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炼铁热风炉加热氨水生成氨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823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33116.2

    申请日:2023-07-07

    IPC分类号: C01C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炼铁热风炉加热氨水生成氨气的方法,氨水装入分解炉,炼铁热风作为分解炉的热源,持续不断地加热氨水,并从中分离出氨气。所述的分解炉包括外罐和内罐,外罐的顶部通过热风管道与炼铁热风炉连接,外罐的底部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的内罐的中部设有氨水入口,内罐的顶部设有氨气出口。本发明一方面能够为氨水生成氨气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拓展炼铁热风炉的应用领域创造了条件。

    一种用盲板代替换热系统蝶阀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1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698157.7

    申请日:2022-12-28

    IPC分类号: F16L55/10 F17D5/00 F16L23/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炉炼铁换热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盲板代替换热系统蝶阀的方法。1)据管道的形状、压力等级和选用材质的不同,通过计算确定盲板的外形尺寸和厚度;2)安装盲板时,同步在管道外壳上固接支撑座;3)根据管道不同的工作状态,分别设计盲板的两种模式,分别是全通径模式和全截断模式;4)当需要切断管道时使用全截断模式盲板,全截断模式盲板以可拆卸方式固接在管道上;5)当需保证管道畅通时使用全通径模式盲板,全通径模式盲板以可拆卸方式固接在管道上。替代换热器系统管道上蝶阀,同时能够满足系统对于管路切断和密封的要求,能够满足打开、关闭两种管道工作状态。

    一种高炉冲渣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9746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1020369.5

    申请日:2021-09-01

    IPC分类号: C21B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冲渣装置及方法,包括可粒化渣沟流嘴、水渣沟盖板、过滤池,所述的可粒化渣沟流嘴安装在红渣沟末端,可粒化渣沟流嘴包括钢槽、水箱,钢槽内由耐火砖或浇注料形成通道,钢槽底部固定有水箱,水箱末端与多孔粒化板连接;水渣沟盖板通铺整个水渣沟,水渣沟盖板包括盖板一、盖板二,盖板一与盖板二相互交错连接,盖板一与盖板二通过齿牙相互咬合;过滤池设置在水渣沟末端,过滤池池底设有横纵交错的混凝土坑,坑中布置有过滤管道,坑的上表面用篦子封堵,使坑底保持一个平面,再铺上3~4层粒度不同的鹅卵石。优点是:解决了传统粒化器受场地限制,结构紧凑,方便了拆卸及检修,提升降温速率,且粒化效果更佳。

    一种油页岩粉矿或煤的间接加热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09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89619.X

    申请日:2022-07-06

    IPC分类号: C10B53/06 C10G1/00

    摘要: 一种油页岩粉矿或煤的间接加热工艺及装置,包括:1)干馏室和燃烧室相间布置,在干馏室和燃烧室间的隔墙上预留倾斜气孔,燃烧室与干馏室之间采用间接加热方式,通过热辐射和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物料,实现油页岩粉矿或煤的干馏;2)干馏过程中产生的页岩油气送往冷凝回收系统;3)燃烧室高温烟气由燃烧室下方燃烧室烟道支管进入燃烧室烟气总管;4)回收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送燃烧室。本发明通过间接方式将燃烧室热量传递给干馏室内的油页岩粉矿或煤,将油页岩粉矿或煤干馏,因为加热气体不与粉料接触,油气系统为独立系统,加热气体也没有携带粉矿中的粉尘,因而油回收系统和烟气处理系统的设置简单高效,节约投资。

    强制回收高炉放散煤气的工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7358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74381.2

    申请日:2014-06-18

    IPC分类号: C21B5/06 C21B7/00

    CPC分类号: Y02P10/143 Y02P10/283

    摘要: 本发明涉及强制回收高炉放散煤气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始放散时,采用自然回收方式经管道将称量料罐中的煤气引入干式布袋除尘器,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的净煤气进入低压净煤气主管;当称量料罐中煤气压力降低到设定值时,启动煤气抽风机二次强制回收放散煤气,将残留的放散煤气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由风机出口管道排入净煤气主管;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实现此工艺方法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自然回收煤气工艺的不足,采用自然回收与强制回收相结合的二次回收方式对高炉炉顶放散煤气实现高效回收,可以在高炉生产允许的时间内(40秒内)回收90%以上的高炉放散煤气,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产生更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种氨气喷吹煤粉的方法及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69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30248.X

