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支护形式优化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929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71795.8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支护形式优化方法,属于矿山支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支护体系;划分若干现场试验段对每个试验段设置不同的支护参数单体支柱间排距和超前支架组数并测量支护参数单体支柱工作阻力和超前支架工作阻力;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将单体支柱方案和超前支架方案分别代入数值计算模型得出评价指标围岩应力提高率ηs、围岩表征变形量D、锚杆强度使用率ηb和锚索强度使用率ηc,根据评价指标选择单体支柱方案和超前支架方案代入现场试验中以优化方案。该方法可以有效优化支柱、支架的超前被动支护形式以及超前被动支护参数。

    地下工程围岩能量测试与岩爆吸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9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54907.6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围岩能量测试与岩爆吸能控制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巷道围岩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结合岩爆能量测试模型得到单位体积围岩的岩爆能量;获取支护构件的性能参数,确定支护构件的屈服荷载和能量吸收量;根据围岩重量和支护构件的屈服荷载得到强度设计支护参数;根据岩爆能量和支护构件的能量吸收量得到能量设计支护参数;结合围岩强度设计支护参数和能量设计支护参数,确定围岩支护设计方案。本发明在传统强度支护设计的基础上,考虑能量释放对支护设计的影响,建立基于强度‑能量综合判据的围岩岩爆吸能控制支护设计方法;能够降低煤矿动力灾害发生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地下工程支护体系高应变率动力学试验与评价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805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240580.2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支护体系高应变率动力学试验与评价系统及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包括水平设置的冲击管,冲击管由导向支架支撑,冲击管底部开设有配合槽,以使试样端部固定器进入其中;冲击管一端依次设有反力支座和承载托盘,承载托盘连接气液复合油缸,气液复合油缸对承载托盘施加压力时对试样产生轴向拉力;冲击管另一端设置气缸,气缸连接撞击杆。本发明利用可实现施加预应力条件下的冲击拉伸高应变率动力测试系统,对地下工程支护体系进行高应变率动静耦合测试。

    深部硐室群开挖补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125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09220.1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部硐室群开挖补偿控制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围岩控制领域,包括:建立开挖扰动优化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确定开挖顺序;建立动静载扰动下的力学模型,进行动静载验算,形成开挖降扰设计;获取注浆加固参数,进行注浆强化补偿设计;获取支护参数,进行高预应力支护补偿设计;结合开挖降扰设计、注浆强化补偿设计和高预应力支护补偿设计得到开挖补偿控制方案。本发明通过注浆强化破碎围岩,高预应力补偿开挖卸荷,从而解决因自身开挖引起的卸荷区范围广、围岩变形大的问题;通过建立力学模型、数值模型和进行理论计算,实现对围岩单元体在各个阶段的受力状态进行定性的描述与比较,增加了支护设计的可靠性。

    深部硐室群开挖补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12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1009220.1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部硐室群开挖补偿控制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围岩控制领域,包括:建立开挖扰动优化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确定开挖顺序;建立动静载扰动下的力学模型,进行动静载验算,形成开挖降扰设计;获取注浆加固参数,进行注浆强化补偿设计;获取支护参数,进行高预应力支护补偿设计;结合开挖降扰设计、注浆强化补偿设计和高预应力支护补偿设计得到开挖补偿控制方案。本发明通过注浆强化破碎围岩,高预应力补偿开挖卸荷,从而解决因自身开挖引起的卸荷区范围广、围岩变形大的问题;通过建立力学模型、数值模型和进行理论计算,实现对围岩单元体在各个阶段的受力状态进行定性的描述与比较,增加了支护设计的可靠性。

    地下工程支护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27888.9

    申请日:2022-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硐室支护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降低支护体系的参数设计与实际受力情况的偏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支护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及设计方法,评价方法包括:对各型号的锚固构件分别进行动静耦合测试,获得最优锚固构件;将多个最优锚固构件分别与多个规格不同的支护构件组装成多个支护体系,对多个支护体系分别进行动静耦合测试,获得最优支护构件;将至少两个最优锚固构件和最优支护构件组装为最优支护体系;本发明的一种地下工程支护体系综合评价方法适用于地下工程支护参数的测试和设计,为地下工程支护体系的动静耦合力学性能综合测试以及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