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下黏附防脱口罩封条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7705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412101.4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下黏附防脱口罩封条,封条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防脱组件和第二防脱组件,呼吸腔的内部设有吸汗组件,口罩本体与封条本体之间通过拆装组件连接;第一防脱组件包括第一塑胶环,第一塑胶环固定连接于封条本体的外圈;第二防脱组件包括第二塑胶环,第二塑胶环固定连接于封条本体的内圈,第二塑胶环位于吸汗组件的同侧,本发明戴在脸上时,第一塑胶环和第二塑胶环均与面部贴合,工作人员出汗时,脸上的汗液随重力流至第一塑胶环处排出,嘴巴附近区域的汗液随重力流至第二塑胶环处,被吸汗盒体内的滚珠吸附,被吸汗盒体内的海绵层吸收,防止汗液堆积在封条本体处,延缓了封条本体和脸部的摩擦减小的速率。

    一种井下空气污染物的危害等级评价方法和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471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697703.9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空气污染物的危害等级评价方法和采集系统,属于矿井空气污染采集、评价领域。一种井下空气污染物的危害等级评价方法和采集系统,评价方法包括:污染物确定、评价标准选取、评价等级划分;采集系统包括:车身、采集管、电机一和活动架;所述车身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座一;一个所述驱动座一转动连接有驱动轴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种井下空气污染物的危害等级评价方法和采集系统能够对井下空气的成分进行准确的测定和评价;同时设置风箱、采集瓶和夹持机构,使得本发明能够采集多个地方的空气而不干扰,可实现对不同区域的空气污染物进行评价。

    一种煤矿燃油车尾气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5320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55713.4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燃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外壳;进气管口与出气管口,所述外壳外表面左侧固定开设有进气管口,所述外壳外表面右侧固定开设有出气管口;以及催化机构;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能够提高催化器利用效率的催化机构,所述催化机构包括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所述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均为蜂窝状,且所述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均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间隔设置,本发明通过将催化器载体设置为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两个部分,能够提高催化器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另外,能够在催化器催化首段堵塞时进行疏压,提高安全性。

    一种煤矿燃油车尾气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5320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355713.4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燃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外壳;进气管口与出气管口,所述外壳外表面左侧固定开设有进气管口,所述外壳外表面右侧固定开设有出气管口;以及催化机构;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能够提高催化器利用效率的催化机构,所述催化机构包括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所述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均为蜂窝状,且所述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均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间隔设置,本发明通过将催化器载体设置为第一催化载体与第二催化载体两个部分,能够提高催化器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另外,能够在催化器催化首段堵塞时进行疏压,提高安全性。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井下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838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22521.2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井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涉及空气质量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井下监测分站、环网交换机、控制中心和执行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能够保证因地制宜,因区而异,在井下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模块组合,做到井下空腔全覆盖,采用环网交换机设计能够使得井下区域所有数据采集模块和井下检测分站组建井下监测预警矩阵,实现了井下传感器海量数据的传输与控制通信,然后通过控制中心对于数据的集中控制判定,从而实现查询到对于造成井下空气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并且通过发送信号指令至执行模块进行改变,从而实现对于井下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改进空气质量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