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08353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0980156342.X
申请日:2009-02-17
申请人: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分类号: H01H33/66
CPC分类号: H01H1/0206 , C22C1/0425 , H01H33/6643
摘要: 本发明提供电触点,其不添加低熔点金属,可充分发挥熔敷分离力的降低效果,具有优异的断路性能和导电性能,同时,可以使真空断路器大幅小型化。电触点由烧结金属构成,所述烧结金属具有包含Cr、Cu、及相对于Cu非反应/非固溶成分的Cr被覆层,Cu基体中分散有Cr粉末,Cr粉末表面的包含所述非反应/非固溶成分的被覆层由C、Mo、W中的任一种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038376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180031314.2
申请日:2011-06-20
申请人: 株式会社明电舍
CPC分类号: H01H1/0206 , B22F3/26 , B22F2998/10 , C22C1/0425 , C22C1/0491 , C22C9/00 , C22C27/04 , C22C30/02 , H01B1/02 , H01B13/0036 , H01H1/06 , H01H33/6642 , B22F1/0003 , B22F3/02 , B22F3/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可提高耐电压,大电流隔断性能,电容器开闭性能的真空断路器用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真空断路器用电极材料和真空断路器用电极。真空断路器用电极材料通过混合步骤,按压烧结步骤,与Cu渗透步骤而制造。在混合步骤,使其粒径在0.8~6μm的范围内的Mo粉末和其粒径在40~300μm范围内的铝热反应Cr粉末按照混合比例为Mo∶Cr=1∶1~9∶1,并且混合重量为Mo≥Cr的方式均匀地混合。在按压烧结步骤,按照1~4t/cm2的按压压力对通过上述混合步骤混合的混合物加压成形,形成成形体,并且对上述成形体,进行在1100~1200℃的温度下保持1~2个小时的烧结,制作临时烧结体。在Cu渗透步骤,在通过按压烧结步骤形成的临时烧结体上设置Cu薄板,在1100~1200℃的温度下,保持1~2个小时,将Cu液相烧结,渗透于临时烧结体中。真空断路器用电极材料的接触件采用中间部件,与外周部件而成一体地构成,在该中间部件中,其粒径在20~150μm的范围内的Cu的含量在30~50wt%,其粒径在1~5μm范围内的Mo—Cr的含量在50~70wt%的范围内,该外周部件由与上述中间部件的相性良好,高隔断性能的高耐电压材料制造,设置而固接于上述中间部件的外侧的Cu—Cr材料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171780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0980138799.8
申请日:2009-10-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明电舍
CPC分类号: H01H1/0206 , B22F2999/00 , C22C1/0425 , C22C27/06 , C22C30/02 , H01H11/048 , H01H33/664 , B22F3/10 , B22F2201/01 , B22F2201/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更进一步提高作为真空断路器所要求的电特性的真空断路器用的电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形成将雾化Cu-Cr合金粉末,20~30重量%的铝热剂Cr粉末,与5重量%的电解Cu粉末混合,对其固相烧结,固相烧结体中的总Cr含量在30~50%的范围内的真空断路器用的电极材料。在制造真空断路器用的电极材料时,对各粉末进行混合处理,然后,对混合粉末进行压缩成形处理,形成压缩成形体,在非氧气氛的状态中,在Cu的熔点温度以下的温度,对压缩成形体进行固相烧结,获得固相烧结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254734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110182291.7
申请日:2011-06-30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H01H33/664
CPC分类号: H01H1/0206 , H01H33/02 , H01H33/6644 , H01H2033/66292
摘要: 一种高电压单断口真空灭弧室,通过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分别从中空外壳的顶部和中空外壳的底部竖直伸入该中空外壳内,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伸入中空外壳内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竖直间隔相对的静触头和动触头,避免了额定电流承载能力低以及采用四节瓷壳不适宜大直径陶瓷外壳情况的缺点,真正实现了一种高额定电流、高分断能力以及高绝缘能力的高电压单断口真空灭弧室,实现了将分断短路电流与通载额定电流两个功能在一个装置内分开,在不增加触头体积的情况下即保证真空灭弧室的开断能力又提高真空灭弧室的承载电流能力。同时由于采用了多重屏蔽罩系统和触头背部屏蔽罩系统,具有优异的绝缘耐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409163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810169870.6
申请日:2008-10-10