    申请日:2023-07-07

    IPC分类号: C21B5/00 C21B7/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气喷吹煤粉方法,作为煤粉载气的氨气经提纯预热与喷吹罐的煤粉进入浓相输送器实现浓相输送,煤粉经加气后送入分配器,分配器输出的煤粉经补气后送至高炉各风口,通过喷枪喷入高炉。该喷吹煤粉系统采用氨气与喷吹罐输出管连接的设计,可以实现氨气代替氮气或压缩空气作为载气的作用,由于氨气本身不含氧,因此用于煤粉的载气具有较高的安全度,另外氨气高温分解后会产生氢气,当氨气与煤粉一同进入时,分解后生成的氢气富化了还原剂,减少了碳元素的用量,有利于高炉降焦,同时也减少了对富氧的消耗。

    一种高炉中部喷入氨气的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32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33102.0

    申请日:2023-07-07

    IPC分类号: C21B5/00 C21B7/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部喷入氨气的方法,将氨水输送入氨气生成及预热系统,经换热介质换热而气化为氨气,氨气预热后,通过氨气喷吹器加压,喷吹入高炉中部区域。氨气生成及预热系统包括氨气生成器、预热器、热介质管道,氨气生成器和预热器相通,氨气生成器和预热器与热介质管道连接,氨气生成器上设有氨水供水管道,预热器上设有氨气出口管道。预热后氨气的获得足够多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将补充高炉采用氨气分解吸热的需要。由于氨气在810℃以下不易生成氮氧化物的特性,因此氨气从中部进入高炉,有效避免了生成氮氧化物的问题。

    一种气力输送煤粉的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750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33184.9

    申请日:2023-07-07

    IPC分类号: B65G53/50 B65G53/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力输送煤粉的方法,煤粉储存仓内通入冲压气体氮气,氮气携带煤粉储存仓内煤粉进入煤粉进料仓,煤粉进料仓内通入氨气,氨气携带煤粉进料仓内煤粉进入煤粉输送管路,氨气作为输送气体将煤粉通过煤粉输送管路输送至煤粉使用用户。氮气是良好的惰性气体且极易获得,将氮气作为煤粉储存仓冲压气体实现经济性和安全性。氨气作为输送气体,具有极难燃烧的特性,替代二氧化碳等气体作为煤粉载气,直接消除了使用用户在使用煤粉的同时需要接受大量二氧化碳的顾虑。

    一种油页岩粉矿或煤的间接加热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09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789619.X

    申请日:2022-07-06

    IPC分类号: C10B53/06 C10G1/00

    摘要: 一种油页岩粉矿或煤的间接加热工艺及装置,包括:1)干馏室和燃烧室相间布置,在干馏室和燃烧室间的隔墙上预留倾斜气孔,燃烧室与干馏室之间采用间接加热方式,通过热辐射和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物料,实现油页岩粉矿或煤的干馏;2)干馏过程中产生的页岩油气送往冷凝回收系统;3)燃烧室高温烟气由燃烧室下方燃烧室烟道支管进入燃烧室烟气总管;4)回收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送燃烧室。本发明通过间接方式将燃烧室热量传递给干馏室内的油页岩粉矿或煤,将油页岩粉矿或煤干馏,因为加热气体不与粉料接触,油气系统为独立系统,加热气体也没有携带粉矿中的粉尘,因而油回收系统和烟气处理系统的设置简单高效,节约投资。

    一种热风炉预热系统改造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056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96854.9

    申请日:2022-12-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炼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炉预热系统改造预热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整个预热器改造系统进行计算,这其中包括3类计算:改造后高炉风温计算、预热器的换热能力计算与热风炉系统阻损计算。步骤二、预热器具体尺寸的确定则根据现场调查的基础与原有预热器结构布局的特点设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原有预热器结构布局的特点,选择将整个预热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最大程度减少工程量、节约时间。步骤三、依据以上结果设计出多种方案,将这些方案作比较,选出最优的最终方案。不仅能够在工程开始前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完成对换热器更换的选择提供建议,也能够根据现场调研的结果确定最小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