土构件之间的施工缝通过注浆导管和注浆管灌注有混凝土。本发明适用于埋深较大,地下水位高,施工缝长期受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情况。

    一种深水下大跨度钢-混凝土叠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19310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0762073.3

    申请日:2016-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深水下大跨度钢‑混凝土叠合结构,它位于水面以下,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浇筑的呈椭圆型水下围挡(1)的上盖有相匹配的罩顶(2),所述的罩顶(2)与上方的拱壳混凝土(3)浇筑成一个整体并形成水下保护罩体(4);所述的水下保护罩体(4)下边缘与所述的水下围挡(1)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影响航道行船和影响河道行洪的缺点,具有因罩体内外水压基本平衡,罩顶结构高度大大降低的优点。

    一种深水下大跨度钢-混凝土叠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19310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62073.3

    申请日:2016-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深水下大跨度钢-混凝土叠合结构,它位于水面以下,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浇筑的呈椭圆型水下围挡(1)的上盖有相匹配的罩顶(2),所述的罩顶(2)与上方的拱壳混凝土述的水下保护罩体(4)下边缘与所述的水下围挡(1)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影响航道行船和影响河道行洪的缺点,具有因罩体内外水压基本平衡,罩顶结构高度大大降低的优点。(3)浇筑成一个整体并形成水下保护罩体(4);所

    新旧混凝土构件结合处的连接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73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399373.3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旧混凝土构件结合处的连接结构及方法,包括相对设置的新混凝土构件和旧混凝土构件;新混凝土构件和旧混凝土构件之间存在施工缝;旧混凝土构件内水平埋设有第一受力钢筋,新混凝土构件内水平埋设有第二受力钢筋;第一受力钢筋和第二钢筋均用于支撑新混凝土构件;第一受力钢筋和第二受力钢筋通过钢筋接驳器同轴连接,钢筋接驳器埋设于旧混凝土构件内且其端部外部于旧混凝土构件与新混凝土构件相对的墙面;旧混凝土构件在与新混凝土构件相对的墙面上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新混凝土构件和旧混凝土构件之间的施工缝通过注浆导管和注浆管灌注有混凝土。本发明适用于埋深较大,地下水位高,施工缝长期受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