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62949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110042702.2
申请日:2011-02-16
申请人: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门胁淳
IPC分类号: G02F1/1335 , G02F1/1343 , G02F1/133
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低成本且高成品率地制造、可控制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基板(8),形成有像素电极(15)与共同电极(14);对置基板(7),形成有对应于像素电极的着色层,并且在邻接的着色层的边界形成有遮光层(9);以及液晶,配置在基板与对置基板之间。遮光层的体积电阻率为108Ω·cm以下,向遮光层供给视角控制信号时,遮光层(9)与像素电极(15)、遮光层(9)与共同电极(14)之间形成相对于基板(8)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的电场。因此,斜看时对比度下降从而视角得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16294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10044045.5
申请日:2011-02-18
申请人: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2F1/13 , G02F1/1343 , G02F1/1333 , H05F3/02
摘要: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能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将来自外部的静电进行放电。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侧的滤色片基板(1)的表面,形成用于保护液晶不受静电影响的导电层(3),在TFT基板(2)形成延伸到密封材料(10)的外侧的ESD用金属布线(9)。在TFT基板还设置端子部,在端子部连接外部电路(8)。在TFT基板的端子部一侧的边,ESD用金属布线和外部电路的GND线在密封材料的外侧电连接。另一方面,在与端子部一侧的边不同的边,在密封材料的外侧间隙填充有导电材料(4)。导电材料(4)将ESD用金属布线和滤色片基板的导电层(4)电连接。据此,使来自外部的静电,以导电层、导电材料、ESD布线、外部电路的路线向接地进行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1470291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810189861.3
申请日:2008-12-26
申请人: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松平努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目的在于,在用于包括使用半透明粘合剂将半透明衬底结合到显示面板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实现没有形成在显示面板与半透明衬底之间的空气层的明亮的显示屏。为此,在框体与显示面板的上部的暴露表面之间形成由第一粘合剂制成的第一粘合剂层,之后将第二粘合剂涂覆到半透明衬底的表面上,且被涂覆有第二粘合剂的表面朝下并结合到显示面板的顶面上,显示面板的顶面包括形成于其上的第一粘合剂层,从而固化第二粘合剂。因此,粘合剂可填充于显示面板的顶面与半透明衬底的底面之间而不会在其间截留气泡或空隙。
-
公开(公告)号:CN1932370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0610153955.6
申请日:2006-09-15
申请人: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1K2/00 , F21V8/00 , F21V9/00 , G02F1/13357 , G09F9/00
CPC分类号: G02B6/0023 , G02B6/0068 , H01L33/504 ,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464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摘要: 提供一种利用用于将蓝光转换为绿光和红光的两种荧光粉来获得白光的照明设备,以实现高光发射效率和长寿命。该照明设备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用于基于蓝光激励将光转换为红光的第一颜色转换元件被放置在用于基于蓝光激励将光转换为绿光的第二颜色转换元件和蓝光发射元件之间的光路上并与第二颜色转换元件分开。用于密封蓝色LED的树脂与红色荧光粉混合以使紫光离开(蓝光和红光)。包含绿色荧光粉的树脂被布置在紫光的光路上。通过迭加混合三种颜色来以高的光发射效率实现白光。
-
公开(公告)号:CN102236217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22821.9
申请日:2011-05-03
申请人: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2F1/1343 , G02F1/133
CPC分类号: G02F1/134327 , G02F1/136286 , G02F2001/13345 , G02F2201/4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以改善电极间的间隙导致的显示品质下降,另外,不会有布线电极可见、布线电极的一部分半点亮。形成布线电极(4)和没有布线的独立的间隙电极(5),在其上形成绝缘膜(6),在其上形成显示电极(7)、外侧第二显示电极(8a)及内侧显示电极(8b)。显示电极(7)及外侧第二显示电极(8a)、内侧显示电极(8b),经由设在绝缘膜(6)的各接触区域而与布线电极(4)或者间隙电极(5)电连接。显示电极(7)形成为隔着绝缘膜(6)与间隙电极(5)的端部重叠。另外,外侧第二显示电极(8a)及内侧第二显示电极(8b)形成为隔着绝缘膜(6)与间隙电极(5)的另一端部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0514150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510073733.9
