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0750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0960.8
申请日:2015-12-22
申请人: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摘要: 本发明特别地涉及用于生产轮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在肩鼓(2)上组装胎坯(1)构成的步骤,所述胎坯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3)和周向胎圈增强体(11、12),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肩鼓包括肩部(21),所述肩部(21)具有至少等于25mm的高度(H),‑周向胎圈增强体是在胎坯上卷绕数圈的增强体,‑周向胎圈增强体抵住鼓的肩部螺旋形设置,周向胎圈增强体以基本上最后的排列设置在所述胎坯中,‑胎体帘布层不包括围绕周向胎圈增强体的卷边。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根据所述方法获得的轮胎。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13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80016953.6
申请日:2012-12-19
申请人: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原圭
CPC分类号: B29D30/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形成用刚性型芯,不仅能够维持排气性能,还能够抑制橡胶朝排气槽内流入。型芯主体包括在周向上分割而得的多个型芯扇形件,在周向上相邻的型芯扇形件的至少一方的接合面配置有排气槽,该排气槽具有在芯体侧轮胎成型面开口的开口端。所述排气槽包括所述开口端在芯体侧胎面成型面部开口的胎面排气槽、以及/或者在芯体侧胎侧成型面部开口的胎侧排气槽。所述胎面排气槽具有倾斜槽部,该倾斜槽部从开口端相对于轮胎半径方向线以角度θ1倾斜地延伸,所述侧面排气槽具有倾斜槽部,该倾斜槽部从所述开口端相对于轮胎轴向线以角度θ2倾斜地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363530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80030644.4
申请日:2012-05-18
申请人: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鬼松博幸
CPC分类号: B29D30/12 , B29D30/0661
摘要: 一种刚性芯(1)在没有使用螺栓的情况下有效地、稳固地并且十分精确地装配和拆卸。刚性芯(1)设置有芯体(3)、圆筒状芯(5)以及一对侧板(6L,6U),芯体(3)包括沿轮胎的周向方向划分的多个芯部段(9),圆筒状芯(5)用于防止每个芯部段(9)沿径向方向朝向内侧的运动并且插入芯体(3)的中心孔中,一对侧板(6L,6U)用于以下述方式防止每个芯部段(9)沿其轴向方向的移动:通过定位在芯体(3)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以及通过将芯体(3)夹在和保持在其内侧表面之间。在芯(5)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燕尾部(16),并且在每个芯部段(9)的内周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第一燕尾部(16)接合的第二燕尾部(17)。在一侧的侧板(6L,6U)固定至芯(5)的在该侧板的一侧的端部,并且在另一侧的侧板(6L,6U)通过具有球锁机构的接合机构(23)可分离地接合至芯(5)。
-
公开(公告)号:CN10464068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80048876.7
申请日:2013-09-12
申请人: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鬼松博幸
CPC分类号: B29D30/005 , B29D30/0016 , B29D30/10 , B29D2030/0038 , B29D2030/202 , B29D2030/204 , B29K2105/24 , B29K2105/24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制造系统,其使轮胎制造工厂小型化。该轮胎制造系统具备材料保管区域、生胎形成区域、硫化区域、以及检查搬出区域。上述生胎形成区域使用沿横长コ字状的轨道配置的多个作业工位的部件组装装置,将轮胎构成部件组装于在轨道上移动的刚性型芯的外表面,从而形成生胎。上述部件组装装置基于对应刚性型芯的尺寸而决定的粘贴条件,对针对各个轮胎构成部件而设定的部件材料进行粘贴,由此形成轮胎构成部件。部件组装装置在コ字状轨道的外周侧沿横轨道部配置。材料保管区域配置为与コ字状轨道的横向的一侧邻接,硫化区域配置为与上述コ字状轨道的横向的另一侧邻接,检查搬出区域配置为与上述硫化区域的横向的另一侧邻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50771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40014.X
申请日:2013-06-25
申请人: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杉山直树