申请人: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CPC分类号: H01H1/0206 , H01H33/664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电子开关装置制造触点垫盘(2)的方法,所述触点垫盘包括至少一个狭缝(4)。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辨别和制造触点垫盘(2)基本部件(3a、3b、3c、3d)的步骤,所述部件不包括任何狭缝并能重复若干次,从而在适当组装之后形成触点垫盘最终形态;和组装所述基本部件以形成所述触点垫盘最终形态的步骤,所述狭缝由两块相邻基本部件的两个面对的边缘(4a、4b)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1427334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780014140.2
申请日:2007-04-20
申请人: ABB技术股份公司
发明人: D·根奇
CPC分类号: H01H33/6643 , H01H1/02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接触件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低、中、高压开关装置及发电机开关装置的接触件。为更为经济地实现同类接触件的制造方法,按本发明的建议,在结晶器铸造-制造过程中接近接触件最终轮廓地浇铸接触件,其中首先将原料在坩锅中熔化,并且接着浇铸到金属结晶器中,在所述结晶器中事先置入肋片,所述肋片留下槽。
-
公开(公告)号:CN10206402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40124.0
申请日:2010-11-11
申请人: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分类号: H01H1/02 , H01H11/04 , H01H33/664
CPC分类号: H01H1/0206 , H01H11/048 , H01H33/6643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敷分离力小,具有优异的通电性能,断路性能的电接点。一种电接点,包括铬、铜以及碲,具有在铜基质中分散有由铬和铜和碲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及铬的组织,其特征在于,该金属间化合物存在于铜基质的晶粒内及晶粒边界、以及铬与铜的界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91123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80122522.1
申请日:2008-10-27
申请人: 日本AE帕瓦株式会社
发明人: 野田泰司
IPC分类号: H01H33/66 , C22C9/00 , C22C27/06 , C22F1/08 , C22F1/11 , C23C10/32 , H01H1/025 , H01H1/04 , C22F1/00
CPC分类号: H01H1/0206 , C22C9/00 , C22C27/06 , C23C10/32 , Y10T29/49105
摘要: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电极接点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接点部件在Cu-Cr合金母材的表面形成后的Cr细微分散层能够提高耐压性和断路性能;所述制造方法使Cr细微分散层容易形成,制造简单。真空断路器的电极接点部件在形成含有40-80重量%的Cu含有量和20-60重量%的Cr含有量的Cu-Cr合金母材(1)的表面,形成通过摩擦搅拌进行的表面处理而形成的厚度500μm-3mm的Cr细微分散层(2),所述Cr细微分散层表面实施平坦化处理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09163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169870.6
申请日:2008-10-10
申请人: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CPC分类号: H01H1/0206 , H01H33/664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电子开关装置制造触点垫盘(2)的方法,所述触点垫盘包括至少一个狭缝(4)。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辨别和制造触点垫盘(2)基本部件(3a、3b、3c、3d)的步骤,所述部件不包括任何狭缝并能重复若干次,从而在适当组装之后形成触点垫盘最终形态;和组装所述基本部件以形成所述触点垫盘最终形态的步骤,所述狭缝由两块相邻基本部件的两个面对的边缘(4a、4b)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6232A
公开(公告)日:1997-11-26
申请号:CN96191162.X
申请日:1996-09-04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IPC分类号: H01H33/66
CPC分类号: H01H33/6644 , H01H1/0206 , H01H33/185 , H01H33/66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阀,在其电极中心外加磁通密度Bct,该磁通密度在轴向磁通密度Bcr的0.75~0.9倍的范围内,该轴向磁通密度Bcr是相对于各断路电流在电极间的电弧电压为最低时的轴向磁通密度。并且,从电极中心向电极外周部使轴向磁通密度单调增加。在这里,外加产生最低电弧电压Vmin的轴向磁通密度Bcr的半径位置在电极半径20~40%的范围内。轴向磁通密度从该范围更向外部走时进一步单调增加,在电极半径的70%以上的外面的区域取得极大值Bp。该极大值Bp在电极中心磁通密度Bct的1.4~2.4倍的范围内。另外,在电极外周区域轴向磁通密度为最大的半径位置处的轴向磁通密度在电极圆周方向的分布呈凹凸变化。该在圆周方向的轴向磁通密度在全周内至少呈现2个峰值地进行分布。在这里,圆周方向的磁通密度分布的最大值Bmax与最小值Bmin在电极中心部的轴向磁通密度Bct的1.4~2.4倍的范围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