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319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201052.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耶格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H·耶格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人员运输系统(1),其具有:至少一个人员舱(2),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乘客,其中,该人员舱具有舱接口(4);具有第一运输模式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平台(100),其具有与舱接口(4)对应的第一平台接口(104);具有第二运输模式的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平台(200、300),其具有第二平台接口(204、304),所述第二平台接口至少基本上相应于第一平台接口(104);和至少一个转接节点(6)。本发明还涉及人员舱(4)和驱动平台(100、200、300)。
-
公开(公告)号:CN104321238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80017504.8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伊顿创新有限公司
Inventor: 佩尔-奥洛夫·伊勒福什
Abstract: 一种用于适于以悬挂的方式运输产品搬运器的运输机的导引轨道件,其中导引轨道件适于在运输机的主轨道中定位在中央处,其中导引轨道件包括本体,其中,导引轨道件包括致动器以及止动构件,其中致动器枢转地悬置于本体并且能够从第一上部位置移动至第二下部位置,止动构件枢转地连接至致动器,使得止动构件在致动器处于第二下部位置时处于升高止动位置以及使得止动构件在致动器处于第一上部位置时处于降低旁通位置。导引轨道件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产品搬运器的排队,产品搬运器之间的间隔利用导引轨道件以方便和节约成本的方式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01198506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680021151.9
申请日:2006-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大福
Inventor: 中村次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B10/02 , B62D65/18 , B65G35/08 , B65G2201/02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送用移动体的发送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运送设备,其中,为了对被运送物进行作业等,可将通过吊运式输送机等的吊架悬吊运送的被运送物仅仅在一定区间,转移而运送到台车式运送装置的台车上,在设置于吊运式输送机的移动体的移动通路的底侧的台车式运送装置的运送开始端,设置被运送物接收机构,其使台车的被运送物支承件相对移动体的吊架而上升,从该吊架接收被运送物,在运送末端具有被运送物返回机构,该被运送物返回机构使上述被运送物支承件相对移动体的吊架而下降,将被运送物转移到上述吊架上,在台车式运送装置的运送通路中,将移动体切换到驱动解除状态,并且台车的吊架卡扣机构卡扣吊架,台车牵引移动该移动体。
-
公开(公告)号:CN100411927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580008848.8
申请日:2005-03-15
Applicant: 中西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输送机,包括:和与行走轨道(R)接合的前后台车(4、4)连接的载体(2);能够改变与载体(2)的接合状态及其解除状态的悬挂器(3);构成连接载体(2)和悬挂器(3)的上下摇动的三节连杆机构的牵引杆(23);以及切换所述接合状态和解除状态的接合解除切换装置,其中,能够利用该接合解除换装置,对作为接合状态,使悬挂器(3)与载体(2)一体移动的状态,以及利用所述接合解除切换装置,对作为解除状态,使悬挂器(3)由配置在行走轨道(R)下侧的悬挂器导轨(HR)所支承并由牵引杆(23)牵引移动的状态进行切换。能够将被搬送物的高度改变为适于作业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321028C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01802853.5
申请日:2001-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清水利治
IPC: B61B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输送机,包括:悬挂器主体,其沿着天花板侧的轨道移动;一对旋转机械臂,每一个分别可枢转地支撑在悬挂器主体的相对两侧;一对前悬挂器机械臂,每一个都通过旋转机械臂连接到悬挂器主体,以从两侧来接近车辆车体,并支撑车辆车体的前部底部;一对后悬挂器机械臂,每一个都通过旋转机械臂连接到悬挂器主体,以从两侧来接近车辆车体,并支撑车辆车体的后部底部;啮合杆,其连接到后悬挂器机械臂上;啮合部分,其分别设置在连接横梁上,与啮合杆啮合或脱离;以及致动器,其控制啮合杆和啮合部分之间的啮合和脱离;每个后悬挂器机械臂的上端可移动地与设置于连接横梁的一导引件啮合,以便于沿着该导引件在输送方向上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1822997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80020415.X