CPC分类号: B60C17/0009 , B29D30/12 , B29D2030/201 , B60C3/00 , B60C5/12 , B60C9/023 , B60C13/00 , B60C15/00 , B60C15/0018 , B60C17/0045 , B60C2013/026 , B60C2017/0063
摘要: 一种泄气保用轮胎(1),具有从胎面部(2)经由胎侧部(3)到达胎圈部(4)的胎圈芯(5)的胎体(6)、以及配置于胎侧部(3)的胎体(6)的内侧的剖面近似月牙状的侧壁加强胶层(10)。在安装于正规轮辋并填充有正规内压且无负载的正规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的轮胎子午剖面中,轮胎内腔面(11)包括侧壁内腔面(12)。侧壁内腔面(12)与胎圈部(4)的胎圈趾(4e)的在轮胎径向上的距离为轮胎内腔面(11)的轮胎径向的长度(H)的0.4倍以上且0.9倍以下的范围。侧壁内腔面(12)包括没有凹凸的平滑面(15),平滑面(15)的总计面积大于侧壁内腔面(12)的全面积的90%。
-
公开(公告)号:CN10450766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37809.5
申请日:2013-06-06
申请人: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原圭
IPC分类号: B29D30/12
CPC分类号: B29D30/12 , B29D30/0661
摘要: 为了抑制在芯部段之间的高度差的出现而同时抑制橡胶咬合性能和取出性能的劣化,芯本体由第一芯部段和第二芯部段形成,该第一芯部段各自具有小的周向宽度并且具有作为第一配合表面的两个周向端面,该第二芯部段各自具有大的周向宽度并且具有作为第二配合表面的两个周向端面,并且通过使周向相邻的第一配合表面和第二配合表面面向彼此来使芯本体形成为环形形状。第一配合表面在向外倾斜表面部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平行表面部,该平行表面部平行于第一芯部段的周向宽度中央面,该向外倾斜表面部沿周向宽度增大的方向径向地向内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365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810188421.6
申请日:2008-12-22
申请人: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CPC分类号: B29D30/0629 , B29C35/02 , B29C2035/0811 , B29D30/12 , B29L2030/00
摘要: 轮胎成型和硫化工站连接设备与方法,将生胎模塑为具有胎面花纹的成品轮胎。生胎在由多个型芯分段构成的环形型芯上构造,型芯分段的外表面部分共同限定了围绕中心轴的环形外表面。型芯将生胎保持在环形外表面上。第一心轴部分沿中心轴位于型芯的第一侧,第二心轴部分沿中心轴位于型芯的第二侧并与第一侧相对。电操作加热元件与型芯分段相连接,且心轴连接器将第一和第二心轴部分与其间多个型芯分段机械连接并与电操作加热元件电气连接以在轮胎硫化操作期间向其提供电力。硫化线对接工站具有在对接时段内和心轴部分的心轴端机械连接的对接设备,包括与心轴连接器机械及电气连接的对接连接器以在至少一部分对接时段内给电操作加热元件提供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366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0810178062.6
申请日:2008-12-19
申请人: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发明人: W·D·卡里 , D·A·伦德尔 , D·A·亨索恩 , M·B·多姆布罗斯基
CPC分类号: B29D30/0645 , B29C33/02 , B29C35/02 , B29C2035/0811 , B29D30/0649 , B29D30/12 , B29L2030/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轮胎成型机头片段操纵装置和方法,其中提供一种用于对形成环形机头主体以被构造成承载硫化轮胎的机头片段进行重新定位的机头片段操纵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靠近机头主体的相应键片段和第二片段以等距间隔的圆形排列布置的多个机头键片段接合机构以及机头第二片段接合机构。键片段和第二片段接合机构进行操作以使相应键片段和第二片段分别从径向向外的机头主体位置移动到径向向内的片段移去位置。键片段和第二片段接合机构在片段移去位置将相应片段传送到片段移去装置并沿径向向外回到片段接收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795855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80105331.4
申请日:2008-09-01
申请人: 米其林技术公司 ,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B29D30/12 , B29C33/485 , B29C2035/0211 , B29D30/0661 , B29D30/242
摘要: 一种芯部(N),包括多个部件(10,10d,10i),该芯部(N)至少部分地限定制造模具,该制造模具的大致为环形的接收表面(S)用于通过缠绕直接接收元件(B),该元件(B)为邻接的带子的形式并且形成轮胎的内表面,每一个所述部件具有横向面(110d,111d,110i,111i),所述部件圆周地相邻并且通过它们的横向面相互挤靠而并排设置,其中,沿着边缘的全部或者部分长度,部件(10d,10i)的横向面和接收表面(S)之间的连接半径(r)在0.8mm至1.5mm之间,该边缘由这两个表面交叉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