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2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4373.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吉林省吉能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4B17/391 , H04B7/185 , H04W2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并网的无人机辅助网络平均信息年龄最小化策略,针对新能源并网系统中无人机辅助的无线供能传感器网络(WPCN),提出了一种优化策略以最小化系统平均信息年龄(AoI)。通过在网络中部署无线充电平台,显著减少了无人机的充电往返,有效降低了系统的平均AoI,并提高了运行效率。此外,采用基于深度Q网络(DQN)的算法优化了无人机的轨迹和充电策略,允许根据实时数据和能量需求灵活调整任务优先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在提升系统性能和节点间公平性方面的优势,为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41287.9
申请日:2024-10-31
IPC: H04B17/391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475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损失函数的空时域预测信道建模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性信道建模的预测准确性。其实现步骤为:首先,对室内走廊信道测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出相应场景和频段下的信道统计特性;然后,根据信道统计特性中的空时相关性设计基于空时相关函数的权重函数,并与传统损失函数相结合形成权重损失函数;最后通过改进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损失函数,感知信道数据中的空时相关特性,输出更为准确的预测信道数据,提高预测信道模型的预测性能。模型预测得到的信道统计特性清楚说明了本发明对空时域预测信道模型预测准确性的提升,所提出的损失函数可用于设计更精确的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信道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9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6777.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B10/116 , H04B10/524 , H04B10/54 , H04B17/39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拟可见光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光通信信道响应模型;在所述光通信信道响应模型中,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利用M位脉冲幅度进行调制,得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直流偏压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三信号经过所述光通信信道响应模型中的光通道,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去除直流偏压和解调处理,得到第四信号;接收所述第四信号,以完成模拟可见光通信。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M位脉冲幅度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有效减少逆变器输出电压中所含低次谐波成分,且能够调整输出频率和输出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9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81844.4
申请日:2024-12-05
IPC: H04B7/185 , H04B17/391 , H04B17/345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AI与数字孪生结合避免频率干扰的方法及系统,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大数据卫星避免频率干扰系统,并采集通信卫星当前的轨道信息和频率信息;通过预设干扰场景预测模型进行模拟,确定卫星调整姿态,预设干扰场景预测模型基于AI算法和数字孪生模型对卫星系统的正常场景和干扰场景进行训练获得,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包括依次连接的轨道预测模块和姿态调整预测模块,轨道预测模块用于根据轨道信息和频率信息输出轨道预测值,姿态调整预测模块根据轨道预测值输出卫星调整姿态;从而可实现通过预设干扰场景预测模型提前对通信卫星的干扰场景进行预测,以调整波束指向,实现通信卫星干扰的自动预警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81184.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4B7/185 , H04B7/0456 , H04B7/04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智能超表面辅助的星地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构建基于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模型,得到通信终端的瞬时信干噪比和系统瞬时和安全速率,形成联合优化卫星基站发射预编码矩阵、星载无源智能超表面相移矩阵、机载有源智能超表面对角反射矩阵和无人机航迹,以最大化系统平均和安全速率为目标的传输优化问题模型;通过对问题结构的分析,提出分层处理的求解框架,在内层利用逐次凸逼近、基于惩罚的流形优化和半正定规划算法分别处理传输信号和智能超表面反射;在外层则采用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无人机航迹算法得到最佳航迹设计,通过协同内外层问题优化求解,有效抑制窃听,提高星地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8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80947.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B7/04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智能超表面赋能的MISO系统预编码和相移联合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多智能超表面赋能的MISO系统模型;S2、基于TD3的基站BS预编码和智能超表面RIS相移设计。本发明实现了实际相位模型下基站BS预编码和多智能超表面相位约束下的系统频谱效率最大化,基于TD3的基站BS预编码矩阵与智能超表面RIS相位联合设计方案,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从而可以最大化频谱效率,为多智能超表面部署于MISO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76068.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有线数据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全双工雷达通信系统联合发射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对FD‑ISAC系统的发送与接收信号、雷达感知和通信速率的性能进行了数学建模。在所建构模型中,基站接收信号并通过传统信道估计方法获得估计的用户所在角度。其次,基于该角度计算上行历史信道状态信息和下行历史信道状态信息。而后设计交叉注意力‑门控循环单元网络(CAttn‑GRU Net),其将上行历史信道状态信息和下行历史信道状态信息作为输入,进而来预测雷达信号协方差矩阵和通信信号波束赋形矩阵,从而分别用于辅助当前时刻构建感知信号与波束赋形设计。此外,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多目标优化损失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544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57098.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7/391 , H04B7/18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线信息传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重构的高精度多径时延模拟方法及装置。将群时延与相对时延进行三次分级,使用降次farrow滤波器结构实现时延量在小数范围的精时延,精度可达0.1ns,使用ram资源实现时延量为系统时钟整数倍的粗时延,利用乒乓操作,通过错位地址控制技术实现信号大范围时延,最终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多径时延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9544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56292.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17/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介质镶嵌多层金属网微波段传输特性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介质镶嵌多层金属网等效为单层Drude色散模型;在单层Drude色散模型下,获取入射波角频率;将入射波角频率代入预设最终色散等效公式,计算得到单层Drude色散模型的相对介电系数;基于相对介电系数和SO‑FDTD方法计算得到介质镶嵌多层金属网微波段传输特性结果。通过将介质镶嵌多层金属网等效为单层Drude色散模型,并通过最终拟合得到的最终色散等效公式进行整体透射系数的计算,能够在保持物理性质一致性的前提下,将多层结构的复杂电磁响应简化为单一且易于处理的模型,在保持足够物理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了计算效率,减少了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521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24213.7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IPC: H04W24/06 , H04B17/345 , H04B17/39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蜂窝网多小区场景下的功率域干扰图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各个基站在预设时段内向多个资源块分配的功率情况,构建发送功率矩阵;基于发送功率矩阵的最大化能量效率和最小化条件数,创建目标函数,将资源块的分配情况、发送功率范围和发送功率矩阵满秩作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构建优化模型;对优化模型进行分解,得到第一子优化模型和第二子优化模型,对第一子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基于第一子优化模型的解,对第二子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发送功率矩阵;基于最优发送功率矩阵和接收功率,计算得到用户的等效信道向量,将原来的时间域/频率域拓展到功率域,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方法测量开销大、时间同步精度要求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