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GNSS数据静态后处理高维模糊度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27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76897.0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系统GNSS数据静态后处理高维模糊度固定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多系统GNSS数据处理过程中得到的模糊度浮点解估值及其方差-协方差矩阵选择模糊度固定算法;步骤2:当采用决策函数法,则直接进行模糊度固定;当采用改进的LAMBDA方法,则首先对模糊度浮点解估值及其方差-协方差矩阵按系统分类;之后根据分类的模糊度浮点解估值及其方差-协方差矩阵分别按LAMBDA算法进行单系统模糊度固定;步骤3:根据模糊度固定结果,回代原观测方程,计算待估参数的模糊度固定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模糊度固定方法在多系统GNSS数据处理高维模糊度固定中有效性受限的问题,具有模型简单、易于实现、扩展性强、效率高、精度好等特点。

    多系统GNSS数据静态后处理高维模糊度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279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376897.0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系统GNSS数据静态后处理高维模糊度固定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多系统GNSS数据处理过程中得到的模糊度浮点解估值及其方差‑协方差矩阵选择模糊度固定算法;步骤2:当采用决策函数法,则直接进行模糊度固定;当采用改进的LAMBDA方法,则首先对模糊度浮点解估值及其方差‑协方差矩阵按系统分类;之后根据分类的模糊度浮点解估值及其方差‑协方差矩阵分别按LAMBDA算法进行单系统模糊度固定;步骤3:根据模糊度固定结果,回代原观测方程,计算待估参数的模糊度固定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模糊度固定方法在多系统GNSS数据处理高维模糊度固定中有效性受限的问题,具有模型简单、易于实现、扩展性强、效率高、精度好等特点。

    量化GNSS时间序列高频观测墩热膨胀信号混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567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16185.9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化GNSS时间序列高频观测墩热膨胀信号混叠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待研究GNSS基准站附近选取观测条件一致、固定在基岩的对照站,并在基准站和对照站上分别架设同一型号的接收机和天线采集数据,构成一组仅观测墩有明显差异的GNSS短基线;步骤二:分别选择时段为24小时和4小时,计算相应时间序列X和时间序列Y;步骤三:将时间序列X内插为4小时解时间序列,记为时间序列Z;步骤四:采用MLE方法计算时间序列Y和时间序列Z低频信号的振幅、相位,并计算对应周期信号振幅差值。本发明具有能精确量化高频TEM信号混叠效应引起的虚假长周期信号的优点。

    量化GNSS时间序列高频观测墩热膨胀信号混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567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816185.9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化GNSS时间序列高频观测墩热膨胀信号混叠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待研究GNSS基准站附近选取观测条件一致、固定在基岩的对照站,并在基准站和对照站上分别架设同一型号的接收机和天线采集数据,构成一组仅观测墩有明显差异的GNSS短基线;步骤二:分别选择时段为24小时和4小时,计算相应时间序列X和时间序列Y;步骤三:将时间序列X内插为4小时解时间序列,记为时间序列Z;步骤四:采用MLE方法计算时间序列Y和时间序列Z低频信号的振幅、相位,并计算对应周期信号振幅差值。本发明具有能精确量化高频TEM信号混叠效应引起的虚假长周期信号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