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04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21305.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7 , G06F18/23211 , G08B21/18 , G01C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倾斜数据监测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工程安全监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程的倾斜数据。利用自适应聚类算法对所述倾斜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对应的动态阈值。利用线性回归算法对所述倾斜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得到趋势线。响应于偏差值超过所述动态阈值,或响应于趋势值超过预定的趋势阈值,触发对应的预警动作;其中,所述偏差值是基于所述倾斜数据和所述趋势线的对比关系得到的数值,所述趋势值是基于所述趋势线得到的表征倾斜数据的变化趋势的数值。该方案根据实际倾斜数据动态的调整预警的阈值,从而提升对数据模式及应用场景的变化的适应性,能保证对倾斜数据监测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8283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1222778.1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线坐标仪自动化标定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双伺服电机传动模块、双光栅测量模块、与中央控制单元连接的上位机,垂线坐标仪与上位机通信连接。上位机用于向中央控制单元发送指令,驱动双伺服电机传动模块中的双伺服电机运转,并带动待标定的垂线坐标仪形成X向或Y向水平位移,双光栅测量模块通过实时测量垂线坐标仪的位移,将测得的位移数据发送至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通过闭环的PID控制算法,决策伺服电机的运转和停止,中央控制单元将双光栅测量模块测量的垂线坐标仪的位移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垂线坐标仪自动化标定方法,使标定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能大大提高垂线坐标仪标定过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87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6684.9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继楷 , 曹浩 , 姚孟迪 , 周芳芳 , 毛索颖 , 董先勇 , 张锋 , 彭思唯 , 段杭 , 韩笑 , 柯传芳 , 黄跃文 , 沈玮 , 黄海龙 , 于胜利 , 邓扬 , 黎建洲 , 汪里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感应垂线坐标仪的标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垂线坐标仪领域。其在磁感应垂线坐标仪的测量平面量程范围内,沿X方向和Y方向将划分若干网格线,从而将磁感应垂线坐标仪的测量平面量程范围划分为多个网格区间,得到对应的网格图。接着,以网格图的X方向和Y方向的网格线为基础,进行构建每条网格线对应的位移‑电压值的标定方程。最后即可以此进行循环迭代处理,用以提升垂线坐标仪的测量精度。即,该方案能够简单高效的对磁感应垂线坐标仪进行标定,用以提高其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901639.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强震信息多路径触发安全监测自动化采集方法及系统,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响应于强震事件的发生,强震监测系统接收强震仪采集的监测数据;根据预设的强震信息触发策略,由强震监测系统触发安全监测自动化采集系统加密采集监测数据;强震信息触发策略包括主动触发策略或被动触发策略;其中,主动触发策略是强震监测系统向安全监测自动化采集系统主动推送强震信息,当安全监测自动化采集系统接收到强震信息时,判断是否满足自动化采集条件并执行;被动触发策略则是强震监听程序监听强震监测系统的响应情况,并根据响应情况判断是否满足自动化采集条件并执行。该方案能满足及时有效地获取地震情况下大坝安全状态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02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659667.8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源异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动态适配交换方法及系统,涉及大坝安全监测领域。一种多源异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动态适配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数据交换客户端通过数据接口或数据库获取原始多源异构数据;根据预设的数据标准格式对原始多源异构数据使用数据交换客户端的数据解析功能调用相对应的解析配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将预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数据共享接口传输至数据交换服务端存储,得到保存的数据;将保存的数据进行解析后通过数据共享接口传输给数据应用端。本发明提供统一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标准,实现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快速交换,实现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3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85029.5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边坡滑移及沉降监测的阵列位移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多个带滑轮的钢管,相邻两个钢管之间通过柔性关节连接,每一钢管内部安装有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相互串联通信的至少两个磁传感器测量模块和一个磁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模块,测量装置置于边坡的测斜管或沉降管内,测斜管或沉降管上对应每个钢管位置安装有永磁体。本发明通过在装置中集成磁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整个装置实现了边坡滑移和沉降位移实时远程监测,使得一种测量装置同时实现测斜和沉降两种仪器的测量,解决了工程现场测斜仪和沉降仪需重复布设的繁琐、测量角度受限等问题,并且可实现自动化测量,无需人工参与,布设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16028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07333.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调水工程输水渠道排冰闸装置,包括排冰引渠、排冰闸门、总干渠,所述排冰引渠布置于所述总干渠的一侧,所述排冰闸门布置在所述排冰引渠的渠首部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总干渠另一侧的支撑平台、设于所述排冰引渠中的支撑横梁、置于所述支撑横梁和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导冰槽,所述导冰槽中心线与所述排冰引渠中心线方向一致,导冰槽断面为“L”型,横跨总干渠并置于渠道表层水流中,所述导冰槽水平底板的上表面高程与所述排冰闸门的门顶高程相同。本发明与传统的排冰闸设施相比,排冰能力提高80%以上,排冰耗水流量减少10%以上,本发明对引调水工程输水渠道排冰闸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28277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222743.8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张线仪自动化标定装置及其标定方法,所述自动化标定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单元、伺服电机传动模块、光栅测量模块、与中央控制单元连接的上位机、用于固定引张线仪的引张线仪标定台,引张线仪与上位机通信连接。中央控制单元在PC端上位机的控制下发送指令,使伺服电机传动模块带动待测引张线仪产生位移,光栅测量模块通过实时地测量该位移量,并同时反馈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内置算法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停,从而完成引张线仪的自动化标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引张线仪自动化标定方法,使标定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能大大提高引张线仪标定过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4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66426.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5/00 , G06F16/901 , G06F16/903 , G06F16/9035 , G06F16/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坝安全监测多物理场云图在线可视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大坝安全监测分析领域。一种大坝安全监测多物理场云图在线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物理场云图的图形绘制参数和设定时间点的实测物理场数据;将物理场云图的图形绘制参数和实测物理场数据相结合,生成物理场云图绘制脚本;将物理场云图绘制脚本传输至服务端,使用服务端执行云图绘制脚本,绘制得到物理场云图;存储物理场云图,并将物理场云图返回用户端进行展示;本发明能够提高大坝安全监测多物理量场成果展示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提升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
-
公开(公告)号:CN11216028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907333.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调水工程输水渠道排冰闸装置,包括排冰引渠、排冰闸门、总干渠,所述排冰引渠布置于所述总干渠的一侧,所述排冰闸门布置在所述排冰引渠的渠首部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总干渠另一侧的支撑平台、设于所述排冰引渠中的支撑横梁、置于所述支撑横梁和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导冰槽,所述导冰槽中心线与所述排冰引渠中心线方向一致,导冰槽断面为“L”型,横跨总干渠并置于渠道表层水流中,所述导冰槽水平底板的上表面高程与所述排冰闸门的门顶高程相同。本发明与传统的排冰闸设施相比,排冰能力提高80%以上,排冰耗水流量减少10%以上,本发明对引调水工程输水渠道排冰闸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