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光太阳能模组的曲面聚光镜

    公开(公告)号:CN1088028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02464.8

    申请日:2018-06-12

    Inventor: 陈振昂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0 G02B19/0019 G02B19/0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聚光太阳能模组的曲面聚光镜,包括:曲面基板、薄膜片材以及反射层,所述反射层预先设于所述薄膜片材的一面,所述薄膜片材的另一面贴于所述曲面基板凹面上,所述曲面基板为自由曲面或抛物面,本发明采用的曲面基板尺寸小,降低了精度要求,容忍公差加大,利于系统精度准确性,降低了设备成本,易于量产化;反射层在凹面上,避免了二次光损失,光效利用率高;采用自由曲面或抛物面做为基板,聚焦方向可以在上方、下方或侧边,灵活配合模组结构进行位置调整;太阳能模组占用空间小,材料用量少,重量轻;将反射层镀于薄膜片材上,避免了直接在曲面上镀膜,降低了镀膜难度,镀膜稳定,易于量产化,也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显示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6380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00320.X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显示装置,即使使导光部很薄也能从射出部射出高亮度的图像光,可将形成有多个部分反射面的透光性部件低成本地制造成适于接合的结构。导光系统(30)具有:入射部(40),具备入射由非平行光构成的图像光(L)的入射曲面(41)和在与入射曲面(41)之间使图像光(L)反射而形成为平行光的反射曲面(42);导光部(50),多个部分反射面(55)平行配置于导光部(50)。导光部50被从入射部40射出的平行光束充满。入射部(40)由第1透光性部件(61)形成,形成有部分反射面(55)的部分(54)由第2透光性部件(62)形成,第2透光性部件(62)经由接合面(63)与第1透光性部件(61)进行面接合,接合面(63)向与部分反射面(55)同一方向倾斜。

    多曲面倒后镜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87289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80001695.3

    申请日:2014-02-28

    Inventor: 岳铁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0 B60R1/002 G02B5/09

    Abstract: 多曲面倒后镜设有主视镜面(6)、附视镜面(7)、侧视镜面(8)以及倒车靠边视镜(5),驾驶机动车前行时,利用主视镜面(6)以及附视镜面(7)观察后面的来车以及后面的路面情况;倒车时,利用主视镜面(6)、附图视镜面(7)以及侧视镜面(8)观察车尾的路面情况;机动车靠停车位时,利用倒车靠边视镜(5)观察车轮以及车边与路基的情况,防止路基刮损车轮以及车身。

    碳纤维凹面反射镜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09407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95092.1

    申请日:2016-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0 B29C70/42 B29L2011/0016

    Abstract: 碳纤维凹面反射镜制备工艺,属于光学元件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碳纤维凹面反射镜制备工艺成本高、模具加工难度大等问题。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先采用光学玻璃为材料,制备与待制备的碳纤维凹面反射镜镜面结构相同的凹面反射镜模具,然后在凹面反射镜模具上涂脱模剂并在脱模剂上铺多层碳纤维预浸布,将铺好的碳纤维预浸布固化成型,脱模,得到凸面碳纤维反射镜模具,再在凸面碳纤维反射镜模具上涂脱模剂并在脱模剂上铺多层碳纤维预浸布,将铺好的碳纤维预浸布固化成型,脱模,得到凹面碳纤维反射镜镜坯;最后对凹面碳纤维反射镜镜坯进行表面处理,得到碳纤维凹面反射镜。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制备的反射镜精度高。

    一种新型非球面全景反射镜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960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43620.6

    申请日:2015-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0 G02B27/0012

    Abstract: 一种用于全方位视觉系统的非球面反射镜设计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反射镜的直径、厚度和最大入射角三个参数,根据最大入射角和要求的加工精度,选取合适的采样点数,根据采样点数对直径和厚度进行细分,对一簇焦距相同而实轴长度线性递增的同轴双曲线,水平截取曲线段进行有限元拼接得到满足一定要求的面型曲线,代入迭代公式,求取采样点的坐标,由迭代方程生成的采样点拟合出非球面的轮廓曲线方程,并转化为ZMAX识别的光学方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