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39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87070.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农村污水的防淤积双层倒虹管,包括连通上游进水井和下游出水井的管道,管道由外管和内管组成;在上游进水井和下游出水井的外壁围绕外管的外侧,分别开设有一圈卡槽;内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圆环,圆环的内侧通过固定件与内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环的外侧延伸出若干支臂,在支臂远离圆环的一端设置滚动机构;滚动机构包括与卡槽滚动连接的滚轮,滚轮通过滚轮轴与滚轮架转动连接,滚轮架与支臂固定连接。本发明在转动机构和滚动机构的配合下,驱动装置可驱使内管绕轴向按一定的速度转动,在避免运维难、管径无法缩小、管道坡度无法增加的情况下,解决了农村污水倒虹管易淤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972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37762.3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排水管网建设运维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水管网的污水数据和污水污染物数据,以及污水处理厂中雨水管网的雨水数据和雨水污染物数据;根据污水数据、污水污染物数据、雨水数据和雨水污染物数据,计算污染物负荷排放削减量;根据污染物负荷排放削减量,判断管网建设是否有效,若是,根据管网建设运维成本确定去除费用并根据行业目标污染物去除率、污水处理量和去除费用,建立目标污染物排放负荷削减量和费用的成本效益曲线;否则,根据行业目标污染物去除率和污水处理量,建立目标污染物排放负荷削减量和费用的成本效益曲线;确定污染物负荷排放削减量在成本效益曲线上所对应的管网建设和运维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0715.8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ArcGIS的污水收集系统末端出水水质浓度快速计算方法,涉及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提质增效技术领域,本方法不仅考虑了排水单元空间分布对末端出水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还省去了传统基于模型软件构建污水收集系统量化模型的庞大工作量,简单、快捷地实现了污水收集系统末端出水水质计算的全流程,而且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推广性,可用于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提质增效的量化评估;本发明公开计算方法可用于快速便捷构建污水收集系统和排水单元的空间拓扑关系,并简单量化计算污水收集系统提质增效的目标可达性,可为类似的研究工作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9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55618.2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55/28 , F16L55/30 , F16L55/40 , F16L101/16 , F16L101/30 , F16L101/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排水管道检测修复装置及方法,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存储罐,所述存储罐的顶部均匀安装有多组料泵,所述料泵的输出端皆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存储罐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组件。该发明,通过,当转动块受力转动和气压缸的输出端左右移动时,会携带导料管朝保护罩的两侧延伸,并对转动轴产生转力,使转动轴在轴承座和轴承的相互配合下转动,使导出的导料管长度越长,同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多余导料管在扭力弹簧作用下复位,用于对导料管进行收纳,且避免了管道内壁对导料管造成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98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055618.2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55/28 , F16L55/30 , F16L55/40 , F16L101/16 , F16L101/30 , F16L101/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排水管道检测修复装置及方法,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存储罐,所述存储罐的顶部均匀安装有多组料泵,所述料泵的输出端皆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存储罐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组件。该发明,通过,当转动块受力转动和气压缸的输出端左右移动时,会携带导料管朝保护罩的两侧延伸,并对转动轴产生转力,使转动轴在轴承座和轴承的相互配合下转动,使导出的导料管长度越长,同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多余导料管在扭力弹簧作用下复位,用于对导料管进行收纳,且避免了管道内壁对导料管造成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77682.0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12 , C02F1/44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耦合预沉积吸附剂的重力驱动超滤膜净水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原水箱、进水泵、高位水池、膜反应器、吸附剂层、膜组件、粗滤网、细滤网和连接管道及阀门等部件。该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廉,可应用于偏远地区和无集中供水的农村地区的耦合预沉积吸附剂的重力驱动超滤膜净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0288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59943.6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管网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架、光源和感光器,光源和感光器沿水平方向正对设置于检测架上,光源和感光器之间供流体通过;驱动组件,穿过阀口驱动检测架升降移动,以使光源和感光器伸入排水管内的液体中检测液体浊度的同时根据检测架的高度检测排水管内的液体液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排水管网。该排水管网检测组件及其排水管网通过驱动组件控制检测架升降移动,同时利用光源和感光器相配合,能够同时检测排水管内液体的液位和浊度参数,依靠多组参数有助于判断排水管是否正常使用,同时检测组件安装于排水管顶部,不仅适用于对旧排水管网进行改造,而且有利于降低新建排水管网的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5801.1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T7/00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管网状态实时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城市排水管道状态监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工作模式,基于工作模式需求自动选择相应的图像采集装置;将图像采集装置安装在管道内部的光缆上,对管道图像进行采集;构建CNN神经网络并基于管道图像对其进行训练,得到最优识别模型;CNN神经网络包括上半部分网络结构和下半部分网络结构;将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管道图像输入所述最优识别模型,输出分类结果,分类结果包括含有某种特定缺陷和无缺陷;根据分类结果进行报警提示。本发明加强城市排水管网状态实时监测,准确评估管道的真实状态,实现信息化、智慧化检测,减少人工判别,提高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32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1562398.4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滤去除藻类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装置与方法,装置包括空腔主体,所述空腔主体内设有可膨胀和收缩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充气管道与充气泵连接,充气管道上设有放气阀,所述空腔主体一端设有清水储存腔,清水储存腔开放的一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气囊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空腔主体一侧设有藻液储存腔,藻液储存腔开放的一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塞;本发明能够集藻液的过滤、反冲洗、储存功能于一体,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净化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77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57928.1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河湖污染底泥修复治理的注射式装置及方法,底泥修复剂通过泵送装置的蠕动泵经修复剂输送管路输送至注射装置,同时船型主体给予平衡轴前行的动力,带动平衡轴贴底泥表面前行,随之带动注射叶片转动,在注射叶片转至正下方时,修复剂在蠕动泵的注射压力下注射入底泥中,修复底泥污染,本发明用于底泥的原位固定修复,实现底泥修复剂直接注射入底泥,无需降排河湖水,对底泥扰动小,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工艺简单、无需外接电源,运行成本低,修复剂利用率高,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