申请日:2004-07-02
Applicant: OCS高空搬运系统股份公司
Inventor: C·克里斯蒂安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35/06 , B61B10/025 , B65G4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输送机,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滑架(13),所述驱动滑架(13)可驱动地设置在桁梁系统中,负载保持装置(18)从该驱动滑架(13)上悬吊下来,桁梁系统包括长直的箱形梁(9),所述箱形梁(9)具有第一内部空间和第二伸长的内部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带有用于驱动滑架(13)的轨道(12),所述第二伸长内部空间包括驱动环形带(5,6),其带有可驱动地连接到驱动滑架(13)上的装置(23)。
-
公开(公告)号:CN107444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710660125.0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宁波市北仑区柴桥申亚电子灯饰厂
Inventor: 胡绚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轨匍地式电动助力游览车,包括沿山路悬空固定的两根圆柱形的轨道,轨道的下方通过行驶机构吊装有车厢,所述车厢的内部固定有多个带有扶手的座椅,每个座椅的前侧下方均设有能够前后移动的脚踏板,脚踏板的底部固定有能够前后移动的横杆,两个支座之间的横杆底部固定有齿条,齿条的下方啮合有自动啮合齿轮,自动啮合齿轮的转轴固定在条状轴孔内,自动啮合齿轮的外壁上啮合有内齿套飞轮,内齿套飞轮的中孔内固定有驱动第一传动轴的动力轴,动力轴的一端连接电驱动机构,动力轴的外壁上套设有具有发电功能的电磁减速机构。本发明的单轨匍地式电动助力游览车结构设计合理,轨道架设计低矮,车厢贴近地面,自重轻,便于调整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301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09507.2
申请日:2009-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大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B13/127 , B62D6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式搬运装置,特别是一种由在移动用导轨中以可移动方式所支撑起的搬运用移动体,悬挂于搬运用移动体上的吊架,与所述吊架中设置的滚辊相扣合的用于防止该吊架左右横向摆动并且与所述移动用导轨相平行架设的防摆动用导轨而构成的悬挂式搬运装置,其中,用以有效防止所述吊架的左右横向摆动为其目的的所述防摆动用导轨,相对所述移动用导轨仅需架设于左右两侧的单一侧,并同时设有水平平坦轨道面以及圆弧形轨道面,所述滚辊是包含,所述水平平坦轨道面相邻而滚动的平坦周面滚辊、以及扣合于所述圆弧形轨道面的鼓形周面滚辊等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822997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480020415.X
申请日:2004-07-02
Applicant: OCS高空搬运系统股份公司
Inventor: C·克里斯蒂安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35/06 , B61B10/025 , B65G4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输送机,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滑架(13),所述驱动滑架(13)可驱动地设置在桁梁系统中,负载保持装置(18)从该驱动滑架(13)上悬吊下来,桁梁系统包括长直的箱形梁(9),所述箱形梁(9)具有第一内部空间和第二伸长的内部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带有用于驱动滑架(13)的轨道(12),所述第二伸长内部空间包括驱动环形带(5,6),其带有可驱动地连接到驱动滑架(13)上的装置(23)。
-
公开(公告)号:CN1236143C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98125885.9
申请日:1998-12-22
Applicant: 杰维斯·韦伯国际公司
Inventor: 罗伯特·H·库伯斯克 , 克雷顿·C·麦克唐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B10/02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由传送装置载架碰撞所产生噪音的装置与方法,其包括聚氨酯缓冲器和将该缓冲器固定到载架的部件的方法,当载架积聚时,将不与其它载架发生接触。当一个载架溜向另一个载架时,缓冲器从载架伸出有足够的距离与邻近载架上的相同缓冲器相接触。缓冲器不会阻止载架的通常的接触部件发生接触,而只是吸收运动载架的一部分动能以降低当触轨的接触部相遇时所产生的噪音,而且这些缓冲器的存在不会对积聚线上载架的间隔产生不利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