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基础补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8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11267.9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既有基础补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既有基础和既有结构底板,所述既有结构底板设置于所述既有基础上方,还包括微型桩,所述微型桩倾斜设置于所述既有基础的侧面,所述微型桩下部朝向所述既有基础倾斜,所述微型桩的上部与所述既有结构底板相连接,所述微型桩远离所述既有结构底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既有基础底部。通过设置倾斜的微型桩,在微型桩通过自身强度和刚度增加既有基础承载面积和承载强度的同时,微型桩的另一端延伸至既有基础的底部,使微型桩与位于既有基础底部的地基土相结合,对既有地基进行了加固,减少既有基础在既有地基上的沉降,增强既有基础与既有结构底板结合部位的抗冲剪能力。

    软土地基控沉补强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5692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752589.X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软土地基控沉补强桩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布设对既有结构和基础的变形监测系统,实施全过程信息化施工;S2、根据布桩设计在软土地基既有建筑基础上开挖孔或在增大既有基础中预留桩孔;S3、在既有基础开孔或预留孔附近施作沉桩反力锚筋;S4、根据不均匀沉降大小,在沉降较大区域地基基础上施工长桩,并逐步锁桩使其逐渐分担承载,控制沉降继续扩展和减少附加沉降;S5、在沉降较小区域地基基础上施工短桩,利用沉桩的扰动效应产生附加沉降实现迫降,同时缩小差异沉降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控制软土地基沉降变形、有效减少基础差异沉降量、不受施工空间限制因地制宜、工效和控沉效果显著。

    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和桩端地基检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288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26049.2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E02D1/08 E02D260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和桩端地基检测装置和方法,属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检测领域,检测装置包括灌注桩钢筋笼、预埋声波测管、声波测试仪及其声波测试探头,所述预埋声波测管沿灌注桩深度方向固定于钢筋笼上,其前端距桩端留有距离,沿预埋声波测管方向还设有钻孔至桩端以下2~3倍桩径深度。检测方法结合超声波测试结果和钻孔取芯结果检测混凝土桩身、桩底沉渣和桩端持力层。本发明是一种检测精度高,操作方便,设备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检测旋挖灌注桩及其桩底沉渣和桩端地基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拓展了超声波检测法的适用范围,改进钻芯法对桩底沉渣的检测,使二者能相互验证,提高检测精度。

    多孔平行同步注浆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09664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408745.8

    申请日:2011-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平行同步注浆装置,它是在注浆主管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注浆导孔,并且该注浆主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注浆泵连接。使用时将预设在待加固土层中的注浆支管分别与注浆导孔连接,并将注浆主管与注浆泵连接,注浆时水泥浆液分别从各注浆导孔进入注浆支管中,从而实现对整个软土层区域进行加固,实现均衡加固,防止加固不均,以利于保护加固区域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同时可显著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一种智能联网追踪样品送检系统及送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769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44126.5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联网追踪样品送检系统及送检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智能检测样品箱、送检人终端、收样人终端和控制服务器;智能检测样品箱、送检人终端、收样人终端、检测员终端都和控制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智能检测样品箱具有电源模块、电子锁和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电子锁和通信模块供电;所述通信模块和控制服务器通信连接;通信模块在接收控制服务器指令后,控制电子锁关闭或开启;所述送检人终端用于送检人进行操作,向控制服务器发送开锁或关锁请求;所述收样人终端用于收样人进行操作,向控制服务器发送开锁或关锁请求。

    一种防止湿陷性黄土场地填挖交界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7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175606.4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湿陷性黄土场地填挖交界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清理原始填挖交界面浮土,将原始填挖交界面开挖成沿高度方向的连续的台阶;步骤二:从填方区最低处开始分层回填夯实;步骤三:在原始填挖交界面两侧,设置沉降过渡带,过渡带长度随深度逐渐变小;步骤四:在沉降过渡带内分层铺设土工格栅,每层铺设土工格栅在填挖两侧设有反包段;步骤五:每层土工格栅铺设完成后进行分层回填夯实;步骤六:在最上层的土工格栅表层设置隔水土工布,随后进行面层施工。本发明通过设置沉降过渡带,保证了填方区和挖方区沉降能均匀过渡,避免了填挖交界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拉裂、错台、雨水入侵等问题的出现。

    一种桩基体外后注浆装置及后注浆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217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53961.4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桩基体外后注浆装置及后注浆加固方法,其中桩基体外后注浆装置包含注浆管和芯管;所述注浆管的侧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出浆口;所述芯管设置于所述注浆管内部;所述芯管上部开口底部封闭;所述芯管上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密封结构;所述芯管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出浆口,所述第二出浆口位于两个密封结构之间;所述芯管能够沿所述注浆管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使所述第二出浆口能够分别和不同的所述第一出浆口连通。使用该桩基体外后注浆装置及后注浆加固方法,能解决现有的采用锚杆静压桩的基础加固方法受现场因素影响难以提高压桩力,导致加固效果有限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