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7589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071352.1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PC: G01N27/76
Abstract: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湿度传感器,包括交频电源、电压测试仪、数据盒、湿度感应头和显示器,湿度感应头通过二芯电缆连接交频电源,也通过四芯电缆连接电压测试仪,数据盒一端通过数据线连接显示器,另一端数据线连接电压测试仪。本发明实时、稳定性好、使用范围局限性小,弥补了现有湿度传感器的不足,可长期应用于腐蚀性强、挥发性有机物较多和高湿等恶劣环境中,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此外,本发明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期校准,达到延长使用寿命和保证精度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24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101147.0
申请日:2012-04-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PC: B28B11/24
Abstract: 一种低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低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养护装置包括变频电源和宽线带,宽线带上设置有针式端接头和槽式端接头,变频电源一端采用带针式插头的导线连接宽线带的槽式端接头,另一端采用槽式插头的导线连接宽线带的针式端接头。本发明构造简单、易于施工、实时控制性好,克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传统养护措施的缺点,并可通过控制电流频率获得所需的加热深度以满足特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养护需要,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此外,本发明还可根据工程所需通过升温加速混凝土硬化,达到合理缩短养护时间目的,本发明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尤其适用于低温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253535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039543.5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湖南中大建科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铁路双T式桥梁组合结构加固法,其特征在于:①原混凝土梁上、下翼缘连接处底面界面处理;②原混凝土梁上、下翼缘连接处底面混凝土植筋;③制作钢板(10)以及焊接栓钉(9);④绑扎钢筋网(11),安装到位;⑤在钢板(10)上涂结构胶并撒细砂,安装钢板(10);⑥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制;⑦喷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⑧混凝土养护,得到组合结构加固的桥梁。通过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连接原来分离的主梁,使分离式主梁变成箱型截面,增加横向刚度,共同工作,非常显著地提高加固效果。可以用于铁路T梁、混凝土箱梁、空心板梁、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加固,特别是在桥梁加固改造时,几乎不降低原桥桥下净空高度、不要求原结构表面平整、造价低、不影响结构外观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535346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033829.2
申请日:2012-02-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湖南中大建科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对底部钢板(1)预先施加预应力;②安装底部钢板(1);②安装底部钢板(1);③在底部钢板(1)底部沿桥梁纵向有垂直钢板设置的折线形钢板(2),折线形钢板(2)与底部钢板(1)连接为一体;④在底部钢板(1)两端设置用来张拉钢筋(3)是用来临时用固定钢筋(3)的固定夹具(4),在底部钢板(1)上张拉预应力钢筋;⑤在底部钢板(1)上安装浇注桥梁板用模具(6);⑥在底部钢板(1)上安装孔管(5)、面板钢筋以及预埋件;⑦在模具(6)内整体浇注混凝土(7);⑧养护成型后拆卸模具(6)、折线形钢板(2)和临时用固定夹具(4),放张或切断预应力钢筋(3),预应力筋弹性回缩,借助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间的粘结,对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即得到现浇预压预应力钢筋砼与底部钢板相结合的预压预应力桥梁。适合各种铁路、公路桥梁的使用,特别适合各种超低高度路面桥梁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6121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34336.0
申请日:2012-02-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湖南中大建科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一种结构负弯矩区的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①混凝土箱梁顶板(3)负弯矩区界面处理;②在混凝土箱梁顶板(3)负弯矩区表面植筋;③制作钢板(9)以及焊接栓钉(8)、波形钢板(14);④在钢板(9)上制作自密实混凝土浇注孔(13)、定位调平孔(17);⑤搭设反顶支架(2),反顶卸载;⑥绑扎钢筋网(10),安装到位;⑦在钢板(9)上涂结构胶,并撒细砂;⑧安装调平钢板(9)到设计位置,通过预先安装的设备张拉预应力,对钢板(9)预加压力;⑨自密实混凝土拌制及浇注;⑩放松预应力,拆除波形钢板(14),养护混凝土;铺装层施工,拆除反顶支架(2)。新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负弯矩区加固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箱梁、T梁、空心板梁、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负弯矩区加固,特别是当应用在桥梁加固改造中时,几乎不降低原桥桥下净空高度、不要求原结构表面平整、造价低、不影响结构外观等,经济、安全、适用,工程质量易于保证,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3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21450.2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无砟轨道单元模块、减振调平层和限位连接杆件;所述限位连接杆件沿轨道设计延伸方向、固定在轨道支承结构上,所述减振调平层铺设在轨道支承结构上,所述无砟轨道单元模块为预制结构,所述无砟轨道单元模块首尾连接铺设在减振调平层上,并且无砟轨道单元模块通过限位连接杆件固定在支承结构上。本发明预制模块小型化、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安装调平简单机械化,具有精度高、病害少、减振性好、寿命长、节能环保、易维修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2171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098755.X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轨道板结构及其修复方法,该高铁轨道板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座、减震阻尼层和预制轨道板,所述预制轨道板与所述减震阻尼层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将所述减震阻尼层与预制轨道板粘接成整体,所述预制轨道板和/或所述减震阻尼层上设有将第一粘结层加热熔化的第一加热元件。本申请解决了预制轨道板与中间减震阻尼层之间难以脱离的难题,可以实现高铁轨道板结构的快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537246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315746.7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地震下高速铁路桥上行车安全试验系统,涉及列车安全性能测试领域,包括行车试验系统,所述行车试验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加速段、试验段和减速段;所述行车试验系统上放置有模型列车;所述试验段一侧设置有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和行车试验系统均分别连接有同步控制系统;所述加速段能够将模型列车加速至大于20m/s的试验速度;所述试验段能够采用振动台输入地震激励;所述减速段能够将模型列车减速至静止。本发明能够在实验室内实现模型列车短距加速至试验速度、桥上高速行车测试、地震激励同步复现和短距减速制动等功能,具有毫秒级同步控制和毫米级位形控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217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98755.X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轨道板结构及其修复方法,该高铁轨道板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座、减震阻尼层和预制轨道板,所述预制轨道板与所述减震阻尼层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将所述减震阻尼层与预制轨道板粘接成整体,所述预制轨道板和/或所述减震阻尼层上设有将第一粘结层加热熔化的第一加热元件。本申请解决了预制轨道板与中间减震阻尼层之间难以脱离的难题,可以实现高铁轨道板结构的快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14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74471.6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地震下铁路桥上列车走行安全的动态模拟试验系统,包括桥梁模型和列车模型;桥梁模型底部设有用以支撑桥梁模型并调节桥梁模型倾斜角度和水平位置的支撑架组件,桥梁模型的桥面上铺设有轨道板,轨道板上铺设有用以引导列车模型行车路线的列车轨道以及用以防止列车模型坠落的中心轨道,列车轨道与中心轨道相互平行;桥梁模型包括利用倾斜角度调节列车模型预定速度的第一支撑段、用以进行车-桥耦合振动试验的试验段以及利用倾斜角度停止列车模型运行的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分别连接在试验段的两端。上部列车引起桥梁的弱作用与振动台引起桥梁震动的强作用相互耦合,实现列车和地震的混合模拟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