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5490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710784486.6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一种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模拟微摩擦受力测试系统,包括限位盒、设于限位盒内的边坡模拟板,限位盒四周与水垫塘边坡相连,边坡模拟板的四周及底面均留有缝隙,四周及底面的缝隙采用万向轮限位,边坡模拟板内部设有与边坡模拟板和限位盒垂直的拉压传感器,边坡模拟板垂向贯通设有多个透水孔。本发明用于高坝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受力测试模拟,在满足透水孔、缝隙透水相似情况下,通过设置万向轮,最大限度的减少边界摩擦力的影响,使透水板块沿垂直板面方向运动,利用拉压传感器得到透水板块在水垫塘内的受力过程,分区、分高程受力测试可以为透水板块防护提供详细的技术支撑,降低泄洪水垫塘边坡破坏风险,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735490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784486.6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02
Abstract: 一种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模拟微摩擦受力测试系统,包括限位盒、设于限位盒内的边坡模拟板,限位盒四周与水垫塘边坡相连,边坡模拟板的四周及底面均留有缝隙,四周及底面的缝隙采用万向轮限位,边坡模拟板内部设有与边坡模拟板和限位盒垂直的拉压传感器,边坡模拟板垂向贯通设有多个透水孔。本发明用于高坝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受力测试模拟,在满足透水孔、缝隙透水相似情况下,通过设置万向轮,最大限度的减少边界摩擦力的影响,使透水板块沿垂直板面方向运动,利用拉压传感器得到透水板块在水垫塘内的受力过程,分区、分高程受力测试可以为透水板块防护提供详细的技术支撑,降低泄洪水垫塘边坡破坏风险,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26724.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地下洞室交汇处水流特性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结构包括竖井泄洪洞、放水洞,所述放水洞用于前期导流和后期放空,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形成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与双洞交汇后退水隧洞连通,所述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设置与泄洪洞轴线平行的隔墙,以将泄洪洞与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隔开,隔墙底部设有底部孔口,隔墙靠放水洞的一侧设有用于孔口分流的隔墩。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地下洞室交汇处的泄洪洞大流量和放水洞小流量交汇时水流对冲产生的涌浪问题,改善隧洞交汇处流态,使得交汇段水流稳定的进入下游退水隧洞。
-
公开(公告)号:CN222313941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1101393.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地下洞室交汇处水流特性的结构,包括竖井泄洪洞、放水洞,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形成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与双洞交汇后退水隧洞连通,所述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设置与泄洪洞轴线平行的隔墙,以将泄洪洞与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隔开,隔墙底部设有底部孔口,隔墙靠放水洞的一侧设有用于孔口分流的隔墩;所述竖井泄洪洞轴线与放水洞轴线夹角在15°—20°之间,所述放水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导流洞导流结束后在导流洞内衬放水钢管。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地下洞室交汇处的泄洪洞大流量和放水洞小流量交汇时水流对冲产生的涌浪问题,改善隧洞交汇处流态,使得交汇段水流稳定的进入下游退水隧洞。
-
公开(公告)号:CN207228037U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21121760.3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一种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模拟微摩擦受力测试系统,包括限位盒、设于限位盒内的边坡模拟板,限位盒四周与水垫塘边坡相连,边坡模拟板的四周及底面均留有缝隙,四周及底面的缝隙采用万向轮限位,边坡模拟板内部设有与边坡模拟板和限位盒垂直的拉压传感器,边坡模拟板垂向贯通设有多个透水孔。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坝水垫塘透水边坡板块受力测试模拟,在满足透水孔、缝隙透水相似情况下,通过设置万向轮,最大限度的减少边界摩擦力的影响,使透水板块沿垂直板面方向运动,利用拉压传感器得到透水板块在水垫塘内的受力过程,分区、分高程受力测试可以为透水板块防护提供详细的技术支撑,降低泄洪水垫塘边坡破坏风险,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4695479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0357714.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低边坡溅水强度及高消能效率的碰撞消能工结构,包括由上至下设于坝体用于泄洪的表孔、中孔和位于坝体侧边的表孔出口末端外侧的闸墩处设有折流墩。所述折流墩用于将表孔外侧水流向泄洪中心线内偏转,所述折流墩为三棱锥体结构,具有与表孔出口所在平面平行的底面、与表孔侧面平行且与底面垂直的侧面、与表孔侧面倾斜布置的斜面,其中底面、侧面和斜面均为直角三角形。本实用新型根据水流碰撞消能机理,通过合理设计的折流墩,改变边孔碰撞水舌的厚度及部位,使边侧轻薄且挑距远的小股射流碰撞大股主射流,以减小边孔溅水强度;而内侧厚重大股水流相互碰撞,效能效果得到增加,既增强了碰撞消能效果又减轻了边坡溅水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4691.X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流结构,涉及水力发电领域,包括多个依次并排设置的导流板,各导流板的上下两端均用于分别安装于隧洞的顶部和底部,各导流板的起始断面均位于平面转弯段的内部,各导流板的末端断面均位于平面转弯段下游的直线段的内部,至少一个导流板的安装角度偏向平面转弯段的内侧,用于将隧洞内部靠近平面转弯段外侧的水流导向至隧洞的中心及内侧。该导流结构解决了平面转弯段下游进/出水口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适用性强,节约了电站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6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39481.8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隧洞明满流交替状态的监测方法,包括:监测导流隧洞的上游水位、出流量、洞内流态和沿程洞顶压力数据;统计各监测数据的变化范围及变化规律,判断各监测数据是否满足以下条件:a,导流隧洞上游水位波动幅度大于0.15m;b,导流隧洞出流量变化幅度大于80m3/s;c,导流隧洞洞顶流态呈明流与有压流交替状态;d,导流隧洞洞顶压力不为恒定值;若所述监测数据同时满足上述4个条件,则判定导流隧洞处于明满流交替状态。本发明通过监测一段时间内导流隧洞的上游水位、出流量、洞内流态和沿程洞顶压力数据,并统计各监测数据的变化范围及变化规律来判断导流隧洞是否处于明满流交替状态,从而便于直观地掌握隧洞的流态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97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58602.5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4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洪水倒灌地下空间预警疏散楼梯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疏散楼梯包括楼梯主体以及设于楼梯主体中部的隔离墙,隔离墙将楼梯主体分隔为预警分区和疏散分区;预警分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地上阶梯、预警平台和第一地下阶梯,疏散分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地上阶梯、疏散平台和第二地下阶梯,预警平台和疏散平台位于隔离墙两侧,且警平台的高度低于比疏散平台的高度。本发明楼梯结构方便在传统楼梯基础上进行改造,只需增设隔离墙、预警平台和疏散平台,即可实现中低强度降雨时无洪水进入地下空间,高强度降雨时人员及时安全疏散,可靠度高,可广泛应用到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的人员防涝疏散通道设计和改造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86778.X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D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洪水传播时滞和坦化效应的梯级航电枢纽精准运行调度方法,包括:基于上级枢纽A出库流量和本级枢纽B闸前水位边界条件,构建梯级枢纽之间河道的水动力模型;通过实时监测获取所述水动力模型的上游边界条件和下游边界条件,求解所述水动力模型得到枢纽B的闸前流量;根据枢纽B的闸前流量计算枢纽B下泄流量;根据枢纽B的下泄流量,基于枢纽B的水位‑流量‑闸门开度曲线,得到枢纽B泄水闸开度,从而自动控制闸门运行调度;重复步骤一~步骤五,实现洪水下泄过程中每一时间步的闸门实时调度。本发明可精准预测下级闸门动作,确保闸前水位变幅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机组出力受到上游水位波动影响从而降低机组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