申请日:2005-05-20
申请人: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2F1/13357 , G02F1/13 , G09F9/35
摘要: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导光板(2)和配重在其光入射面侧的点光源(1),在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相互离开的细微散射结构体(20)。细微散射结构体(20)在其形状上具有长度方向的方向性,并且长度方向与连结细微散射结构体和点光源的方向大致平行。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现照明装置的高亮度化。进而,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侧的面被分割成多个区域(9、10、11),在各个区域的导光板的厚度构成为随着远离光源而变薄。
-
公开(公告)号:CN101089697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10110340.X
申请日:2007-06-13
申请人: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2F1/1335
摘要: 由颜色互不相同的多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单位像素并以矩阵状进行二维配置的滤色片衬底中,若单位像素的面积超过40000平方微米,则就会看到构成颜色的子像素,显示质量下降。颜色互不相同的多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单位像素,单位像素的面积为40000平方微米以上,子像素具有线宽不超过100微米的周期性形状,通过以一个子像素的周期性形状的区域与另一个子像素的周期性形状的区域相互咬合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观察者可以识别加色混合后的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873306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610079428.5
申请日:2006-04-12
申请人: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1V9/02 , G02F1/13357
CPC分类号: G02B6/004 , G02B6/0023 , G02B6/002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导光板的设计没有大的影响、使用荧光体、寿命长、效率好、具有宽的颜色再现范围的照明装置。本发明照明装置的结构是在上述导光板的光照射面或上述导光板的背面、上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上述荧光体珠或荧光体薄膜。而且荧光体薄膜由荧光体珠和保持该荧光体珠的高分子薄膜构成,该荧光体珠由荧光体颗粒和包覆该荧光体颗粒且将其包入内部的非透水性材料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459654A
公开(公告)日:2003-12-03
申请号:CN03142781.2
申请日:2003-05-24
申请人: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山内直史
IPC分类号: G02F1/1335 , G02F1/13357
CPC分类号: G02F1/13471 , G02F1/133536 , G02F2001/133342 , G02F2203/0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照明装置的光利用效率,不管透过显示方式或是反射显示方式都提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在两个液晶板之间配置照明装置的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在第一液晶板与导光板之间设置第一下偏振片,在第二液晶板与导光板之间设置第二下偏振片,以及在导光板与第二下偏振片之间设置反射偏振器的构成。因此,能够提高照明装置的光利用效率。进而,在同一方向使第一下偏振片的透过轴和反射偏振器的反射轴一致,同时将第二下偏振片的透过轴设定成使其相对反射偏振器的反射轴构成角度θ(但是,θ为除90度以外的角)。通过改变角度,就可以自由设定第二液晶板的反射与透射的比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3621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10122821.9
申请日:2011-05-03
申请人: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2F1/1343 , G02F1/133
CPC分类号: G02F1/134327 , G02F1/136286 , G02F2001/13345 , G02F2201/4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以改善电极间的间隙导致的显示品质下降,另外,不会有布线电极可见、布线电极的一部分半点亮。形成布线电极(4)和没有布线的独立的间隙电极(5),在其上形成绝缘膜(6),在其上形成显示电极(7)、外侧第二显示电极(8a)及内侧显示电极(8b)。显示电极(7)及外侧第二显示电极(8a)、内侧显示电极(8b),经由设在绝缘膜(6)的各接触区域而与布线电极(4)或者间隙电极(5)电连接。显示电极(7)形成为隔着绝缘膜(6)与间隙电极(5)的端部重叠。另外,外侧第二显示电极(8a)及内侧第二显示电极(8b)形成为隔着绝缘膜(6)与间隙电极(5)的另一端部重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