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6277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351848.3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街区活力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和终端,属于城市规划技术领域。一种城市街区活力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路网数据中获取待测区域内街区的矢量边界,将边界内的区域作为基本单元;从基本单元中获取待测区域内街区的建成环境数据作为自变量;获取待测区域内街区的人群活动强度数据,对其进行量化获取城市活力值;将基本单元、街区建成环境数据与人群活动强度数据匹配构建训练数据库;采用GBDT算法对训练数据库进行训练获取城市街区活力预测模型;基于城市街区活力预测模型对待测区域的街区活力进行预测。本发明通过街区的建成环境指标较为精准地预测未来建设后的城市活力,从而对规划设计策略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10362.6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1N25/1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化树木及建成环境对建筑墙体传热影响的方法,将树木及建成环境对建筑影响等效为虚拟墙体,开发一种用于计算虚拟墙体等效传热系数和等效热阻的算法,通过使用微气候模拟软件建立有树与无树模型,分别进行微气候模拟,获得建筑表面的吸收辐射量之差和温度差,根据模型划定的网格计算虚拟墙体的等效传热系数和等效热阻,解决现有单体建筑能耗模型未能考虑复杂城市环境的问题,达到可以准确计算复杂城市环境下的建筑能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9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31115.7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 G08G1/09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同道路多车道信息识别的OSM道路数据简化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目标区域的OSM车道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图数据结构,得到信息图;步骤S2:遍历信息图中的所有车道,将名称相同的车道合并为一条道路,对于每条道路,构建一个子图;步骤S3:对于每个子图,筛选出待删除节点和车道,删除后得到初步简化后的子图;步骤S4:判断是否存在节点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的初步简化的子图,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反之,则执行步骤S7;步骤S5:选择一个节点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的初步简化的子图,通过基于栈的深度优先搜索方法寻找最小环路;步骤S6:判断寻找得到的最小环路是否为道路区域,若为是,则对最小环路简化为一条新的车道,并更新子图,返回步骤S4;步骤S7:基于当前的子图更新信息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性和适应性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0869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06316.5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无人机勘测装置,包括:机体,其底部配置起落架;拓展翼,位于机体螺旋桨外侧且能够伸缩调整长度,机体下部设置可转动的旋转台,旋转台可转动安装于机体下部,机体底部配置驱动旋转台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旋转台转动,拓展翼内侧设置检测端:调整组件,安装于旋转台内侧并与拓展翼的延伸角度一致,调整组件延伸至拓展翼内侧,拓展翼与调整组件同步延伸,调整组件下部配置投影组件,旋转台下部以及机体下部均配置用于图像采集的采集组件。本发明在对道路信息进行采集时,通过对图像的采集以及在能够进行激光投影的投影组件,能够在对图像进行采集的过程中通过模拟景观规格投影在地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508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06316.5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无人机勘测装置,包括:机体,其底部配置起落架;拓展翼,位于机体螺旋桨外侧且能够伸缩调整长度,机体下部设置可转动的旋转台,旋转台可转动安装于机体下部,机体底部配置驱动旋转台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旋转台转动,拓展翼内侧设置检测端:调整组件,安装于旋转台内侧并与拓展翼的延伸角度一致,调整组件延伸至拓展翼内侧,拓展翼与调整组件同步延伸,调整组件下部配置投影组件,旋转台下部以及机体下部均配置用于图像采集的采集组件。本发明在对道路信息进行采集时,通过对图像的采集以及在能够进行激光投影的投影组件,能够在对图像进行采集的过程中通过模拟景观规格投影在地面。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77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51848.3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街区活力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和终端,属于城市规划技术领域。一种城市街区活力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路网数据中获取待测区域内街区的矢量边界,将边界内的区域作为基本单元;从基本单元中获取待测区域内街区的建成环境数据作为自变量;获取待测区域内街区的人群活动强度数据,对其进行量化获取城市活力值;将基本单元、街区建成环境数据与人群活动强度数据匹配构建训练数据库;采用GBDT算法对训练数据库进行训练获取城市街区活力预测模型;基于城市街区活力预测模型对待测区域的街区活力进行预测。本发明通过街区的建成环境指标较为精准地预测未来建设后的城市活力,从而对规划设计策略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52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09530.3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林景观智能喷洒装置,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连接有喷洒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喷洒杆端部的喷洒头,所述喷洒杆连接有调节其长度的调节装置和水供给装置。本发明的园林景观智能喷洒装置通过设置可调节长度的喷洒杆,驱动电机带动喷洒杆旋转,对不同直径范围内的草坪进行胶水或者喷洒农药,扩大了喷洒范围,提高了喷洒效率,且整个喷洒过程只需一个喷洒头即可,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000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6971.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969 , G06F16/23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化OSM地图数据过短道路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OSM地图数据转化为图数据结构;遍历线段集合,根据设置的长度阈值寻找需要进行简化的线段,并确定其搜索范围;集合需要简化的线段周边范围信息,计算线段本身几何特征和周边道路之间的几何差异,检测并判断该线段是否需要合并;取待合并线段的中点继承两端点与其他线段之间的连接关系,更新线段几何信息得到新的图数据结构。本发明在无实际地图参考的情况下可以自动简化城市尺度OSM地图数据的过短道路,节省了重复校核路网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有助于提高后续路网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4050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840030.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态特征要素识别提取方法,属于城市规划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历史文化街区的媒体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依靠深度学习技术(Places365‑CNNs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图像的形态特征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图像形态特征要素库。本发明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态特征要素进行识别提取,考虑了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的广泛认知,提升了形态特征要素识别提取的准确性,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态特征要素识别提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17589.3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06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入城市形态的城市建筑能耗模型气象输入参数修正方法,根据建筑足迹和道路网络对城市地块进行随机划分,生成随机数量的城市地块样本,以此降低城市建筑能耗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回归预测模型评估经微气候计算模型修正后的多源气象数据误差,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气象数据受城市形态和微气候影响的技术问题,达到多样化、定制化地确定城市建筑能耗模型输入的气象数据的技术效果,为低碳城市设计提供科学性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