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5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80058531.3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V·K·米尔斯 , S·平格尔 , J·布林格 , S·赫尔曼 , A·贡贾里 , D·L·皮菲尔 , A·R·坎卡里亚 , N·G·克里默 , S·德赛-丹瓦德 , J·K·斯普林
IPC: H01M50/333 , H01M50/325 , H01M50/30
Abstract: 当封壳上预先安装了一个或多个阀装置时,可以通过封壳的阀装置检查封壳的泄漏。阀装置包括封阻构件,该封阻构件打开和关闭通过阀装置的测试流动路径。某些类型的阀对外壳内的流体提供被动排气。例如,阀装置可以包括膜,该膜提供通过阀装置的排气流动路径。某些类型的阀在外壳内的热失控或其他压力峰值期间提供泄压。例如,阀装置可以包括限流构件,该限流构件打开和关闭通过阀装置的泄压流动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6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0117819.0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奥迪股份公司
IPC: H01M50/30 , H01M50/249 , H01M50/24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用于机动车的电池(10)排出气体(20)的排气装置(12),该电池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至少能开启的第一排气开口(18)的第一电池单体(16),排气装置(12)具有能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16)的能开启的第一排气开口(18)流体耦合的至少一个第一气体室(22),从而从排气开口(18)中排出的气体(20)能够引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气体室(22)中,还具有颗粒捕集装置(26),用于从穿流颗粒捕集装置(26)的气体(20)中分离颗粒(28),颗粒捕集装置(26)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气体室(22)流体连接。在此,通过排气装置(12)提供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气体室(22)到颗粒捕集装置(26)中的第一流动路径(30),该第一流动路径在颗粒捕集装置(26)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横截面大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气体室(22)中的横截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547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80049193.7
申请日:2023-05-03
Applicant: W.L.戈尔及合伙人股份有限公司 ,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IPC: H01M50/342 , H01M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电池(14),其具有电池壳体(28),其中布置有多个电极(20)。电池壳体(28)具有预定破裂区域(30),其中所述预定破裂区域(30)具有开口(36)。所述开口(36)通过透气膜片(38)被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95425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21961.3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10/6563 , H01M50/30 , H01M10/651 , H01M10/633 , H01M10/635 , B01D53/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及其除湿方法、系统,储能系统除湿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系统的箱体的外部温度;获取储能系统的箱体的内部温度;当外部温度大于内部温度时,对储能系统进行除湿。通过将外部温度和内部温度作为监测储能系统的冷凝水生成的输入量,或者储能系统的除湿处理的控制变量,使得监测冷凝水的生成和除湿处理的置信度得到提高。如果仅仅将外部相对湿度作为监测储能系统的冷凝水生成的单一的输入量,可能对储能系统的冷凝水的生成会产生监测遗漏,降低冷凝水监测和除湿处理的置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73890.7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0 , H01M50/10 , H01M50/103 ,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储能装置及用电装置。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单体组件和箱体。电池单体组件包括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外壳、泄压机构和电极端子。外壳具有第一壁,泄压机构和电极端子设置于第一壁。箱体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子箱体和第二子箱体,第一子箱体包括第一箱壁,第二子箱体包括第二箱壁,第一箱壁和所述第二箱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箱壁位于第一箱壁的下方,电池单体组件容纳于箱体,电池单体组件位于第一箱壁和第二箱壁之间,且连接于第一箱壁。其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二箱壁较第一箱壁更靠近第一壁,第二箱壁背离第一壁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流道。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2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89462.3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深圳市展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一种基于电力电源的智能型储能电池箱,包括有储能箱;储能箱上固接有一个把手;储能箱上设置有出气槽,每个出气槽的上端和下端均要低于承接框。通过水对毒烟雾进行过滤,从而有效的减弱毒烟雾的毒性,同时,也可通过水避免电池自燃产生的明火烧出储能箱,点燃储能箱旁边的物品,扩大人的财产损失的问题,进而提高本发明的使用效果;通过封闭门上的扭簧的作用下,将封闭门迅速弹开,同时,封闭门还将在扭簧的作用下,维持打开的状态,从而避免封闭门在重力的作用下再次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9716.8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93 , H01M50/258 , H01M50/213 , H01M50/503 , H01M50/30 , A62C3/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集成母排和防火带,电池单体的顶部设置有一泄压阀,集成母排设置于多个电池单体的顶部一侧,防火带设置于集成母排远离电池单体的一侧,防火带设置有与泄压阀一一对应的通孔。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集成母排远离电池单体的一侧设置防火带,防火带设有多个通孔,通孔露出电池单体顶部的泄压阀,当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泄压阀开阀,随气体喷出的导体物质可以被防火带隔开,避免导体物质与电池单体和/或集成母排接触而导致电池模组内的其他电池单体短路,引发连续的热扩散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3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3361.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深圳市欣旺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防爆方法及装置,属于储能电芯技术领域,电芯包括泄流口,所述电芯防爆装置包括防爆阀,所述防爆阀用于将所述电芯的泄流口密封,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芯的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电芯的所述运行数据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数据阈值;若是,则从电芯外部将所述防爆阀破阀,将所述电芯的内外空间通过所述泄漏口连通。本发明在电芯运行异常时,从电芯外部将所述防爆阀破阀,将所述电芯的内外空间连通,从而提前将电芯内部的热量释放,避免电芯内部的热量持续累计导致起火和爆炸,而且,从外部对防爆阀破阀,可以避免由于电芯内部异常,导致从电芯内部无法对防爆阀破阀的问题,为电芯的安全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1699.3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电池防爆阀安全距离的装置、车辆及检测方法,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若干个电芯单元、导电面板、高压电源以及电流计。每个电芯单元上设有防爆阀。导电面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电芯单元相连,并与其他电芯单元不接触。高压电源与电芯单元电性相连,电流计的一端连接于电芯单元,另一端连接于导电面板。高压电源用于输入电芯单元高压,通过触发电芯单元以使防爆阀处于开启状态,喷发物朝向导电面板喷射,通过观测电流计是否显示读数以判断回路是否导通。通过模拟电芯单元的热失控场景,测定防爆阀与导电面板的最小安全距离,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芯测试,避免了电池包热失控测试的高成本,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成本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53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308596.8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0 , H01M50/166 , H01M10/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设备和方法,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端盖和透气构件。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用于盖合开口。端盖的材质为金属。透气构件至少部分位于端盖和壳体之间。透气构件分别与端盖、壳体配合连接。透气构件被配置为当电池单体内部的气压大于电池单体外部的气压时,内部的气体通过透气构件释放至外部,减小电池单体因产气导致的膨胀变形,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用透气构件连接金属端盖与壳体,取代金属端盖与壳体焊接,减小了电池单体内短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